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S831.4 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07-0057-02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集约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环境应激因素越来越多,高密度饲养造成鸡舍温度升高,夏季容易发生热应激反应,导致肉鸡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减退,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给养鸡业带来很大损失。减轻或缓解夏季肉鸡热应激反应,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1 发生原因
肉鸡体表羽毛丰厚,皮肤没有汗腺,生长速度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本身体温较高。正常情况下依靠呼吸蒸发散热,维持热平衡,因此环境温度对肉鸡生产影响很大。饲养实践证明,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6 ℃~21.1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产热和散热维持平衡,肉鸡体温不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死亡率低。温度超过28 ℃,肉鸡开始出现热应激反应。温度越高,热应激反应越严重。达38 ℃以上就出现死亡现象。
2 临床变化
热应激时肉鸡采食量减少,生长速度变慢,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增加。气温在19 ℃~26 ℃之间,气温每升高10 ℃,增重和饲料消耗分别下降16.2 g和52.9 g(Charles等,1981)。炎热环境下饲养的肉鸡,平均增重和饲料消耗分别比饲养在适宜环境温度中的肉鸡低53 %和45 %(Teeter,1985)。试验表明,高温显著降低肉仔鸡各阶段的体增重、采食量和耗料、增重比。高温不利于肉鸡存活,3~8周龄肉鸡在29.4 ℃~40.6 ℃时,死亡率接近50 %,40.6 ℃以上死亡率达87 %。
炎热环境下,肉鸡精神不振,热性喘息,腿叉开,翅膀下垂,冠及肉髯苍白,皮肤、肺、腿和头等处血管扩张,心跳加快,呼吸次数增加,体温升高,饮水量增加。
热应激时肉鸡血液成分发生变化,血液变稀,CO2分压下降,pH值升高。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减少,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下降,血糖、血脂、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血钙、血钠、血钾降低,尿酸水平升高。急性短期热暴露使肉鸡尿液中锌、铁和锰排出量明显升高,而铬排出量下降。
高温导致肉鸡血液中某些激素水平发生变化,高温初期肉鸡血浆皮质酮、T3显著下降,T4显著升高;随着热应激时间延长,血浆皮质酮、T3回升,且显著高于常温组,T4较16 h显著下 降,但仍高于常温组。高温应激使肉仔鸡血清葡萄糖和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肾上腺相对重量显著降低。应激14 d后肉仔鸡血清胰岛素、T3和T4含量显著降低。测定发现,热应激对肉仔鸡甲状腺、肾上腺和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甲状腺体积变小,分泌减少。
热应激对肉鸡免疫器官和免疫反应有不良影响。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高温显著妨碍了免疫器官的发育,降低了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的相对重量;遭受热应激肉鸡的免疫器官发生萎缩和损伤性变化,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抑制,肉鸡对新城疫灭活苗或弱毒苗的免疫应答下降。
3 防治措施
在高温条件下,给肉鸡舍内增大风速,加强通风换气,能减少肉鸡热负荷,促进散热,提高生产性能。纵向通风换气效果更好,已成为减轻肉鸡热应激的有效手段。试验证明,0.44 m/s风速能显著降低肉仔鸡直肠温度和体表温度;气温在30 ℃以上时,密闭式鸡舍内笼养肉种鸡,采用负压通风,纸质湿帘,风速0.8 m/s~1 m/s时,舍温可降低3 ℃~6 ℃;开放式鸡舍采用湿帘和纵向通风,可使舍温降低2 ℃~4 ℃。供给充足新鲜的凉水,降低鸡群密度,都有利于减轻肉鸡热应激反应。
