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摇动世界的束缚

来源 :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041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眼睛里:风,爱帮别人打扮,吹起风车哗啦啦响,教小树跳舞,叶子来伴奏,夜幕降临,窗外是风儿甜美的鼾声……
  孩子的眼睛里:拿起笔却画不出你的模样,闻不到你的香味,碰不到你的身躯,你是否愿意和我们一起玩耍……
  孩子的眼睛里:夏日,麦浪在翻滚,一排排,一波波,如汹涌的波涛滚滚而来;秋天,秋风来得喜气洋洋,把庄稼吹得满地开花。
  风儿,摇动世界的一切束缚,无形之物,通过有形之物来体现。风的样子,百变,多变。在你的眼睛里,风,是什么样子呢?
  风
  胡    弦
  在闷热的夏日中午,起风了。风掠过树梢、荷塘,带来了清凉。
  老屋的后面是一片开阔地,有些季节里荒着,草木杂生,景致本无特别,但若有风,总会给人异样的感觉。风吹,那些草木的叶子噼啪作响,柔韧地波动着,如水。到了晚上,听着屋外的风声,看着窗外天上的几颗星星,想着风中大片的草木起起伏伏,或者轻轻摇晃,恍惚间,会使人觉得整个平原都在神秘地移动。
  风是无形之物,总是通过有形之物来体现。
  风吹着花朵,它们摇曳生姿,香气流逸。花朵,怀抱香气的小包裹,只有风才能打开它们。有时风大,花朵猛烈地摇晃,仿佛要飞起来,风停,摇晃渐止,它们又慢慢落回自己的躯体里。看花儿在草木间一朵一朵地安静下来,往往使人心中顿生怜爱和甜美之意。
  风吹着树叶,吹得哗哗作响。树叶顺着气流和光抛掷它的点、线、带有锯齿边纹的不规则的面……看着风中的树叶,你仿佛觉得风就是时间,而在时间中的事物,都有一片树叶那样惊疑不定的脸。当风停了,一切都静止下来,树叶朝上的一面在闪光,而时间之手,正轻轻地放在它与树枝粘连的柄上。
  有时是风掠过旷野,掠过杨树、豆地、棉花地。这些树和庄稼的叶片被吹得翻转、跳荡,叶子的背面也大片地翻转过来,因为颜色的变化,光芒如波浪般滚动,像被风卷动的白银。这样的景致宜于眺望,越望越远,心也仿佛随着风到了无穷的远处。
  相较于其他的自然物,如雨、雷、电,风更平常,也更具平民性。雨、雷、电,多少和天庭扯得上关系;风却不然,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透明,本身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它的力量不可小瞧,集体出动,就能制造出风暴。当然,风大部分时候是庸常的,仿佛忙忙碌碌的小市民,只是在互相推动中改变着方向。
  风的平民性,在文学作品中也很有渊源。比如我国最古老的诗歌集《诗经》,书中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大的一部分,就是“风”。“风”是民间的歌唱,反映的是平民的疾苦和欢乐,与贵族和王侯的歌咏截然不同。
  美国诗人罗伯特·勃莱说:“贫穷而听着风声也是好的。”不知不觉中,风吹来了情感、思想、文學、艺术;不知不觉中,风又把它吹来的一切吹走了。
  赏析:
  闷热的夏日午后,一切都是枯燥的。一阵风吹来,花朵随之摇曳飘香,树叶和庄稼在其中翻荡,作者的思绪也在风中飞舞升腾。雨、雷、电、平民、《诗经》都在作者的思想里活跃着,让作者感慨万千。是啊,风具有平民性,它时刻与民众接触,它是那样平庸,但它们互相推动时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力量。
  风
  杨   绛
  为什么天地这般复杂地把风约束在中间?硬的东西把它挡住,软的东西把它牵绕住。不管它怎样猛烈地吹:吹过遮天的山峰、缭绕的树林,扫过辽阔的海洋,终逃不到天地以外去。或者为此,风一辈子不能平靜,和人的感情一样。
  也许最平静的风,还是拂拂微风。果然纹风不动,不是平静,却是酝酿风暴了。蒸闷的暑天,风重重地把天压低了一半,树梢头的小叶子都沉沉垂着,风一丝不动,可是何曾平静呢?风的力量,已经可以预先觉到,好像蹲伏的猛兽,不在睡觉,正要纵身远跳。只有拂拂微风最平静,没有东西去阻挠它:树叶儿由它撩拨,杨柳顺着它弯腰,花儿草儿都随它俯仰,门里窗里任它出进,轻云附着它浮动,水面被它偎着,也柔和地让它搓揉。随着早晚的温凉、四季的寒暖,一阵微风,像那悠远轻淡的情感,使天地浮现出忧喜不同的颜色。有时候一阵风是这般轻快,这般高兴,顽皮似的一路拍打拨弄。有时候淡淡的带些清愁,有时候润润的带些温柔;有时候亢爽,有时候凄凉。谁说天地无情?它只微微地笑,轻轻地叹息,只许抑制着的风拂拂吹动。因为一放松,天地便主持不住。
