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讲计划的“学”与“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n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问题,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如何学、如何讲是困扰教师的最大难题。
  关键词: 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 学讲计划
  自2005年起,高中语文教材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不仅有必修还有选修,再加上配套的读本,容量比以前大得多,但每周只有很少的几节语文课,这就造成了容量与课程之间的矛盾;其次高考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关于2014年的高考,很多学生觉得除了作文外,前面的题型有很大的变革;最后是学生语文能力下降。
  很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年不如一年。许多高一学生不会语法,不懂逻辑,不会运用修辞,语文常识、语文能力更谈不上,写文章更是没有构思,语言干巴巴的。对于这样的学生,先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语法知识普及。另外,语文地位比较尴尬。语、数、外三科中,学生认为语文学与不学都一样,往往把语文放在最后,这些原因都是学生语文水平提高的大忌。学生对语文不重视,但是高考对语文能力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一场教学变革,尤其是利用教学方式的变革改变语文现状。
  从2005年至今,我们一直在探索怎样改革教学方式,如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教结合”,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但是轰轰烈烈地闹过一段时间后,却又归于沉寂,为什么?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生搬硬套别人的思想是行不通的。教育创新不要跟风,要立足实际,做自己的教育。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我渐渐明白一个道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学”与“讲”的问题。学生通过学达到语文能力提高的目的,我认为这就是“学讲计划”的核心。
  那么“学讲计划”如何具体实施呢?学什么、怎样学;讲什么、怎样讲?
  一、有目标地学
  1.学习已经知道的知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语文学习要小火慢炖,因为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知识是有一定衔接的。常见的字音、字形、文学知识是基础,没有这些基础的支撑,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所以要加固基础。当然,面对一种知识,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理解层面是不一样的。高中生会理解得更深刻一些,这对于他们来说,就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所以要夯实基础。
  2.学习文章中出现的新知识、不会的或读不懂的内容。在“学什么”这个问题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有目标地学。如果学生漫无目标,就是低效的,指导学生学习要有层次性。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要有浅层次地阅读,像生字词、文学常识这些内容,应由学生在自己小组内解决;其次在学案“我的困惑”一栏中,写下自己不理解的内容,集中起来,解决有难度的问题。我们不妨给学生一些自由,让学生再读课文,商量解决,让每小组只提一个问题,看他们提什么问题,让每个小组把问题写到黑板上,重复的擦掉,剩下的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重点内容。
  3.学习习惯的养成。“学讲计划”中的“学”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没有思维习惯的养成,学生不可能完整地思考、表达。如我们规定学生在表达自己见解时,要态度鲜明地说“我认为”这个问题怎么样,“我觉得”或“这一点,我不同意”,要有理有据,这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不要限制他们。如我们班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时,有的学生唱诗歌,有的学生跳着表演,甚至有一个学生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是躺在地上的。在指导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不要遏制他们的质疑精神,引导他们向深层发展。
  二、有层次地讲
  “学讲计划”中的“讲”不是漫无目标地“讲”,而是“有层次地讲”,那么讲什么、怎样讲呢?
