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技巧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z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紧扣教材,面向全体学生;要善于把握梯度,注意知识联系迁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要积极评价,合理引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课堂提问思维能力梯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87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是核心环节,而课堂提问是知识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提问是日常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适时、恰当的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当然,教师提问只有注意技巧和方法,才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从而达到让学生学好历史的目的。本文拟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就历史课中如何把握提问的技巧做探讨。
  一、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紧扣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在历史教学中,提问有很多角度,可以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问,也可以对事件的背景、过程、结果以及影响提问。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怎么提问一定要有针对性。因此,教师上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掌握程度,结合学生的年龄、原有认知基础和实际能力进行目的明确、难易适中的提问。 比如在讲授《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时,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教师可结合教材组织学生讨论: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会不符合中国国情?这与中国和希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差异等方面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提问,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也可以通过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对比,强化学生的认知,而且因关注到每个学生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提问要善于把握梯度,注意知识联系迁移
  在教学实践中,问题的设置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取不同的角度,还要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的变化,设置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问题,同时使问题新颖、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教师精心地设计好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处在活跃状态,学生的参与程度才会提高。比如在《启蒙运动》一课中,教师在讲述完启蒙思想家代表的思想后,可以通过多角度、有梯度提问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启蒙运动的理解。比如:什么是理性?理性有哪些特征?理性的启蒙思想家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进步的表现在哪里?启蒙运动对人类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适时指导,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中寻找答案并培养能力。
  三、课堂提问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内容,鼓励每位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对学生来说,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效。培养学生从教材所提供史料的认知角度,根据新情境,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改变以往课堂提问中生从师问的被动局面,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如在讲到洋务运动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对历史上比较有争议的李鸿章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能强化学生对洋务运动等李鸿章参与的活动的了解,而且也能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四、课堂提问要积极评价,合理引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所提的历史问题,既要有利于学生拥有历史知识和能力,又要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需要在讲解教材过程中,通过提问架起教材与社会实际之间的桥梁,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学以致用,另一方面通过身边的人、事及社会现象,强化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宋明理学》时,教师可以列举社会热点事件,“东鞋(烂皮鞋)、西毒(毒胶囊)、南地(地沟油)、北钙(三鹿高钙奶粉)”,加深学生对理学的理解,让学生体会作为现代人应该具有怎样的良知和价值观。在讲解《一代雄狮拿破仑》时,可以针对拿破仑后期的战争性质和结果,引导学生联系习总书记九三讲话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世界观。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而科学地运用提问技巧,有利于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历史学科的育人作用,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祖岩.关于教师备课及课堂教学相关问题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冯克成,于明编.课堂教师教学方法指导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3]王蓉.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有关历史教学的课堂提问[J].剑南文学月刊, 2011(10).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音乐舞蹈进入体育课堂,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增强学生体质,活跃身心,培养兴趣,调节情感,陶冶儿童美的情操,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它对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完成体
“校园物质文化”、“课堂文化”、“课外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校园舆论”等构建成整个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囊括了学校各种因素,“校园文化”亦即一所学校的品味和象征,因
针对传统热时效费时费力的种种缺陷,本文介绍了用振动时效(VSR)消除焊缝残余应力,通过在大型测试平台的实际应用表明,用VSR技术进行时效处理的有效性。
采用普通空气加热炉烧结和铝液浸渗保护烧结两种方法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的粉末冶金SiCp/Al复合材料,并在400℃对其进行二次热压变形。研究了不同烧结方法及二次热压对SiCp/Al复
[摘 要]教学方式要紧贴课堂实情,符合认知实际,促进能力锻炼.本文作者认为,当前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实施,应切实做好紧贴进程双向互动、主体实践探知、过程多变“三个特性”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方式 思考探析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020  改革已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劲“动力”和不竭“源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