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写作的翅膀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r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图文并茂、神形相应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虚拟现实技术在屏幕上实现具体实时的三维效果,这一切给学生自主写作和个性化表达带来十分便利的条件,为革除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提供了可能,特别是对中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 多媒体 培养学生 作文兴趣 写作兴趣 以"媒"相诱 学会观察,善于观察
  叶老提倡多写,他认为,"许多基本功多要从多读多写来练。"巴金也说过这样的话:"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我体会到,多写多练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学生往往怕写作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目前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我认为:组合"多媒体"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改变作文教学信息传递方法和手段,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作文教学目标。怎样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写好作文呢?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爱写"作文的兴趣。
  运用声像媒体,创设创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地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情感的词语。"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的写作创设一个音像俱全的多彩情境,拓宽其想象空间,达到情感共鸣,让学生从无话可说变成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让学生渐渐觉得写作课原来也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情。
  我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带学生们去多媒体教室上作文课的情景,他们异常兴奋!就连平时对作文毫无兴趣的学生都是那么专注。那是一堂小学四年级的作文课,习题内容是"花的联想"。我通过多媒体把自然界数十种花展现在他们眼前,姹紫嫣红,百花争艳,让他们大饱眼福。我记得那位最不爱写作文的男生最后在他的作文上写道:"大自然太美了,因为有了美丽的花天使。我愿扑进大自然的怀抱,去和花天使们翩翩起舞!"要求学生有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描述时,个个都仔细看,认真想。大胆说。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其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交替使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能抓装事物的特点,"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会写"作文的能力。
  小学生作文感到最苦恼的是"没啥可写",其次是"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在帮助他们突破这些难点,必须根据其心理特点及"迁移规律"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媒体群的整体优势。下面谈谈高年级作文的指导:
  (一)例文引路。让学生从范文中找到相应的写作方式(其中包括如何选材,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从作者写作思路的"原型"中得到启发,形成有效的认知结构,将例文中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直接迁移到作文中。例如:指導学生写绘景文《美丽的仙湖》,以《桂林山水》(六年制第十一册)为范例,引导学生边回忆、边展示,无在投影片上归纳出的"抓住事物特点,用’总......分......总’结构,用对比、比喻等手法,及形容词描述事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学生作文的思路即可开启。
  (二)观察指导。作文教学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只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写好文章。即教学生如何摄取有效信息,提高信息输入率和质量,增强作文的感性材料。多媒体在显示中可有意定格,重播再现等功能,可为教学提供观察。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想象,培养想象力。如指导学生完成《胜似亲人》时,投影出示教学图,学生一看到多彩的画面,眼睛就为之一亮。只见画面上老奶奶在抚摸一个小女孩的头,场面很令人感动。看着画面,他们马上想象到了事情发生过程。伴随着一段音乐,马上将学生带入了当时那种感人的情境。看着画面,学生想象着图中老奶奶和小女孩的神情,想象着彼此的对话以及小女孩的心情。通过对图像细节的进一步观察、想象,学生的心里豁然开朗,一下子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有的学生写道奶奶摸摸小红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真是我的好"孙女"呀!......"还有的学生写道:小红不忍老奶奶伤心,连忙亲切地对老奶奶说:"不用谢,我是少先队员,帮助老人,照顾老人是我应该做的呀!我长大了还要帮您做更多的事情呢!作文中,学生都明白了"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所蕴含的道理......
  (三)片断尝试。当学生通过观察指导产生"会写"的情感时,抓住契机,要求学生在事先预备好的投影胶片上进行片断练习,即练习写好文章的重点部分,"把话说具体"。如: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中的一个"动人场面"。又如:写《荔枝》"果"的"色、形、味"。然后选择2-3个典型片断通过投影在屏幕上显现。或让学生用普通笔将片断直接写在稿纸上,用固定在讲台上方的摄影机当场拍摄被评习作,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出来,师生在都能看到被评习作情况下按写作目标对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共同分析评价。虽然被评议的作文只是极少数,但面及全部,教师示范批注、修改;全班集体评议、修改,学生自改、互改。既充分肯定成绩,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友好竞争,巩固提高;又相互指出缺点和修改的方法。
  (四)布局谋篇。紧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写作目标,围绕文章所确定的中心,对所选材料加以分析、归类,确定按什么顺序表达,什么详写、什么略写。在投影胶片上或稿子上拟作文提纲。并将其提纲投影片或摄像机放映出来,再一次指点全体学生相互评价、鼓励、启发,把头脑中的构思程序化,避免出现内容无重点、层次不清晰,详略不当的毛病,让其写作水平进一步升华,从而驾驭篇章结构。将各种媒体有机组合,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作文课堂"四环节"的全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让我们利用多媒体辅助指导学生写作,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爱写作,会写作,乐写作,让作文课成为孩子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遨游写作天地的乐园。
其他文献
【摘要】在作文评改中,长期以来都是由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细的批改。学生只负责写作文,在评改过程中始终都处在一个被动的地位。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象做出了一系列反思,提出了"互动式作文评改"这一作文评改方法,在此方法中学生是全评改过程的主体,而教师则处于此项活动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评改过程中感受到倾诉的愉悦感以及写作的成就感。  【关键词】作文 互动 评改  一. 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
分析人类学习活动的历史,先从实践、探索、总结中学习各种生存的技能,以后发展为传授与本人直接体验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从师傅带徒弟方式变成学校教师传授为主,这是教育效率提高的一大进步。但从理想的教学形式看,师傅带徒弟方式确实优于学校,因为教师传授失去了个别性,使学生处于被灌输的被动地位,失去灵活指导,对创造性思维缺少引导和激励。然而,师徒式教学要求师傅的数量太多。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从认知理论出发,分析学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  关键词: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  合作学习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合作学习有以下四条特征:(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数学任务;(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3)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的气氛;(4)小组内人人参与,
摘要:现在的一些品社教学,往往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品社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学生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自主发展  魏书生民主、科学的教
学生的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关心,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情理特征。在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明确的学习目的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原动力。对中小学生来说,要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对他们讲大道理是不行的。必须让他们通过活动与学习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