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改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呢?这就成了站在课改一线的教师应当思考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赢在课堂,应从以下四点着手。
  一、高效课堂离不开对教材重点的准确把握、难点的突破
  我认为,把握好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语文课的教学“三维目标”,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它分解为教学重点和难点。古语云:“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句话用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我们在授课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展开教学。由此,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钻研教材,直击文本中的重难点。教材是教师备课的基本依据,教师首先必须熟悉教材并阅读各种参考资料。在带学生走进文本之前,老师必须先与文本对话,熟悉甚至吃透教材,师生熟悉文本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底线。教师在备教材确定重难点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根据《教师教学用书》中每一课的“精华鉴赏”提示确定;(2)根据文本特征确定;(3)根据教材后面的“思考·探究·练习”题确定;(4)根据教师备课时觉得不易理解的“难处”确定,等等。
  (二)借鉴教学经验,以“前车之鉴”为重难点。经验是最好的资本,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教学经验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循环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知识点本来应该是重点的,却在之前的教学中被我们忽略了,因而再次讲授时,要把其当做一个重点突破,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角色的转化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敢于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在正确引导学生的前提下,充分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做学生的指明灯和好帮手,培养其严谨、创新的思维。为此,我们在转化自身角色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由学习的监督者转变成学生对知识深入研究时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标要求教师走出以往特定的角色模框,不能再沉溺在传统的角色扮演中,不再是板着脸督促学生听讲、练习、完成作业的令人生畏的长者,而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亲密的合作伙伴。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不拘束于师生关系,平等地进行对话,不授予鱼,而注重授予渔,做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好帮手。
  (二)由固定思维的表现者转变为创新思维的培养者。新课程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做好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如教学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因其表意隐晦、含蓄,主题具有多样性。此时,我们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探究,让他们畅所欲言,自言其说,而不能限制他们的思维。
  三、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课堂教学中,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擅长的课,如有的老师擅长讲小说,有的老师擅长讲古诗文……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精彩的课,但也会有一些让自己觉得汗颜的课,有的课讲了两三轮,还不尽如人意,讲不透彻,学生也听得不知所云,这样,以己之昏昏而欲人之昭昭,怎可如愿?
  俗语云:“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体现的是对主将的要求,主将弱,他的兵又能强到哪里去呢?其实谁也做不到课课精彩,遇到自己没有把握的课,我们事先就多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人家怎么讲,切入点好不好,思路是否清晰?也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一些优质教学资源,反复揣摩,仔细体味、领悟,再结合自己对教材文本内容的把握,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设计教学思路,并运用于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要注意对后进生的转化
  在每所学校、每个班级,后进生的存在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后进生在学习上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视学习为负担,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记忆水平低,等等。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他们进行转化。
  (一)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教师只有要相信人人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教学中,对后进生可以提一些具体的小目标,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给他们更多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有些后进生对古诗文的背诵很是头痛,于是教师可以教给其背诵方法,让他们在课后背,在适当的时候,让他们在班级背诵。当他们能够顺利背诵时,他们就会树立学习古诗文的信心。
  (二)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后进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有表现欲的后进生,教师应有意识地安排他们表演一些改编的课本剧。如教学《雷雨》、《装在套子里的人》等课文时,排演小话剧,专门找班里表现欲强的后进生,让他们分角色扮演,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当然,要使后进生赶上中上等学生,也不是朝夕之事。但是语文教师依然要以满腔热忱和耐心,做好转化工作,从班级的整体角度出发,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在课堂中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这几个方面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内在要求,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我们要认真落实,几个方面都要并行不悖,偏废了哪一方面,高效课堂都只能成为一个口号、一句空话。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生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扮演既是读者又是管理员的双重身份,能够直接沟通并反映双方信息,一方面能够推动图书馆的发展,有助于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有益于其自身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大学教育 图书馆管理 服务水平  随着高校的扩招、办学层次的提高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深入开展,高校图书馆面临一系列新挑战。采用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它不仅符合图书馆“以人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政治标准和根本宗旨,也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基本规范。我们干革命,求解放,建设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奋斗,说到底,就
批评话语分析是通过分析语言形式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的研究方法论,其分析的目的是揭示语言背后隐藏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本文分别从具有代表性的媒体刊物《中国日报
摘 要: 语文是什么,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语文课堂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体现形式,这是广大语文教师都有所涉猎、有所思考但又感困惑的问题。本文探究了语文的学科精神,并以语文精神为核心指导,思考构建良性高中语文课堂的要素和方法。  关键词: 语文精神 高中语文课堂 要素 构建方法  一、叩问语文精神:你是谁?  语文有精神么?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任何物象都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有形的内容,另一个是无形的精神
胰腺炎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多发疾病.据有资料显示:每10万人中约有30-40人患此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是逐渐的提升,胰腺炎的发病率也是逐渐增加.rn什么是
期刊
目的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持续微泵静注阿托品的护理措施,减少阿托品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通过观察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40例有机磷的中毒患者的护理,本文提出了精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因难懂的句子含义、深奥的语法知识,从而使学生难以理解。作者应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带领学生了解文言的一些基本语法,突破文言语法学习的瓶颈,走向攻克文言的道路。此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三步走”法。第一步,抓好初中的入门关,做足走入文言的准备工作。第二步,借助一些简短有趣又富含语法知识的小文言语段,培养文言学习兴趣。第三步,初中知识积累加上高中知识渗透与强化,学生可以在此
黄公正,1954年出生,中共党员,2016年开始参与环保.退休以后,黄公正积极投身于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当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n该社区初建时,物业没有实施封闭
期刊
【研究背景】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引起严重致死性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常表现为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即多重耐药,易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菌血症、泌尿系统感染、脑膜炎、软组织感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工作在农村。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要选择行之有效的路径加快大众化的步伐,要求内容具体化、语言通俗化、方法多样化、宣传专业化。  关键词: 城镇化 马克思主义 农村大众化 路径选择  一、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国范围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