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第一个正确结论 你该怎么办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b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强烈的表现欲望,课中经常不等教师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推进教学,个别学生就积极举手,自信地把结论给提前端出来了。面对第一个早产的正确结论,不让学生发言,不给他们面子,或不了了之,将会打击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反之,以部分学生的发言代替其他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探究欲望就会大打折扣。学生这种“节外生枝”往往使教师惊慌失措、乱了分寸,讲课缺乏激情,而学生也缺少克服困难后的成功体验。那么,我们的教学应该如何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继续进行探究发现呢?
  一、故意反问,及时体验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出正确结果后,采取故意反问或追问的方式,获得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同,然后再顺理成章地给出定义、结论。
  例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将书上的主题图放大,精心准备了5张彩球图,每张上面画了5个彩球,准备以这些图片作为学习材料来探究每一句口诀。当教师刚贴出图宣布课题的时候,有一学生抢白道:“我已经会5的乘法口诀了。”接着,立即有好几个学生响应:“我也会了。”“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这时教师可以趁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反问学生:“你是如何发现这些口诀的?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说明每句口诀的意思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反馈时,学生有顺势选择老师贴好的彩球图说明的,有选择教室里同学人数说明的,还有迁移4的口诀规律说明的。这样,课就在学生积极寻找材料、争着说算理的自由活动中进行。教师从中充分发挥了组织者作用,适时鼓励学生自我表现,体验口诀的形成过程,收到了较好教学效果。
  以上教例,如果教师板下脸来说:“你真的会吗?你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每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吗?”冰冷的话会把学生学习热情的火焰给浇灭。
  二、增加质疑,扩大体验
  因为即使绝大部分的学生认同了,也会有少部分的学生就不认同,可能有不太理解之处,甚至会有疑问。要让学生把疑问提出来,并积极地去解决它,这是最可贵的,也可以使知识的形成更为有效。质疑问难为学生的交流创设了时间和空间。
  例如解决问题:小明步行3小时走6千米,5小时走多少千米?学生读完题,就有许多小手林立,要求解答,算式是6÷3×5。接着教师在提问每步求出的是什么后,肯定了此种解法,而后约定俗成地停顿片刻等待学生质疑,果然平时不爱发言又有长距离行走经验的周同学站起来对老师说:“时间÷路程行吗?”结果,全班哄堂大笑。教师鼓励他说说理由,“因为3÷6等于1千米需要半小时,5小时里有10个半小时,所以5小时走10千米。”这个学生的质疑多好啊!独特的自我释疑,半小时这一生活经验的妙用,立刻引来了全班的热烈掌声。
  三、足额验证,深入体验
  小学生在学习描述类等知识时,立足已有的数学现实与经验,课一开始就会唤醒头脑中的猜想,获得直觉。此时,教师应当思考学生提出的猜想是否有合理成分,是否有生活背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验证,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学生的“怪想法”。
  例如“加法交换律”的教学,课始用多媒体播放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一群猴子。一天,他对猴子说:“早上给你们每人3个桃子,晚上给你们每人4个。”猴子们一听,都表示抗议。“那么,早上每人4个,晚上每人3个,怎么样?”“早上吃4个,变多了。好!好!好!”
  师:同学们看到了这则故事想发表什么意见?
  生:我觉得猴子太傻了,早上吃3个、晚上吃4个和早上吃4个、晚上吃3个,总的个数不是一样吗?
  生:养猴人只不过把早上的个数和晚上吃的个数调了个儿,猴子就上当了。
  生:每人一天一共吃了7个桃子:3 4=7,4 3=7。
  师:比较这两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调换加数的位置,和还是一样的。
  师:这是你的一种猜想,我们可以举几个加法的例子试一试。(师请生把例子写在黑板上)
  师:刚才我们举的是算式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生活中许多事例来验证这个猜想,谁来试一试?
  ……
  片断中,对交换律生活化的验证分析,促进学生顿悟,体会一些更深邃的,甚至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涵,这是数学教学的精髓之所在。
  四、提供反例,全面体验
  反例相对于正确例子而言,从反例入手可以显示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性,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更好地把握事物间的联系。反例可由师生双方有机提供,但教师要适时发挥反例功能。
  例如“简单的分数加法”的教学,“ 的结果会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 =。“怎么大家计算的结果会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然后,在教师引导中学生通过讨论、动手操作活动,获得形象感知。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通过反例、操作发现正确结果,又了解了正反两面相比较的思维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摔打中成熟,在成熟中创新。
  当然,面对学生首个正确结论的策略,远不止以上这些。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来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教学预设,机智地生成新的教学进程,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
  (福建省连城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专业课程设置对于办好开放大学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应该针对英国开放大学专业设置的特点,结合我国开放大学专业设置上专业错位、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专业设置;开放大学;人才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于2010年正式颁布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国家开放大学”,这是历史给予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的一次重大机遇。当前,
目前,胸腰椎体骨折尚无有效治疗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采用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AF钉)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9铡。现报告如下。
当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学生终身学习、相互合作的重要平台。因此,信息技术素养已经成为当下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公民的必备条件。教师可以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重维度出发,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基。  一、强化认知目标,激发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对于信息技术,学生的学习兴趣似乎并不需要激发,但学生这种看似高涨的兴趣主要缘于对电子游戏、网络聊天情有独钟,而对于信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对小鼠髓系前体细胞(32D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小鼠32D细胞株分别与AA患者[重型AA(SAA)与非重型AA(NSAA)各6例]、正常对照者血清共培养24h,流
科技角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科学探索场地之一。教师都能意识到科技角指导的重要性,但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教师能很好地运用显性的语言指导,却忽略了
<正>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认同是人的天性。心理学家的测验表明,当一个疲惫的孩子受到表扬时,他会产生一种明显的新的向上的力量。相反,当孩子得不到赞赏或受到批评时,他现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