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通过趣味导学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li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知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能够增加人们的文化修养,扩大视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能够昭示发展方向,增强人们的斗志和信念;历史问题的启迪性和教育性,能够使人们以史为鉴,更有效地建设和发展。本文谈谈如何在45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合理贯彻历史基础知识教学、思想情感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这三项基本任务,让学生的身体、智慧、审美、价值观和各方面的社会适应性得到锻炼提高与和谐发展,让历史教学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效。
  关键词:趣味导课 引发探究 学案运用 小组合作 高效课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是激活历史课堂,实现历史教育的基本任务,达到为学生成长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目标的保证。针对此我将趣味导课和学案教学引入我的历史课堂,以趣味诱发兴趣,以学案指导学法,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感悟历史,体验发现,生成认识,指导行动。
  一、趣味导入是兴趣教育的起点
  伯恩斯坦明确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尤其是对历史课的兴趣,导课设疑激情引趣是关键。好的导课能够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进入状态,注意到教学内容上来,使学生在整堂课学习中产生欲罢不能的效果,使教者轻松愉快,听者心驰神往;好的导课有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探索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好的导课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并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
  所以,我的课堂非常重视“开场白”,用它酝酿情绪,用它带入情境,用它切入主题。比如,我在讲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时,完全摒弃传统的运用古诗导入法。而改用了视频导入法——播放电影《英雄》片段,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营造氛围,攫取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究欲望。在讲授《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课时我设置疑问:“为什么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鸣礼炮时,有礼炮54门,齐鸣28响?”引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探究的欲望。在讲授《开创外交新局面》一课时,我让学生结合50年代中美关系的特点,给分别位于太平洋两岸的毛泽东和杜鲁门配音,考察他们对旧知识运用情况的同时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从而顺利引入新课。在讲授《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这一课时,我设计问题说:“同学们能否告诉大家这个寒假你想去哪里旅游,为什么?”并通过幽默的点评化解午后上课的疲乏与困顿,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点燃他们的热情。
  我在实践中感受着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的话:“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住。”并在和学生的探讨交流中深刻认识到:趣味导课既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一种措施。因为,很多学生在课后反馈说:别样的开场方式,互动性强的问题设置,接近生活的对话方式都让他们觉得历史课非常“酷”,值得学习!
  培养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好的方法则是学习历史、实现高效的保证。
  二、学案教学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所谓学案教学,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掌握方法而编制的学习方案,以此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各类史实。学案教学是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运用的过程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又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这非常符合当下的建构主义理论。另外学案的使用也是通过文字手段进行的一次生动的历史再现,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与此同时,学案的使用与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种理念非常吻合,有助于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行相关、相类和相反的知识点的归纳,透视历史现象的本质,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一)识记水平
  即学生通过学案中呈现的知识框架的引导感知历史基础知识,形成表现,记住所学的历史知识,测量时,在与教材文字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回忆即可完成相关作业。这属于基本层次的培养,重在感受历史,进而琢磨历史,通过思维形成历史概念和历史概念体系。建议在高一年级历史教学的学案设计上侧重培养学生此类能力,因为这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也符合历史学科的发展规律。学生只有很好地掌握基础,学会归纳的方法,才能让学习质量达到高效。
  (二)理解水平
  即学生通过学案中给出的提示阅读课文感受历史脉络,领悟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概念,领会所学知识,再以历史概念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掌握历史规律,形成一个完成的认知结构。测量时,在改变文字或者表达方式的情况下,通过思考能完成作业,落实高考任务中能力培养这一目标。这属于历史鉴别能力和领会诠释能力的培养。
  (三)应用水平
  即学生在熟悉学案的引导下,掌握了历史学习的一般方法之后,能够在某种抽象水平上掌握所学知识并运用历史知识,能够自行选择历史材料独立地提出适当的现象或假设,并运用演绎或归纳、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方法作出较为完整的论证和阐述。如能运用历史认识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等。
  三、小组合作是面向全体实现高效的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又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以纠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学质量也会随之而提高。透过小组,我们不难发现,合作是形式,探究是过程,形式与过程的统一其实就是还教学原生态,让学生的成长在认知中得到锤炼,让学生的生命里程在探究中充满体验过程与实践价值。
  总之,历史是过去事物的载体,具有不可感知性。特别是对离现实年代久远的历史,学生心理上就有一种陌生感。教师若能通过趣味导课,以兴趣引学习;学案教学,以自主夯基础,以合作促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分析,获得结论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直接参与者——有身临其境,观其人、闻其声、参其事之感,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并凭借已有知识经验主动寻找历史发展的基本的规律,这样必然能达到“论古衡今,资治育人”“服务社会,开创未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學历史创新教学法(1).45分钟优化设计.学苑出版社.
  [2]沈起炜.中学教学全书——历史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3]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数字微波通信是现代通信领域里一种非常重要的通信手段。许多高校在其本科或研究生教育里都开设了微波通信这一课程,因为该课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增加教学实践环节可以帮助学
目的探讨西吡氯铵漱口液对单纯性牙龈炎患者牙菌斑和唾液中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单纯性牙龈炎牙菌斑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患者0.1%西吡氯铵
所谓"三步教学策略",就是指"导入激趣—过程设疑—方法探究"的三步教学策略。"导入激趣"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初,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方案,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过程设疑"是指在教学
金融海啸影响下的全球车企,目前大都谨言慎行。风云变化莫测。许多老问题有待重新思考。比如中国汽车的自主研发创新在金融和能源的双重危机下,该如何抓紧时间和机遇往正确的方
高职英语教学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只是在课堂上接触死板的英语,如单词、语法、写作、阅读等,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
2009年12月18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在丹麦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演讲,全面阐述中国
摘要:当今世界,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渐渐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并在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是自然科学中最为基础的学科,它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概括性。仅仅依赖教师的“教”,学生是很难将其掌握好的,最主要的是学生会“学”。从当今我国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实际学习中,学生的
许久不见了,敬爱的老师,您还好吗?在这特别的日子里,一句深情的“老师,您节日快乐!”捎去给特别的您……您的学生诗
我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的一节练习课上,遇到了这样一道题: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一定要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场景图的基础上,自主提出用乘法计算的不同问题。教参上提出的教学建议是这
本文根据多年以来的工作经验,对牛顿模块在发射机自动化中的应用,展开了阐述与探讨。本文所得经验,仅供同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