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临床康复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总结心理护理的基本内容,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同期收治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45例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康复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6%和96.2±5.8,而对照组对于分值分别为84.4%和89.6±9.2。两组间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临床康复有积极影响,且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更有助于优化护理质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新模式。
  【关键词】 脑梗死;后遗症期;心理护理干预;临床康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发病率有显著提升,而这些疾病是脑梗死危险因素,间接导致脑梗死发病率提高,与高血压、糖尿病并列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最常见三大疾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日益增多,尤其是关于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理状态的研究有质的飞跃。众多学者一致认为,脑梗死后继发焦虑、抑郁等心境障碍性疾病风险明显增加,且给临床康复蒙上阴影。故本研究通过对比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功能康复的影响,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取得一定进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共9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60岁-82岁,平均年龄68.1±7.8岁。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I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脑梗死,并排除脑出血、颅内肿瘤性等病变。
  1.2 分组和护理干预 将我院同期收治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45例予以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间性别构成、年龄分别、脑梗死部位、严重程度、合并症情况等之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其中心理护理的具体内容有:
  1.2.1 心理支持护理 老年人脑梗死多为急性起病,患者多为突发偏瘫、偏盲或四肢麻木、头痛头晕而来就诊。同时,脑梗死恢复周期长,部分患者失去锻炼的耐心。故护士可认真、耐心倾听患者谈话,了解其基本心理状况,并将其分为焦虑型、抑郁型等分类。同时,护理人员应以关切的语气和关怀的口吻与其交谈,打消其心理疑虑,告知其基本病情,教育其通过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是能够痊愈的,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理性情绪护理 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不科学认识直接导致情绪波动,影响治疗依从性和康复过程的顺利进展,故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理性的信念是护理工作的主要目标。老年患者大多数对脑梗死存在不科学认知,如认为脑梗死不能治愈或脑梗死会加速死亡的错误观念不在少数。故护士与患者亲切交流后了解其心理动向,寻找产生此种心理状态的根源,进而有针对性的访谈,同时注意谈话的技巧,帮助患者树立理性观念,摆脱非理性观念的困扰。
  1.2.3 行为矫正 脑梗死康复期功能锻炼是关键,而护理人员在指导科学锻炼的同时,对于训练不积极和患者角色强化的病人,予以适当的行为矫正护理。心理学常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有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等。将其运用到康复期功能锻炼的途径很多,比如给予锻炼积极的患者激励和褒奖,而对于消极锻炼的患者批评等,进行不断进行行为强化。
  1.3 疗效指标 本研究比较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临床康复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康复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级,而分级标准依据功能缺损评分(NDS)进行[1],对比总有效率差异[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无效]。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VAS评分系统,由患者或患者家属评分,专人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6%和96.2±5.8,而对照组对于分值分别为84.4%和89.6±9.2。两组间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恢复期功能锻炼是康复的关键,但亦不能忽视患者心理状态,以及不良心理对恢复带来的消极影响。心理干预不但能提高患者心理适应能力,对于改善治疗依次性,为锻炼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有重要意义。心理干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心对于疾病和预后的压力,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重归健康等信心,同时有助于出院后树立科学人生观。
  故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临床康复有积极影响,且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更有助于优化护理质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3.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外科护理教学与临床高效衔接的路径,具体通过合理取舍教材内容、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加强护理临床实习等若干措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外科护理;护理教学;临床;衔接  现代护理学是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对科学、艺术和人道主义的结合。现代护理理念逐步构建并完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外科护理的内涵,对外科护理人员的要求也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消毒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实验组留置针穿刺前采用安尔碘Ⅱ型皮肤消毒剂螺旋向外顺时针消毒1次,再逆时针消毒1次,面积8*8cm,对照组采用螺旋向外顺时针消毒两遍,面积同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平均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5cm,有脓液流出。  1.4 统计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机打标签在手术室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份,病理标本采用传统手写标签和机打标签的差错率。结果 2012年1月到6月,手术室记录的病理标本共1487个,手写标签差错标本11个,差错率为0.73%,7月到12月共标本1540个,采用机打标签,差错标本2个,差错率为0.12%,二者经卡方检验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机打标签有效地保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如何与临床科室进行有效沟通。方法 针对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 通过与临床科室进行有效沟通,促进科室之间的和谐,满足临床需求。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在沟通协作中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提高人员素质,从而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临床科室;有效沟通  消毒供应中心虽然不直接服务于患者,但为临床科室服务,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肛门直肠疾病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院方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行肛门直肠疾病手术的患者82例,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其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
期刊
【摘要】 目的 针对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时急诊护理的效果研究,并制定预防并发症出现的应对策略。方法 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并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随机抽取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诊断治疗和预防护理的疗效。患者的血糖的平均水平在2.05±0.41mmol/L,将所有患者病例给予葡萄糖注射,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40-60ml浓度为50%的葡萄糖,为将血糖水平维持在6-10
期刊
【摘要】 目的 通过使用Braden压疮评估量表,有效降低ICU病人压疮发生率。结果 压疮的发生率下降。结论 自从使用该量表提高了本科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预见性,从而更加有效的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和住院费用。  【关键词】 Braden压疮评估量表;ICU病人;压疮管理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1]
期刊
【关键词】 脑卒;康复;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50%-70%的存活者遗留有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如何减轻致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重新回归社会成为每一个护理工作者的迫切目标,康复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卒中病人的恢复程度,我科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脑卒中患者180例,通过一系列康复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痔疮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老年痔疮患者随即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上进行心理、饮食、疼痛、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并且伤口愈合时间缩短,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痔疮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老年痔疮手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