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实践探索——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阳明学院为例

来源 :职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学徒制的“特色”集中体现在资源整合方式、学徒制度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等三个方面,并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动性.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阳明学院“三元双轨”学徒制在立足余姚市县域经济发展、盘活政校企多方优质资源;构建科学标准体系和治理架构、优化学徒制培养顶层设计;关注学徒制培养关键环节、创新学徒制培养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与实践,为打造中国特色学徒制提供了良好的参考范本和经验借鉴.
其他文献
圆锥曲线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热点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离心率及其取值范围,具有综合性。针对不同题型进行解题技巧和方法归类,抓住问题的结构特点,激活学生思维,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应主动契合大健康产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如完善大健康专业布局、创新产教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国际化教学资源、提升师资国际化能力、促进学生国际化交流等。
关键能力是职业院校学生面向未来工作与生活世界的重要发展基础,而公共基础课程则是形成关键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发挥工具性作用的同时,公共基础课程将促进形成个体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能力等,奠定学生的精神底色。面向关键能力养成的公共基础课程整合设计凸显了人的全面发展整体性与课程实施的系统性,以课程目标与关键能力标准系统整合、课程内容与关键能力主题跨学科整合、学习方式与关键能力养成的多维情境整合以及能力标准与学习评价整合形成整体框架。促进公共基础课程与关键能力培养整合需要开发基于关
建构学分银行共生系统是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构、学分银行相关方参与以及学分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学分银行共生系统中各共生单元共生共存、互惠互利,存在着点共生、间歇性共生、连续性共生以及一体化共生的递进关系。学分银行共生系统具有共同目的性、进化协同性、能量共生性、交叉互补性以及终身一体性的功能特征。为促进学分银行共生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外部诱导机制、内生动力机制以及阻尼排除机制。
通过对42家制造类企业和28家商贸服务类企业进行调查,运用投资回报率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其成本收益及差异性进行研究发现:制造类企业的短期成本显著高于商贸服务类企业,短期收益并无显著性差异,但短期净收益和投资回报率却恰恰相反。从短期成本收益的时间分布来看,二者分别在第5个月末和第2个月末首次达到盈亏平衡点,但投资回收期分别在第10个月末和第3个月末。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长期收益主要取决于学生留任率,制造类企业的学生留任率在1%水平上显著高于商贸服务类企业,同时两者在部分非货币化收益上存在显著差异。政府可制
为了解高校护理本科生老年护理核心素养现状,采用老年护理核心素养评价量表调查护理本科生338名,结果显示老年护理核心素养总分为121.44±20.92;大三年级得分高于大一、大二、大四年级(P<0.05)。不同生源地、是否照顾过老人、与老人关系是否融洽的学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老年护理教育、参加老年志愿活动、认可老年护理事业、愿意从事老年护理的护理本科生得分更高(P<0.05)。护理本科生老年护理核心素养中等,对养老教育需求强烈,应完善相应教育体系。
世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地方办学、规模拓展、层次高移、类型突出等阶段化特征。受国情和历史因素等影响,在不同的国家形成了各具特W的发展模式。综合而言,其承载的办学职能与内涵日趋丰富,办学形式愈益灵活多样,体系建设走向融通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征明显,并在各自的历史轨道中作出了诸多有益探索,为推动世界高等职业技术的发展变革和各国互鉴积累了宝贵经验。
职工教育是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终身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职工素质、提升职工技能和培育工匠精神的重任。我国的职工教育虽在服务企业提升职工素质与业务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投入经费和人员偏少、“互联网+职工教育”融合不够和教师素质不高、专业不强等问题。新时代职工教育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加大“职工教育和互联网+”深度融合,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服务职工群众献策献力。
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之下,随着我国即将迈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老年教育由个人选择跨越成为社会需要,但其仍难以突破长期以来供需不平衡的束缚。当前我国老年教育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在总量上,存在不足和增长之后的问题;在范围上,存在过于集中,区域不均衡的问题;在形式上,存在过于依赖财政支持,形式单一的问题。由此导致基层缺口巨大、供需失衡。这些问题成为制约老年教育普惠发展的瓶颈,不利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和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因此,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从供给侧的视角提出了“公平性发展”“托底式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