一个RDH5基因突变导致的白点状眼底研究

来源 :国际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an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一个先天性白点状眼底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 收集该核心家系患者和正常表型父母的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高通量测序法筛查、Sanger测序法验证RDH 5基因突变位点.通过相关数据库和PubMed文献检索基因突变位点的致病性报道,通过蛋白质预测软件阐释其功能.结果 该患者中存在RDH 5基因c.928delCinsGAAG(p.L310delinsEV)错义突变和c.490G>T(p.V164F)错义突变,这2个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视黄醇脱氢酶5第310位氨基酸由亮氨酸变为谷氨酸和缬氨酸及第164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患者父母分别为RDH 5基因c.928 delCinsGAAG(p.L310delinsEV)和c.490G>T(p.V164F)突变携带者.Mutation t@sting预测软件预测这2个变异均为有害突变,这2个位点分别有相关致病性报道.结论RDH 5基因c.928delCinsGAAG(p.L310delinsEV)和c.490G>T(p.V164F)这2个位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该患者的致病原因.该复合杂合突变组合方式尚未见报道,因此是一种新发现的白点状眼底致病突变形式.
其他文献
胃癌的发病率日益增加,而淋巴转移是导致患者最终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与其特异性的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结合能够促进淋巴管生成,并促进淋巴管转移,并且与肿瘤的淋巴管密度密切相关.近年来对于胃癌的淋巴管的研究正在开展,本文就胃癌淋巴管生成机制、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管密度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此项研究的临床意义加以综述
教育改革的深入推广,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数学这门课程对学生思维能
期刊
期刊
本文综述了电视纵隔镜在临床诊治上的应用,包括:(1)电视纵隔镜的检查方法;(2)电视纵隔镜在胸部疾病的诊断,如肺癌分期及对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在治疗上已经应用于纵隔占位及食管癌的切除、手汗症的治疗、恶性胸水的诊治及纵隔脓肿的引流等方面;(3)电视纵隔镜检查的并发症。
血栓素A2通过激活血栓素A2受体,强烈诱导血小板聚集,使平滑肌收缩和增殖并在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血栓素A2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由单基因编码α和B两个变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