  假如一股流水,嫌两岸束缚太紧,它只要流、流、流,直流到海,便没了边界,便自由了。风呢,除非把它紧紧收束起来,却没法儿解脱它。放松些,让它吹重些吧,树枝儿便拦住不放,脚下一块石子一棵小草都横着身子伸着臂膀来阻挡。窗嫌小,门嫌狭,都挤不过去。墙把它遮住,房子把它罩住。但是风顾得这些吗?沙石不妨带着走,树叶儿可以卷个光,墙可以推倒,房子可以掀翻。再吹重些,树木可以拔掉,山石可以吹塌,可以卷起大浪,把大块土地吞没,可以把房屋城堡一股脑儿扫个干净。听它狂嗥狞笑怒吼哀号一般,愈是阻挡它,愈是发狂一般推撞过去。谁还能管它吗?地下的泥沙吹在半天,天上的云压近了地,太阳没了光辉,地上没了颜色,直要把天地捣毁,恢复那不分天地的混沌。
  不过风究竟不能掀翻一角青天,撞将出去。不管怎样猛烈,毕竟闷在小小一个天地中间。吹吧,只能像海底起伏鼓动着的那股力量,掀起一浪,又被压服下去。风就是这般压在天底下,吹着吹着,只把地面吹成了一片凌乱,自己照旧是不得自由。末了,像盛怒到极点,不能再怒,化成恹恹的烦闷懊恼;像悲哀到极点,转成绵绵幽恨;狂欢到极点,变为凄凉;失望到极点,成了淡漠。风尽情闹到极点,也乏了。不论是严冷的风、蒸热的风,不论是哀号的风,怒叫的风,到末了,渐渐地微弱下去,剩几声悠长的叹气,便没了声音,好像风都吹完了。
  但是风哪里就吹完了呢,只要平静的时候,夜晚黄昏,往往有几声低吁,像安命的老人,无可奈何的叹息。风究竟还不肯驯服。或者就为此吧,天地把风这般紧紧地约束着。   赏析: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美文。风是寄托物,无论是一丝不动的风,拂拂的风,还是猛烈的风,风的形神被作者描摹得惟妙惟肖。“风一辈子不能平静”,是因为它始终受到天地的约束。“也许最平静的风,还是拂拂微风”,因为“没有东西去阻挠它”,它觉得无拘无束、自由惬意,可以获得相对的“平静”和“自由”。不平静的风,不正象征了人的情感和思想吗?“不肯驯服”的风不正象征并诠释着杨绛先生不屈的灵魂吗?阅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过程,沉浸在她的字里行间,徜徉在她睿智的思想中,相信你会被杨绛先生的魅力慢慢征服。
  风雨
  贾平凹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屈蜷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乎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聲响儿也没有。
  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地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岸上的草窝里蹦跳。
  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赏析:
  看着这一组组暴风雨下的画面,文中那夸张而不失真实的描述,那狂卷的风,那漫沱的大雨,那其中的一切,你不会备感震撼吗?而作家贾平凹是极高明的,他明明是要描写风雨的情状的,却通篇不着一个“风”字、一个“雨”字,而风雨之情状,却被表现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作家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惟妙惟肖地将风雨之下的一组组景象描写了出来,像画画一般描绘了出来,风之暴烈,雨之骤猛,尽情显现,让读者如亲临其境一样,好好地感受了一番暴风骤雨的恣意。
其他文献
你若懂山青水绿的自由,风花雪月的幽幽,古木萧萧的默然,就会懂得那轻舟迂回的寂静与无虑携着清新质朴的幸福。  如果,我有第二种生活,是这样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清晨,是淡淡的白雾;醒来,是惺忪的睡眼。平常的洗漱过后,亲吻我亲爱的妹妹,伴着身旁缭绕的雾,出门去了。跟过路的陌生人问好,在心底祝愿他们有愉快的一天。去到了远远的早餐铺,买了白粥,还有一碗豆浆,加了几勺糖。
期刊
渡轮离开城市的时候,建筑物上的光一点一点地没入水中,船尾螺旋桨翻起的白浪好像一个甩不掉的影子,如同一条绵延的脐带,一头连着喧嚣的城市,一头连着诗和远方——人们想象中第二种生活该有的样子。  时下的电视荧屏上,民宿类“慢综艺”节目扎堆。这些节目的走红不仅是因为“明星效应”,更大程度上则是因为其中展现的美好意境,以及勾勒出的“第二种生活态度”,完全符合现代人对诗和远方的所有幻想。  这些节目里,不约而
