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积极关注中职生的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R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中职生的现状,作者提出教师要结合中职实际情况,认清中职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生理基本成熟,心理还处在断乳期,因此,中职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稳定。如果教师能全面了解中职生成长和教育经历,找出中职生的发展问题的深层原因。然后,教师再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发扬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以学生为本,积极关注中职生积极的方面,淡化或漠视其消极和不好的方面。那么教師就可以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健康成长并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有教无类;以学生为本;积极关注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即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的观点,为教育划定了广阔的人才来源。现今由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片面认识,致使职校招收的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要比普通高中招收的学生的文化基础差。面对这样的职教现状,我们更应坚持“有教无类”的思想,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相信学生,以学生为本积极关注学生,促使其健康发展。
  积极关注是指对学生的言语、行为等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学生拥有正面的价值观。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长处和优点,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进而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成为一个积极主动创造自己幸福人生的人。如何依靠学生自身的条件引导和帮助学生,使其成为健康向上、对社会有用的人呢?
  一、 认清中职生心理生理的发展状态
  中职生生理上基本成熟,但心理上尚未成熟,心理上还处在心理断乳期,他们在精神上一方面要求摆脱成人的羁绊而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在面对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得到成人的帮助。很多中职生开始思考和形成自己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这时形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高中阶段是教育的一个关键期,尤其是对中职生来说,初中教育的营养不良使他们具有了更多的消极面,自卑、浮躁、懒惰、冲动、意志力薄弱等更容易在他们身上被发现,但同时他们又具有很多可塑性。他们自我意识不很稳定,因而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通过学习,他们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自我意识。如果在这一时期教师能够积极引导,使他们能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形成良好的品质,这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二、 全面了解学生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他应当首先从各方面了解人;另一位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因此,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生活背景、兴趣爱好、精神状态、身体状况、社会交往情况、个性特点等是其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教师全面了解学生,他们才容易发现学生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怎样形成得?问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问题还将怎样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接纳学生,与学生产生共情并取得学生的信任,教育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
  一年级刚开始有位女同学以自己心情突然不好为理由要求请假,老师没有批评她,而是以关怀的态度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原因并评价自己的行为。此后,老师又通过其他同学及学生的家长了解这位女同学的情况。老师了解到这位女同学在初中开始时是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后来,由于她的父母把她和妹妹托付给大伯照顾,然后双双离家就业。这件事让女同学在情感上受到伤害,导致她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性格也变得情绪化了。而女同学的父母觉得愧对自己的孩子,于是他们对孩子的变化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在全面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老师对症下药,一学期后,这位女同学又成了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还主动参与校学生会成员竞选并竞选成功。
  三、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关系是师生相互沟通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逆反心理会使其拒绝他人的说服,从而影响其态度的转变。学生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人,不是纯粹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教育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对自己喜爱的教师所授科目,会努力学习;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所授科目则持排斥的态度。因此,教师只有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地予以尊重,不能厚此薄彼,不能轻视,同样也不能奉承;教师要关爱、信任、帮助学生,不能嘲笑、指责、贬抑学生;教师要对事不对人,借助尊重、理解、温暖来感化学生;教师要最大程度地表达出对学生的热情和温暖。
  四、 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关注
  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曾经笃信巫医,嗜酒如命;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每天到中午才起床,还吸食过鸦片;而法西斯希特勒,曾是国家级战斗英雄,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看这三位人物的过往,你难道不觉得,曾经缺点和恶习并不可怕,可怕地是不能关注他们的积极面。每一个中职生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例如:有的学生成绩文化课差,但在才艺方面有自己的特长,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漠视或淡化学生不好的行为。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同伴在一所学校进行智商测试,然后告诉班里的老师,说其中一张名单上的学生都是智商超群的,而另一群学生则属于智商平平的。而实际上所有学生都是随机挑选出来的。结果,一段时间后,两人发现那张智商超群的名单上的学生大有长进,哪怕是据他们所测智商较差的学生也是这样。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人不一定每一种能力都强,只要其中一种或几种强就行了。大家都知道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手工课就很差。教师如果能积极关注中职生,引导其发挥自身潜能,那就会有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他们就能取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2]司继伟.青少年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姚志香,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市机械工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理念,在高职人才的培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人才的培养需要工匠精神的渗透,而课堂是渗透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只有具有“工匠精神”的课堂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工匠精神来。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课堂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月10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十二届全国人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德育的培养,我国的中职教育也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做出了相应的教育改革,中职德育教育也成为了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作为中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其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社会不断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在新时期的人才方面,人才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中职德育教育有了更好的发展。本文根据现阶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
摘要:近年来,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职业教育界的共同呼声。但中等职业院校如何认定“双师型”教师,如何管理“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目前摆在各职业院校面前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就目前社会和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理解的基础上,就“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认定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  一、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師队伍建设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摘要:幼儿园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深化课程改革是当今学前教育游戏课程研究的主流。我们把课程改革的研究点定位于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新策略上,立足如何将游戏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植根于游戏教学中。以课题研究为基点,在游戏实践中我们重新审视游戏的组织与指导问题,寻求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结构游戏;课程研究;指导策略  游戏作为幼儿课程活动的主要形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它全面
摘要:在网络发展势头突飞猛进的今天,新的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更新是非常迅速的。虚拟技术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它的出现是计算机革命的又一次爆发,信息时代的又一次革命。对此,本文从虚拟技术的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从虚拟技术是基本介绍,虚拟技术对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影响,如何做好虚拟技术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应用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虚拟技术;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  一、 引
摘要:针对高职学生德育教学工作,对实施“六个拓展”背景下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念的融入进行了分析,核心目的是通过教育方法的完善,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满足现代高职教学的基本需求,促进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六个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德育教学  在高职类院的德育管理中,需要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作为重点,通过“六个拓展”内容的分析,进行教育策略的优化,构建创新性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