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漫步欣赏,还语文本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改后不少公开课更关注了人文、感悟、情感等等,课堂出现了比以往更热闹的景象,但教师没把功夫下在语文本身上,学生没能深入语言内部,教师把一堂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甚至班会课,失去了语文的本色。本文提出语文要姓“语”,不管课堂如何改革,师生都应细读文本,真正回归语文教学本体,回到语文本身。
  【关键词】文本细读 语文味 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39-01
  最近这几年,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承载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从天文地理到思想品德,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并且冠以美丽的说法——综合、渗透、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一而足。似乎学生一学语文,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可唯一不能解决的恐怕就是语文本身。
  一、现状点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的确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人文性凸显了,合作学习体现了,探究过程重视了……然而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氛围里,在推陈出新的课堂形式中,在大量运用媒体的手段背后……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还缺什么?缺语文味!原因如下:
  其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的定义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课改前因教师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这一特点而大受诟病。许多一线教师很困惑,凸现了工具性的语文课堂是不是就意味着人文性的湮灭。有的老师在草草地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之后,就深挖教材中的微言大义,诱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由课文所引申出的思想内容的正确、崇高、神圣,最后老师和学生再来一次思想的升华,达到一节课的圆满结束。
  其二,课改后不少公开课、观摩课更关注了人文、互动、合作、探究、情感等等,但取消了本不该取消的对语言文字的品读。
  其三,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使图片、录像、音乐等各种非语文手段取代了文本的解读,削弱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
  二、什么是语文味
  特级教师程少堂提出的“语文味儿”这一理念受到语文教育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按照程老师的观点,“语文味”的课堂应该具有音趣、情趣、理趣、文趣和生趣。
  一堂高效而又有语文味的课堂离不开师生对文本的细读品味。
  三、如何在细读文本中品出语文味、撞出思维的火花
  1.品标点符号
  吕叔湘先生说:“每一个标点有一个独特的作用,说他是另一形式的虚字,也不为过分,用与不用,用在哪里,都值得斟酌一番。”许多课本中的经典作品中的一个标点也值得我们品味再三。《荷花淀》中水生开会回来说要上前线去了,妻子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中间的这个句号,就不能改成逗号。如果是逗号,就变成了: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于是就成了水生嫂支持丈夫参军是假,拿家里的事拖他的后腿是真。用句号,表明支持丈夫参军是真的,而家中有实际困难也是实际存在的。可见,一个逗号一个句号是两种态度的区别,甚至可以说是两种人格的区别。
  2.品句式
  语言即思维、思想。而语言的外在形式就是句式。有时句式不一样,所表现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如《错误》“你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的开落”,用了一个倒装的长句。用长句,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女子漫长的等待,而用倒装,强调“开落”,我们仿佛能看到女子在漫长的等待中容颜由年轻美丽而苍老憔悴,此时便不宜用短句。又如《荆轲刺秦王》中开头用五个短句“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有力地写出了秦军势如破竹的气势和燕国危如累卵的危急形势,而此时也不宜用长句。《祝福》“于是不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不说“剩我一个人在书房里”,却说“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一个“剩”字的位置更动,就产生了被动的意味,感觉到是被人弃置在书房里。这意味着从“便……剩在”里显出,“剩”在这里有“剩余”,甚至有“遗弃”的意思。虽说是亲戚本家,又时刚回到鲁镇,但和主人才见面不多久,就被看成是多余物似的。小说一开始就点出“我”因“不投机”而被冷落的孤立处境,预示了“我”与环境的格格不入,是为后面写“我”和祥林嫂的故事不可少的“点睛”之笔。
  可见对句式的品读也能读出语文的美感。
  3.品文眼
  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此处“片言”即文眼。文眼是提示文章中心、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的字眼,它是文章的窗户,通过它能窥探到文章的中心。如果紧扣文眼突破开去,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收到片言居要、举一反三的效果。
  《小狗包弟》的文眼是最后一句“我怀念包弟,我要向包弟表示歉意”。可从“怀念”和“歉意”入手。怀念说明他和小狗之间有个一段愉快的生活,因为只有愉快的才值得回忆。“歉意”说明他做了对不起小狗的事。既然愉快又怎么会有伤害?这样就引导学生去分析里内的原因,了解在那个特定时代人性的复杂,了解巴金作为“中国的良心”所表达的忏悔的可贵。
  4.品细节
  细节是指生活中细微而又典型的情节,它往往是人物思想、潜意识的自然流露,更能表达文章的主旨。
  “生活有真爱,细节有真情。”揣摩细节描写品味文本的内涵,能拨动学生的情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让学生品“执手”。通过换词法(拉手、牵手、握手)、组词法(执着)、联系法(《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学生感受到“执手”的力度和时间的长度。“执手”不是礼节性的握手,也不是轻轻的拉手(因为要分别了,有很多的话要说有很多的不舍,要通过“执手”来通过一种力度来传达复杂的情感),也不是长长的一辈子的牵手(因为离别在即,没有太多的时间了,只能紧紧地握着对方的手,通过“执手”来传达对爱人的忠贞)。这里的“执手”是情感的传导,是情感的凝聚。学生通过这样的细节品读,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喜欢上语文。