期刊
“妈,突然好想吃巷口的烧饼噢。”周末的傍晚,做完作业的我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对老妈说。  “好吧,走,换衣服!”老妈二话不说,起身。  “啊!”我倏地直起身子,难以置信,“真吃啊?现在?”  老妈已经换好了鞋,站在门口叉腰瞪着我:“不然呢?你耍我啊?”  “可是现在是晚饭时间啊?不是你们这些大人告诉我,按照正常的生活法则,正餐之前不能吃乱七八糟的东西吗?可是吃完了饭,谁还吃得下烧饼啊?那个时候,对美
期刊
这是一个荒芜的地方,没有高山流水,没有花鸟虫鱼,只有我,栖身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中央,这里就是——火星。  从我决定成为宇航员的那一刻起,我就为现在的情况做好了心理准备。突如其来的沙尘暴令执行本次火星勘探任务的五名宇航员猝不及防,在风暴中,其中一人被栖息舱的天线击中,消失在漫天烟尘的视野中,队友们只能百般不情愿地抛下他,被迫终止任务返回地球。真不幸,我就是被落下的可怜儿。  我的脑海如同脚下的大地一样
期刊
又到了周六晚上,照例是游泳课。  我换上泳衣,拖着疲惫的身子跳入泳池,深吸一口气,双手合十,顺着水流的方向,游啊,游啊,化作了一条鱼……  鱼,有七秒的记忆。  海底,很深,很安静,海市蜃楼般的虚渺中藏着不一样的世界。蓝蓝的天幕下,水藻浮动,似一条条丝绸,连绵不绝,飘摇不定。我屏气环顾四周,鱼群在海之一隅,排着整齐的队伍,绕着圈圈,海水荡起层层漩涡,水珠四溅,星星点点的泡沫拖着逶迤的尾巴,在鱼群间
期刊
虽然北方的冬天独有一份天地间苍茫静谧的大美,但翠绿鲜嫩的春天谁不喜欢呢?相比起来,我还是更喜欢春夏一些。春天里,有着更新的风景和更多的期待。如果说安静的冬天里适合围炉小煮,下棋谈天,那春天就适合挥毫泼墨,蘸满颜料,绘一幅水彩画。  春天来了,除了把她拥在怀里,还应该对她许诺些什么呢?  年少的时候有梦才可爱。  你梦想着拥有完美友情。当你回忆起一个人,与其说是具体的那个人,倒不如说是他(她)和你一
期刊
今年的“放胆”与往年不同。虽已经历许多年的兵荒马乱的“放胆”月,编辑部的小编们心理已足够强大,这一次依然像在打仗。  不同体现在两点:一是本次大赛有了指定题目。新作文的放胆大赛,今年已是第十七个年头,许多年来都是不拘一格,欢迎各种形式的表达,但求两个字——好文。今年大赛组委會设定了四个题目,两则命题,两则自由拟题。二是回归了纸质稿件的方式。要求寄送纸质稿,在习惯了电脑办公,审阅电子稿的编辑部里,对
期刊
叶圣陶先生在谈及作文训练时认为,“最要紧的是让学生‘有’,而且表达出那‘有’。”真正的作文不是笔墨的游戏,而是学生自己心中真实的个性感受,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会有力量。  作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用心写作”的有心人。日记、随笔、微写作等随感式写作中往往就蕴含着表达的智慧。作家麦家在写给儿子的信中写道:“要尽量守护好你的心。这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心灵的心。它应该是善良的,宽敞的,亮堂的,干净的
期刊
十月,秦中霸上。是日也,风扫落叶,旌旗飘扬。在人群惴惴不安的注视下,沛公走上了讲台,轻咳几声,朗声道:“父老們苦于秦朝的严刑峻法很久了。诽谤的灭族,议论的弃市。如今我称王关中,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其余的秦法全部废除。官吏和百姓都要安居如故。我之所以到这里来,是为了为民除害,不会有欺凌暴虐的行为,大家不用害怕! ”  一时间,掌声雷动。众父老大喜,唯恐沛公不为
期刊
老舍先生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立起来。”  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材“阅读提示”告诉我们,本文最有特色的是心理描写。在聚焦心理描写并着力品读后,我正准备小结,董明姝却突然发话:“老师,我觉得本文的动作描写更有特色。”我思考着,没有回答。她却又说开了:“你们看,标题就是反复的动作描写,文章中写胆怯的“我”、懦弱的“我”,全部都是用动作描写在刻画,包括很多心理描写,也是通过动作描写呈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