高温导致肉鸡采食量下降,不能满足肉鸡生长需要。通过合理调整日粮,可以补偿高温应激引起的养分摄入量的减少。在热应激状态下,用相同含量的脂肪代替碳水化合物,可促进肉鸡生长。降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到14.90 %,补充人工合成必需氨基酸,可以减少氮排放量而不影响肉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γ-氨基丁酸可使呼吸频率减慢,减少活动量和产热量,降低代谢率,缓解高温对肉鸡的影响,饲料中添加50 mg/kg~75 mg/kg γ-氨基丁酸可以降低持续高温热应激肉鸡的呼吸率和直肠温度,并提高其内分泌机能和免疫机能,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肉种鸡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高温条件下肉鸡合成维生素能力减弱,但是需要增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国内外研究报道最多的抗热应激剂,饲料中添加1.25~2.5万单位/kg维生素A可显著缓解4~7周龄肉鸡热应激的不良影响,提高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提高机体免疫机能,降低死亡率。给短期饲养在高温条件下的肉仔鸡添加200 mg/kg维生素C,肉鸡生长速度加快,死亡率明显下降。饲料中添加200 mg/kg~300 mg/kg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热应急状态下肉用鸡的生产性能、细胞免疫机能、血清IgG浓度及新城疫抗体效价,显著降低血清皮质醇含量,提高甲状腺素T3和T4浓度。钙和磷影响肉鸡对热应激的敏感性,饲喂低钙高磷日粮的肉鸡比正常钙低磷的肉鸡存活时间长。在热应激肉鸡日粮中添加600 μg/kg、800 μg/kg吡啶羧酸铬或3 mg/kg酵母铬和烟酸铬,肉鸡体重增加,日增重提高,改善热应激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给高温下肉仔鸡饮用0.18 %~0.30 %氯化钾溶液,可补偿热应激状态下肉鸡体内钾的损失,缓解低血钾症,调整肉仔鸡血清中各类激素水平,缓解热应激对肉仔鸡生长的影响,增加肉鸡采食量和饮水量,提高肉鸡对高温的耐受性和适应性。慢性热应激状态下,肉鸡血液中CO2和HCO3-值降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 % NaCO3饲喂,肉用仔鸡增重提高。肉鸡热喘息容易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控制酸碱平衡有助于缓解热应激反应。研究发现,在遭受慢性热应激的肉鸡饲料中添加0.3 %或1 %氯化铵,能使肉鸡血液pH降至7.194,增重提高10 %~25 %。添加0.5 %氯化钾或氯化铵,有提高热应激下肉仔鸡成活率的作用。氯化铵只适用于急性热应激,不能再慢性热应激条件下使用,否则会出现酸中毒症状,增重反而降低。 在肉鸡基础日粮中添加一些饲料添加剂,能够增加肉鸡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由此增加肉鸡对养分的摄入,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应激的影响。饲喂实验证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50 mg/kg~ 150 mg/kg杆菌肽锌,能缓解热应激的不良影响,提高肉鸡7周龄体重6 %~12 %,提高增重/耗料比5 %~ 11 %。在高温季节向肉用仔鸡饲料中分别添加黄霉素5 mg/kg和10 mg/kg,可提高成活率3 %左右,全期均重提高10 %以上,提高饲料转化率7 %。在炎热的夏季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0.2 %生菌素(含多种有益芽孢杆菌及酵母),可以降低肉鸡死亡率,提高采食量和末重,对肉鸡胸、胫皮肤着色明显改善,每只鸡多收入0.2元。在夏季肉仔鸡日粮中分别添加0.05 %~0.15 %柠檬酸,日均增重提高6 %~10 %,减少耗料0.07 kg ~0.10 kg,提高饲料利用率3 %~5 %,提高经济效益10 %以上,采食量有所增加。适量甜菜碱可以缓解热应激对肉鸡的不良影响,提高生产性能。在急性热应激下,添加甜菜碱可显著提高肉鸡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添加0.01 %大蒜素能显著提高热应激肉鸡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血糖浓度,维持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的正常血糖水平,对热应激肉鸡脂类代谢的影响不明显;提高热应激肉仔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对肉鸡热应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热应激条件下基础日粮中添加0.5 %谷氨酰胺,平均增重、采食量比对照组明显提高,料重比明显降低;添加1.0 %谷氨酰胺组生产指标最好,接近正常温度对照组,可改善热应激肉鸡小肠组织结构,并提高小肠吸收能力,维持热应激肉鸡肠道微生物区系稳定。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中草药(蒲公英、马齿苋、石膏等),能够增强肉鸡对高温的适应性,调整机体免疫机能,防治热应激反应。也可以添加一些复合缓热剂如“必补-18”(含多种维生素、电解质及氨基酸等药物),“抗热灵”Ⅰ号、Ⅱ号(由免疫促进剂、维生素、氨基酸、电解质、有机酸和抗生素等组成)等,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或防治肉鸡热应激反应,提高生产性能。
