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进行沟通协调的必要性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d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如何与临床科室进行有效沟通。方法 针对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 通过与临床科室进行有效沟通,促进科室之间的和谐,满足临床需求。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在沟通协作中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提高人员素质,从而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临床科室;有效沟通
  消毒供应中心虽然不直接服务于患者,但为临床科室服务,承担着全院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其消毒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的总体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也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因此,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的有效沟通至关重要。我科2008年至今在工作中通过与临床科室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使科室总体满意度大大提高,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沟通协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了解 多数人认为消毒供应中心只是一个为临床科室提供所需物品的地方,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也不会创收经济效益,因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不予重视。
  1.2 缺乏沟通交流 随着医院不断扩大,有许多新进人员进入临床科室,由于这些人员工作环境不固定,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彼此之间就会产生生疏感,从而缺少感情和知识上的沟通交流。
  1.3 对消毒灭菌物品认识不清 无菌包发放于临床科室时,临床科室人员不看有效期、包外3M胶带和包内灭菌指示卡是否变色合格随拿随用。
  1.4 用后物品未处理妥当 用过的器械带有血液、体液、药液等不及时冲洗干净。未做初步冲洗浸泡消毒,造成器械腐蚀生锈;包布被血液、药液、污染未及时清洗;用后刀片、针头、缝针等利器未妥善处理,造成利器伤人。
  2 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2.1 重视临床科室意见 倾听临床科室意见,及时解决所提问题,更新服务理念,合理安排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工作。
  2.1.1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每天下收下送时,主动向各科室责任护士了解情况,对于临床护士提出的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1],认真对待,耐心说明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护士长和护理部,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临床科室所提问题。
  2.1.2 每月到临床科室组织座谈会,征求意见,在各科建立消毒供应中心意见本,及时反馈意见,归纳总结,促进工作。
  2.2 满足临床科室需求 按照临床科室要求提供无菌物品。牢记服务理念,工作中急临床科室所急,想临床科室所想,思临床科室所思,供临床科室所用。鼓励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与临床科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理解,主动配合彼此工作。
  2.3 定期到临床科室讲解灭菌物品是否合格的识别方法,并告知灭菌物品是否合格在操作中的重要性。
  2.4 下发有关消毒知识手册 手册内容具体包括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技术、无菌物品保存方法、使用后物品的处理方法,重视被朊毒体、气性坏疽以及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污染器械的处理原则。
  3 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了临床科室的工作特点及需求,在重视临床科室意见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方法满足需求,及时解决问题,使临床科室得到良好的服务。同时,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自身也得到临床科室的充分理解和支持,积极地配合工作,在沟通协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促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洪梅,苏涛,杜丽萍,等.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的工作配合.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
  [2] 郭葵兴,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13年19期:073.
  [3] 王洪梅,苏涛,彭华,杜丽萍,崔永志,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工作配合,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4期:027.
  [4] 张金凤,临床科室沟通表在消毒供应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1期.
  [5] 贾占辉,冉战玲,张建辉,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及协作,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8期.
  [6] 李文立,侯树爱,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配合,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13期.
  [7] 马怀丽,孟红梅,施敬云,张付英,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配合体会[会议论文].2009-中华护理学会第5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
  [8] 褚华秀,2009[会议论文]中华护理学会第5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
  [9] 蔡惠英,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的工作配合探析《医药前沿》,2012年30期.
  [10] 李春娥,消毒供应室征求临床科室的意见与改进《基层医学论坛》,2012年22期.
  [11] 李凤岚,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配合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6期.
  [12] 张佳明,消毒供应科与临床科室需要沟通的原因及策略《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年8期.
  [13] 毛举桂,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沟通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华夏医学.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宫内孕合并宫外孕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断并治疗的宫内孕合并宫外孕的43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诊疗方法。结果 在早期及时诊断并进行手术的43例患者中有40例妊娠结局良好,其中行腹腔镜手术的35例患者均足月生产或处于妊娠中期,开腹手术的8例中有3手术后宫内胚胎停止发育,行清宫术。结论 妊娠初期及时检查血液β-H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初次胰岛素治疗后诱发低血糖并发症的护理管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一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初次胰岛素治疗后并发低血糖症护理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密切临床观察及积极治疗和护理,该例患者于入院第五日后血糖维持在11-12mmol/L,直至5月29日出院。结论 对初次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及早发现低血糖反应,密切监护生命体征积极配合医生给予护理管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7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满意率做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2.6%,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改善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液时的负性情绪及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期刊
【摘要】 探讨手术室清洁工管理存在问题,发现清洁工文化水平低,消毒隔离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缺少管理章程。采取相应措施:对清洁工加强培训、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保证空气净化效果、消毒质量、加强自我防护,给予人文关怀。通过规范管理,营造了手术室洁净、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了交叉感染。  【关键词】 手术室;清洁工;管理;细菌  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直接影响手术切口正常愈合和手术患者尽快康复,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腰腿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从入院即日起至出院日及延续至出院后一周,运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从患者日常生活、情志、饮食、功能锻炼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减少,平均住院费用减少,患者满意度上升,中医健康宣教掌握率上升,大大提高了中医护理质量。  【关键词】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腰腿痛 
期刊
【摘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外科护理教学与临床高效衔接的路径,具体通过合理取舍教材内容、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加强护理临床实习等若干措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外科护理;护理教学;临床;衔接  现代护理学是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对科学、艺术和人道主义的结合。现代护理理念逐步构建并完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外科护理的内涵,对外科护理人员的要求也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消毒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实验组留置针穿刺前采用安尔碘Ⅱ型皮肤消毒剂螺旋向外顺时针消毒1次,再逆时针消毒1次,面积8*8cm,对照组采用螺旋向外顺时针消毒两遍,面积同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平均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5cm,有脓液流出。  1.4 统计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机打标签在手术室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份,病理标本采用传统手写标签和机打标签的差错率。结果 2012年1月到6月,手术室记录的病理标本共1487个,手写标签差错标本11个,差错率为0.73%,7月到12月共标本1540个,采用机打标签,差错标本2个,差错率为0.12%,二者经卡方检验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机打标签有效地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