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与互动关系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t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的深度介入导致我国大学的行政化以及办学自主权的缺失,同时在大学内部,由于学术组织特性不彰,出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互渗透与权责混淆等问题。对此,需要厘清权力边界,推动取消大学行政级别的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大学自主办学;强化学术赋权,推进大学底部沉重和教师治学,扩大基层学术组织权力;推进权力分离,在学院层面适度隔离两种权力,厘清特定场域内的首要权力与共同权力。
其他文献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衡量未来中国大学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杆,引导着中国大学进行高水平建设。“非一流”大学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着一个现实:要么安于现状,要么形成自己的特色或进行超常规发展以实现建设一流大学或学科的目标。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则为“非一流”大学达到这一目标提供了契机。
目前的大学生道德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着道德相对主义思想和观点。道德相对主义对人们现实的道德生活造成了困扰,也对大学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大学道德教育应该对道德相对主义作出回应,在方法论层面,要引导学生认识具有绝对意义的道德价值原则;在方法层面,要培养大学生以正义为前提的道德判断能力。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引导学生将正义化为道德意义上的“定言命令'',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基于正义建构共识性道德规范。
宣城校区简介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在安徽省宣城市建立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成为与合肥校区一体的另一校区,2012年开始面向全国高考一本线上招生。宣城校区与合肥校区学生不同代码招生,统一培养质量,统一培养标准,统一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高校学术委员会与学位评定委员会是中国现代大学治理的法定构成要素;学术委员会是高等学校内部最高学术机构,学位评定委员会则是兼具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复合型机构。根据现行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学术委员会与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各自权力轨道内履行学术或行政职责,有交叉亦有重叠。科学界定二者法律关系的根本在于有效辨识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的范围和本质。在实体法律关系中,学术委员会与学位评定委员会应奉行“学术与行政相对分离”原则;而在程序法律关系中,二者则应践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规则。
古典学术研究历经追求真知、正义与全德实践的学术奠基,转入内在理想自我实践的学术志趣,达致超验性信仰之光的学术虔诚。这是一种由外趋内的追求崇高的精神阶梯与学术逻辑。它确立了学术研究的古典传统,捍卫了学术伦理的绝对价值。在此,学术研究表达一种照看自我的精神志气,一种追求真理、成就崇高的精神修炼和精神境界,意在将自身提升到一个宏伟的世界视域。这是一种存在论、本体论意义上的学术生活方式,它将追寻真理和自我理想及其实践统一起来,即学术研究是研究者自我生命的神圣追求。
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开我国近代公立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尽管两校从动议、决策到实践均有着不同的政策建构,但都遭遇了来自教育界、政府、家族关于女子社会性别、教育性别等认知上的巨大阻力。两校首批女生的学历、专业定位与职业选择,使得这场"破冰之旅"日益呈现出女子中学、女子师范与公立大学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学科选择、职业发展等方面由来已久的教育差异,以及制度衔接的矛盾与困境,从而引发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并在相当程度上推进了1922年新学制的进程、全国大学乃至中学男女同校的普及
科学革命掀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关于大学与科学革命的关系,长期以来科学史或教育史相关研究莫衷一是,观点迥异。事实上,大学对科学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无可辩驳的贡献;同时,由于大学的因循守旧和时代局限,大学在科学革命中的消极作用也是难以否认的,科学革命远远突破了大学的范围和界限。
在以人为逻辑起点建构多元的教育学时,人的抽象化与具体化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教育学立场。既有的教育学大多以人的一般化、同质化,即抽象的人为逻辑起点,从而建构出无视人群特殊性的人类主义教育学。从谋生者与社会分层的现实出发,谋生者教育学试图在谋生者阶层的文化中理解谋生者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行为和教育需求,从谋生者阶层独特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中创生独特的教育学智慧和教育学话语。
启蒙的理想是使人过上一种有尊严的良善生活。然而,当前部分学校的生活未能实现一种良善状态,面临一种过于关注效率与强调控制的不义困境。合乎正义的良善学校生活是一种人性化、良序化与教育性的生活,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多方面发展并感受到普遍尊重与承认的生活。若要形成这种良善生活,学校就要实现一种合乎正义的良序善治,以人性逻辑取代物性逻辑,尊重并理解学生独特的个体性与丰富的多样性;以引导规范取代强制管束,引导并鼓励学生关注群体生活的公共性与共通性;以尊重承认取代羞辱排斥,重视并赞许学生那些出于审慎思考的理性行为。
学院治理的反思与重构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从学院人、知识和权力三个维度来看,学院治理是学院人以所承载学科专业知识的生产、传播与运用为目标,以权力配置和运行为重点,完善制度体系并有效开展学术活动的过程。学院治理应更多关注如何理解学院人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对待学科专业发展,如何处理学术权力与科层权力的冲突等方面。学院这种组织建制本身意味着教育、学术与管理三重含义,其治理逻辑须遵守育人逻辑、学科逻辑和组织逻辑。单一的学院治理范式难以实现学院有效治理,治理者应当通过探索制度治理、共享治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