热应激条件下,每天多次少量饲喂,可促进肉鸡的采食量。改变饲喂时间,在早晨和晚上气温凉爽时投料饲喂,尽量避开天气炎热时投料,天气炎热时肉鸡渴欲增加,要保证供给足够的饮水,以水温较低的深井水最好,一方面保障蒸发散热的水分需要,另一方面清凉饮水在消化道内升温也可使机体降温。□□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集约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环境应激因素越来越多,高密度饲养造成鸡舍温度升高,夏季容易发生热应激反应,导致肉鸡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机能减退,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给养鸡业带来很大损失。减轻或缓解夏季肉鸡热应激反应,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1 发生原因
肉鸡体表羽毛丰厚,皮肤没有汗腺,生长速度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本身体温较高。正常情况下依靠呼吸蒸发散热,维持热平衡,因此环境温度对肉鸡生产影响很大。饲养实践证明,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6 ℃~21.1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产热和散热维持平衡,肉鸡体温不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死亡率低。温度超过28 ℃,肉鸡开始出现热应激反应。温度越高,热应激反应越严重。达38 ℃以上就出现死亡现象。
2 临床变化
热应激时肉鸡采食量减少,生长速度变慢,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增加。气温在19 ℃~26 ℃之间,气温每升高10 ℃,增重和饲料消耗分别下降16.2 g和52.9 g(Charles等,1981)。炎热环境下饲养的肉鸡,平均增重和饲料消耗分别比饲养在适宜环境温度中的肉鸡低53 %和45 %(Teeter,1985)。试验表明,高温显著降低肉仔鸡各阶段的体增重、采食量和耗料、增重比。高温不利于肉鸡存活,3~8周龄肉鸡在29.4 ℃~40.6 ℃时,死亡率接近50 %,40.6 ℃以上死亡率达87 %。
炎热环境下,肉鸡精神不振,热性喘息,腿叉开,翅膀下垂,冠及肉髯苍白,皮肤、肺、腿和头等处血管扩张,心跳加快,呼吸次数增加,体温升高,饮水量增加。
热应激时肉鸡血液成分发生变化,血液变稀,CO2分压下降,pH值升高。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减少,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下降,血糖、血脂、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血钙、血钠、血钾降低,尿酸水平升高。急性短期热暴露使肉鸡尿液中锌、铁和锰排出量明显升高,而铬排出量下降。
高温导致肉鸡血液中某些激素水平发生变化,高温初期肉鸡血浆皮质酮、T3显著下降,T4显著升高;随着热应激时间延长,血浆皮质酮、T3回升,且显著高于常温组,T4较16 h显著下 降,但仍高于常温组。高温应激使肉仔鸡血清葡萄糖和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肾上腺相对重量显著降低。应激14 d后肉仔鸡血清胰岛素、T3和T4含量显著降低。测定发现,热应激对肉仔鸡甲状腺、肾上腺和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甲状腺体积变小,分泌减少。
热应激对肉鸡免疫器官和免疫反应有不良影响。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高温显著妨碍了免疫器官的发育,降低了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的相对重量;遭受热应激肉鸡的免疫器官发生萎缩和损伤性变化,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抑制,肉鸡对新城疫灭活苗或弱毒苗的免疫应答下降。
3 防治措施
在高温条件下,给肉鸡舍内增大风速,加强通风换气,能减少肉鸡热负荷,促进散热,提高生产性能。纵向通风换气效果更好,已成为减轻肉鸡热应激的有效手段。试验证明,0.44 m/s风速能显著降低肉仔鸡直肠温度和体表温度;气温在30 ℃以上时,密闭式鸡舍内笼养肉种鸡,采用负压通风,纸质湿帘,风速0.8 m/s~1 m/s时,舍温可降低3 ℃~6 ℃;开放式鸡舍采用湿帘和纵向通风,可使舍温降低2 ℃~4 ℃。供给充足新鲜的凉水,降低鸡群密度,都有利于减轻肉鸡热应激反应。
高温导致肉鸡采食量下降,不能满足肉鸡生长需要。通过合理调整日粮,可以补偿高温应激引起的养分摄入量的减少。在热应激状态下,用相同含量的脂肪代替碳水化合物,可促进肉鸡生长。降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到14.90 %,补充人工合成必需氨基酸,可以减少氮排放量而不影响肉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γ-氨基丁酸可使呼吸频率减慢,减少活动量和产热量,降低代谢率,缓解高温对肉鸡的影响,饲料中添加50 mg/kg~75 mg/kg γ-氨基丁酸可以降低持续高温热应激肉鸡的呼吸率和直肠温度,并提高其内分泌机能和免疫机能,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肉种鸡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高温条件下肉鸡合成维生素能力减弱,但是需要增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国内外研究报道最多的抗热应激剂,饲料中添加1.25~2.5万单位/kg维生素A可显著缓解4~7周龄肉鸡热应激的不良影响,提高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提高机体免疫机能,降低死亡率。