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初中化学用语教学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rfvbgtyhn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化学用语的教学更是给广大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笔者认为要搞好新课堂教学中化学用语的教学,应该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认清地位和作用
  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能否搞好新课程教学的关键.新课程提倡“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教材内容体现“信息化、人文化、问题的开放化”等新的特征.其中化学用语的教学不再像以前那样以专门的章节出现,来进行抽象的学习,而是以具体的知识载体来呈现出来,比较直观地进行学习.因其知识载体分散、琐碎,难点相对比较集中,容易给人一种教学被淡化的错觉.但我们应当看清,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入门,初中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学习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掌握一定量的化学用语,不仅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更是进一步学习、研究化学的重要基础.同时化学用语的学习也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分化点,掌握好了,能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一个优良的工具,掌握不好,将使今后的化学学习变得举步为艰.
  二、提前识记
  在新课程中,第一单元中就提了元素、分子、原子等概念,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具体学习内容确在第三章才出现,之间涉及到了水(H2O)、氧气(O2)等多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教材的编排是为得到一种由表及里、水到渠成的效果.但在第三单元中集中来学习元素符号、化学式,相对来说具有出现晚、难点集中、不易掌握、不易巩固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提前识记的方法.即从第一单元的学习开始,每节课都让学生记忆、巩固2至3个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这样积累下来,到学习第三单元时,学生就已经掌握了常见的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分散了学习的难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真正达到了新课改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三、统筹安排
  各种化学用语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学习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就像学习英语一样,元素符号比做英文字母,化学式比做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比做英语句子.就像会写字母才能写出英语单词一样,认识、掌握了元素符号后,才能写出正确的化学式;像会写单词才能写出英语句子一样,会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可见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用语的基础,化学式是学习化学用语的关键,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用语的重要目标.我们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分阶段的让学生逐步掌握,做到统筹安排,才会使学生找到学习化学用语的目标和不足,明确学习中困难的源点和努力的方向.
  四、掌握规律和技巧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和掌握中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例如,部分元素符号,我们可以根据其元素符号与名称的汉语拼音相似的特点来识记:氦(He)、氖(Ne)、镭(Li)等;又如,识记化学式可以根据部分物质的化学式与其名称具有“名”符其“实”的特点:二氧化碳(CO2)、氯化钠(
  NaCl)等,掌握这些规律和技巧后,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五、及时进行巩固
  我们认为,学生最初学习元素符号时,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可以专门建立一个用于练习、听写化学用语的笔记本,每节课之初,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听写和检查,使学生养成及时练习和巩固的良好习惯.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掌握,可以结合多种灵活的方式(如,比赛、游戏、作业展出、墙报等)来进行及时的巩固和检测,并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学习真正落到实处,达到学习的目的.
其他文献
套播麦的生育特点与创高产的对策董百舒,夏源陵,胡兴安,秦建国王振忠,吴安之,胡洪基,唐建华传统的套播种麦曾被认为是不能高产的粗放种植方式。但是近几年经研究改进后,套播麦已创造
本文介绍一套微机控制的磁头检测实时控制、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讨论系统功能的要求,及为满足这些要求所采取的硬件及软件结构。使用该系统,可以增加磁头性能检测的可靠性,
优良作物──苋耿一竹,尹晓宁,党高兵,宋飞(宁夏盐池草原试验站751506)苋(Amaranthussp)是古代南美印加帝国的一种古老栽培植物,几千年前就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主食。虽然苋富有营养,味美可口,但长久以来没有
在电阻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按电阻成反比分配.即I1∶I2=R2∶R1,如图1所示,其应用简单例举如下.  1扩大电流表的量程  (1)如图2所示,它是由灵敏电流表和一个分流电阻R组成的.利用并联电路电阻分流特点制成的,分流电阻R的大小为:R=IgI-Ig Rg或  R=  1n-1Rg,  其中n=  IIg.  也可以将一个表头并联多个分流电阻,构成多量程电流表.如图3所
化学推断题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它也是一类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目.近年来的推断题条件更隐含,综合性更强,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它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对元素及其化合物了如指掌.推断题不仅对考生的知识网络构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且能考察出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能力.  化学中考推断题的关键在于找出题中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找准突破口,从而逐步深入、层层解析.下面就以这2009年南通中考的一道
会议
摘要:复习课是初中科学的一个重要的课型,如何上好复习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这是科学教师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觉得复习课枯燥乏味,象“炒剩饭”一样.因此我们科学教师应该做一个“营养师”,想办法改善学生的“饮食结构”,提高学生复习课的吸收率.  关键词:“营养师” ;复习课 ;竞赛;生活;实验;学案  在传统的复习教学中,教师一般是将知识总结、归纳以“主食”的方式灌输给学生,
进入高三,就面临着如何协调高三物理选修课教学和高考物理总复习关系的问题.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艰难的问题.由于时间紧、内容多、要求高,所以高三物理教师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本人就这几年的高三教学体验谈谈高考物理总复习几点设想.  一、认真把握复习的方向  把握方向,首先要研读《考试说明》,严格遵循《说明》所界定的复习范围和要求,明确其中的“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和“能力要求”.不做超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