  1.细枝末节地讲。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一些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有一些问题这个学生没懂,另一个学生懂了就可以帮助他。学生在这个环节里讲自己读懂的地方,特别是自我理解之处,明确自己会什么。如讲《定风波》时,一个学生提出“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是自然界的风雨,理解能力好的学生马上指出这是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烟雨,又指人生风雨,“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的是“一种不在乎风雨名利的洒脱的淡然心态”。
  2.深入地讲,讲什么呢?讲学生在小组讨论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学案中“我的困惑”一栏中的问题,小组内讨论后仍然理解不了的,拿到班级共同解决。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说是有共性的,每个小组把问题写到黑板上,擦掉重复的,剩下的就是这一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学生通过再读课文,结合语境、背景再次讨论,讲自己思考后对问题的看法,老师参与其中,及时引导、总结。如讲《烛之武退秦师》时,一个学生注意到“吾不能早用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句话中郑伯的自称有改变,不知道为什么。小组内解决不了,拿到全班内讨论,几个学生一点一点地弄清了“吾”是我,因为道歉所以姿态要放低,而“寡人”则表示自己的身份,表明郑伯向烛之武提要求时含蓄地施加了一种压力。这就体现了《左传》“微言大义”的写作特点。
  3.更深层次地讲,指学生对文章的个性化解读,讲有难度的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往往有很多亮点。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讲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别人意见不同之处。如教授《浪淘沙》与《虞美人》,比较阅读时问道“哪一首词是李煜的绝命词”时,有的学生认为《浪淘沙》是李煜的绝名词,因为它的最后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表达的是一种绝望、想要归去的思想,可见他此时萌生了死志;而《虞美人》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见作者的忧愁之重,但是还不能说明他已经绝望。有的学生则认为《虞美人》因表现对故国的思念,令赵匡胤起杀心,赐毒酒把他毒死,所以《虞美人》才是李煜的绝名词。两个学生一个从文本角度、从李煜情感角度看问题;一个从赵匡胤角度知人论世、从历史角度分析,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是个性化解读。如果不是先学,没有充分预习,学生怎么会有这样深刻的见解呢?
  “学讲计划”构建了一个能体现学生思考、活动的模式,通过充分地“学”,让学生充分地、有目标地预习,再通过学生讲、老师讲,深层次地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符合“由浅入深”的认识发展规律,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帮助。当然,“学讲计划”的实施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要广泛阅读,这样,学生课堂上的“生成”才能在老师的掌控之中,老师就像一个大超市,学生想买什么就有什么。教师还要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眼神,及时捕捉他们眼神的含义。在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下,教师不是站在跑道边上的看客,而要和学生一起奔跑在跑道上,与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其他文献
目的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持续微泵静注阿托品的护理措施,减少阿托品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通过观察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40例有机磷的中毒患者的护理,本文提出了精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因难懂的句子含义、深奥的语法知识,从而使学生难以理解。作者应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带领学生了解文言的一些基本语法,突破文言语法学习的瓶颈,走向攻克文言的道路。此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三步走”法。第一步,抓好初中的入门关,做足走入文言的准备工作。第二步,借助一些简短有趣又富含语法知识的小文言语段,培养文言学习兴趣。第三步,初中知识积累加上高中知识渗透与强化,学生可以在此
黄公正,1954年出生,中共党员,2016年开始参与环保.退休以后,黄公正积极投身于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当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n该社区初建时,物业没有实施封闭
期刊
【研究背景】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引起严重致死性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常表现为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即多重耐药,易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菌血症、泌尿系统感染、脑膜炎、软组织感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工作在农村。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要选择行之有效的路径加快大众化的步伐,要求内容具体化、语言通俗化、方法多样化、宣传专业化。  关键词: 城镇化 马克思主义 农村大众化 路径选择  一、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国范围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改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呢?这就成了站在课改一线的教师应当思考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梁月菊,1962年出生,2012年开始参与志愿服务.她是一名公共文明引导员,是倡导绿色文明出行的文明使者.在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地铁站的站台上,每天都会听到梁月菊的声音,“低碳
期刊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美托洛尔结合对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心率及疗效分析.方法:本院心内科于2018年1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80例青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80例患者
摘 要: 作者尝试寻找出更适合农村学生学好语文的途径,在劣势中挖掘优势,从教材中寻找,从课堂外吸取,努力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 农村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 课外阅读  最美的花常开在肥沃的土壤上,肥沃的土壤能孕育鲜艳的花朵。农村学生生长在乡村的田野里,或贫瘠或肥沃都想开花。农村语文教学因地制宜值得尝试。  一、因地制宜的“屏障”  素质教育推行多年,可贯彻落实的执行者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的教师,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