  日本作家池田大佐说过“每个字的背后都有一颗心在”。笔者以为:一字一世界,一词一乾坤。语文教师如果能立足文本,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关键字、重点词句的揣摩与推敲,挖掘出整个文本的意蕴,就能够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引领学生走入文本的深处,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创造出真正有“语文味”的高效的课堂,还语文本色。同时也教给了学生品味语言、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受益终身,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目的。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32-01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人的课程目标。有老师私下议论“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教学质量搞题海、多练、多考以记住知识,现在我们是不敢、不想让学生多练多考。”不敢,是因为怕“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想,可能是因为在“减负”了学生的同时,也“减负”了自己。然而,现今笔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的更新及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难以适应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甚至成为阻碍教改深入推进的“绊脚石”。本文从当前中职学校教学评价体系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出发,提出改善中职学校教学评价体系的若干思路,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评价 学生 全面发展 改善 多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36
随着异步电机在工业生产中广泛运用,对交流调速控制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精度高,响应快是控制系统追求的目标。为此先后出现了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方法,而这两种控制方法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磁链估计的精度。本文首先在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经典的磁链估计方法。对直接转矩控制中磁链估计做了深入详细的分析,电机在低速下采用电流模型(i—w)和高速运行时采用电压模型(u—i)进行磁链估计以提高交流
我省是两熟棉区,棉花播种出苗阶段有前作荫蔽,棉田光、热、气、肥、水等条件均差,而且苗期田间管理也有一定的困难,容易造成缺苗或棉苗迟发。我省过去小麦茬与蚕豆茬棉花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37-02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变异的快速期,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需要注意学习兴趣的引导和激发。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来看,研究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力求探究语文知识和技能、带有强烈愉悦情
日本在农林渔业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仅一九八○年公布的专利达81600项.日本政府认为,重视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成果,是日本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不久以前,日本农林渔部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实施以来,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已经出现了可喜的新变化,广大教师在经受新教学理念洗礼的同时,都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如何自主学习呢?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先弄懂最基础的知识,再通过练习、讨论、扩充知识,最后记住它们。自主学习,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自己学习。有不少同学不会自主学习,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学习效果不理想。作为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新课程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42-02  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业作为考查孩子语文素养提高的标尺之一,已引起了家长和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如何在作业设计上落实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从中享受到其间的乐趣,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呢?笔者以《秋天》(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一课为例,略谈一二。  一、让孩子在自主参与作业设计中感受乐趣  《课标》提
橡胶衬套是汽车上运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柔性联接元件,尤其是在悬架中使用较多。由于现在橡胶衬套的制造中普遍使用炭黑填充橡胶为原材料,导致橡胶衬套力学特性比较复杂。然而橡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患心脑血管类的疾病也越来越多,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这样掌握和认识血流动力学的相关作用规律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围绕如何设计一套精确测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