给短期饲养在高温条件下的肉仔鸡添加200 mg/kg维生素C,肉鸡生长速度加快,死亡率明显下降。饲料中添加200 mg/kg~300 mg/kg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热应急状态下肉用鸡的生产性能、细胞免疫机能、血清IgG浓度及新城疫抗体效价,显著降低血清皮质醇含量,提高甲状腺素T3和T4浓度。钙和磷影响肉鸡对热应激的敏感性,饲喂低钙高磷日粮的肉鸡比正常钙低磷的肉鸡存活时间长。在热应激肉鸡日粮中添加600 μg/kg、800 μg/kg吡啶羧酸铬或3 mg/kg酵母铬和烟酸铬,肉鸡体重增加,日增重提高,改善热应激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给高温下肉仔鸡饮用0.18 %~0.30 %氯化钾溶液,可补偿热应激状态下肉鸡体内钾的损失,缓解低血钾症,调整肉仔鸡血清中各类激素水平,缓解热应激对肉仔鸡生长的影响,增加肉鸡采食量和饮水量,提高肉鸡对高温的耐受性和适应性。慢性热应激状态下,肉鸡血液中CO2和HCO3-值降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 % NaCO3饲喂,肉用仔鸡增重提高。肉鸡热喘息容易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控制酸碱平衡有助于缓解热应激反应。研究发现,在遭受慢性热应激的肉鸡饲料中添加0.3 %或1 %氯化铵,能使肉鸡血液pH降至7.194,增重提高10 %~25 %。添加0.5 %氯化钾或氯化铵,有提高热应激下肉仔鸡成活率的作用。氯化铵只适用于急性热应激,不能再慢性热应激条件下使用,否则会出现酸中毒症状,增重反而降低。 在肉鸡基础日粮中添加一些饲料添加剂,能够增加肉鸡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由此增加肉鸡对养分的摄入,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应激的影响。饲喂实验证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50 mg/kg~ 150 mg/kg杆菌肽锌,能缓解热应激的不良影响,提高肉鸡7周龄体重6 %~12 %,提高增重/耗料比5 %~ 11 %。在高温季节向肉用仔鸡饲料中分别添加黄霉素5 mg/kg和10 mg/kg,可提高成活率3 %左右,全期均重提高10 %以上,提高饲料转化率7 %。在炎热的夏季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0.2 %生菌素(含多种有益芽孢杆菌及酵母),可以降低肉鸡死亡率,提高采食量和末重,对肉鸡胸、胫皮肤着色明显改善,每只鸡多收入0.2元。在夏季肉仔鸡日粮中分别添加0.05 %~0.15 %柠檬酸,日均增重提高6 %~10 %,减少耗料0.07 kg ~0.10 kg,提高饲料利用率3 %~5 %,提高经济效益10 %以上,采食量有所增加。适量甜菜碱可以缓解热应激对肉鸡的不良影响,提高生产性能。在急性热应激下,添加甜菜碱可显著提高肉鸡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添加0.01 %大蒜素能显著提高热应激肉鸡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血糖浓度,维持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的正常血糖水平,对热应激肉鸡脂类代谢的影响不明显;提高热应激肉仔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对肉鸡热应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热应激条件下基础日粮中添加0.5 %谷氨酰胺,平均增重、采食量比对照组明显提高,料重比明显降低;添加1.0 %谷氨酰胺组生产指标最好,接近正常温度对照组,可改善热应激肉鸡小肠组织结构,并提高小肠吸收能力,维持热应激肉鸡肠道微生物区系稳定。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中草药(蒲公英、马齿苋、石膏等),能够增强肉鸡对高温的适应性,调整机体免疫机能,防治热应激反应。也可以添加一些复合缓热剂如“必补-18”(含多种维生素、电解质及氨基酸等药物),“抗热灵”Ⅰ号、Ⅱ号(由免疫促进剂、维生素、氨基酸、电解质、有机酸和抗生素等组成)等,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或防治肉鸡热应激反应,提高生产性能。
热应激条件下,每天多次少量饲喂,可促进肉鸡的采食量。改变饲喂时间,在早晨和晚上气温凉爽时投料饲喂,尽量避开天气炎热时投料,天气炎热时肉鸡渴欲增加,要保证供给足够的饮水,以水温较低的深井水最好,一方面保障蒸发散热的水分需要,另一方面清凉饮水在消化道内升温也可使机体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