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q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风及便秘是临床常见病,临床上将中风引起的便秘,称为“中风后便秘”。近年来,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已逐渐展开,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已初步取得较好临床疗效,逐渐成为当今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关键词:针灸疗法;中风后便秘;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5针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374-01
  中风及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风与便秘是密切相关的。吴玉敏等[1]研究表明便秘可导致腹腔压力增高,患者的心脏收缩加强,血压升高,极易引发中风或病情加重的情况。武玉和等[2]研究证明便秘是中风的常见兼症。如处理不当,可再发昏扑,也可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刘亚红、任珍等[3-4]发现中风后便秘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治疗,甚至会诱发脑中风的复发,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进展。
  目前西医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液体石蜡、甘油等口服用药、开塞露等直肠用药及聚乙二醇与乳果糖、硫酸镁等。经临床观察,西药治疗便秘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及不良反应。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已逐渐展开,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已取得较好疗效,为了解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相关研究进展,笔者试对近年来相关文献总结综述如下。
  1 中医对中风后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风后排便障碍在中医学中属于“便秘”范畴,其病机主要是邪滞大肠,腑气闭塞不通或肠失温润,推动无力,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指出肝木乘脾,中焦气机失衡,使脾胃升降的水谷之气失调,中州的运化传导功能失职,使得糟粕内停。《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死生之机,升降而已。”提出人体脏腑气机的升降平衡与否关系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焦脾胃在人体中作为气血津液运行的重要枢纽,有着分清别浊及升清降浊的作用。中风病患者因机体气血阴阳逆乱,气机升降失常而致中焦脾胃升清降浊的作用失常,清者不升,浊者不降,而致腑气不通,饮食精液留滞肠道。且中风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活动受阻,活动不利,使得患者的胃肠道的协调蠕动功能减少,受纳腐熟运化功能减弱,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足,加上机体的气机升降受阻,使得肠道脏腑壅塞不通,肠道失于温煦,传导功能不利以致便秘的发生。
  2  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便秘
  2.1单纯针刺疗法
  刘海飞等[5]采用合募配穴法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中成药治疗,表明合募配穴法是一种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有效方法。郑蕾等[6]采用“补肾润肠”针刺法,选取关元、气海、双侧照海、双侧太溪,各穴均采用捻转提插补法操作;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证实补肾润肠针刺法能够改善中风后虚证便秘的相关症状,尤其在排便费力和排便不尽感为面更为显著,且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2.2腹针疗法
  陈小芳[7]采用秦氏腹针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的患者,对照普通针刺治疗组。在给予内科基础治疗、体针及康复训练基础上,秦氏腹针组采用秦氏腹针的选穴及针刺方法,普通针刺组选取的治疗穴位为:天枢、支沟、大横、丰隆、脾俞、气海,均取双侧穴位。结果提示秦氏腹针能有效改善患者中风后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的治疗方法。王经波[8]采用调气扶阳腹针疗法治疗中风后便秘,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法治疗。研究发现治疗组疗效及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
  2.3温针灸疗法
  宋宸宇等[9]采用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对照口服酚酞片治疗。结果提示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治疗过程安全有效。张金书[10]采用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虚秘患者,对照药物治疗组,证实温针灸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刘广丽[11]在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运用头穴透刺配合温针灸,对照温针治疗组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患者。证实头穴透刺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并且优于对照组。郑巧平[12]以头针腹针为主,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便秘总有效率为97.5%。林广华等[13]采用单纯速刺次髎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患者,对照组予单纯速刺次髎治疗,结果显示,速刺次髎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可有效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李淑芝等[14]取天枢、下脘、中脘、关元、石门等穴行温针灸。对照口服酚酞片组。结果显示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无副作用。
  2.4埋线治疗
  金熙宗[15]采用埋线疗法,治疗结束后采用中医症候评分、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观察得出穴位埋线总体疗效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针刺组的结论。杨冠军[16]采用俞募配穴法即大肠俞-天枢、脾俞-大横穴蛋白埋线治疗中风后便秘。结果证实俞募配穴法蛋白埋线治疗中风后便秘价廉效好,操作简便。 吴文锋等[17]运用穴位埋線对照普通针刺组治疗中风后便秘。研究结论显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5电针治疗
  贺伟平[18]采用肠三针电刺激天枢(双侧),关元,上巨虚(双侧)。研究结果显示肠三针电刺激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疗效确切,且优于对照组。彭拥军等[19]采用电针深刺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患者,证明电针深刺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能显著提高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王东升等[20]运用电针电针刺激大横、腹结、天枢、水道等穴位,结论证实腹部电针对于促进中风后便秘患者的胃肠蠕动、缓解便秘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2.6针灸结合治疗
  陆姝帆[21]针刺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支沟(均取双侧)等穴,配合耳穴贴压直肠、大肠、脾、皮质下、三焦、便秘点。对照单纯针灸组(选穴及操作同治疗组)、耳穴对照组(选穴及操作同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不予以治疗)。研究证实在改善中风后便秘症状方面治疗组、体针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耳穴对照组。陈丹[22]采用穴位针灸配合通金散敷脐治疗中风合并便秘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施行预防便秘的常规方法,观察1周内以及 2 个月后的排便情况。针灸配合通金散敷脐治疗中风后便秘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疗效显著。   3小结
  综上所述,针灸后便秘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加强对中风及其相关便秘症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及时有效的干预,将能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文献分析显示,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便秘已初步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主要采用中药、推拿、针灸等方法,临床上对于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辨证论治及远期疗效观察仍不足。本课题的开展将突出王乐亭“老十针”结合电针辩证治疗中风后虚秘,为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提高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參考文献:
  [1]吴玉敏,吴雪梅,丁文涛,王卫东.头针配合温针灸天枢、关元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J].中医中药杂志,2012,10(21):230-231.
  [2]武玉和,佟波,张立坤,王利明,刘为民.培元法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3]刘亚红,赵鑫.脑卒中患者便秘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3):3758-3760.
  [4]任珍,李丹丹,吴清明等.调气通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0例[J].吉林中医药,2013,33(8):835-837.
  [5]刘海飞,宋丰军,叶必宏.合募配穴法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2):160-161.
  [6]郑蕾.补肾润肠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虛证便秘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7.
  [7]陈小芳.秦氏腹针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6.
  [8]王经波.调气扶阳腹针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5.
  [9]刘丽爽.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2015,9(16):40
  [10]张金书.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虚秘的临床效果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3).
  [11]刘广丽.头穴透刺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论文,2015:1-31.
  [12]郑巧平.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4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2).
  [13]林广华,赵斌斌.速刺刺髎加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6 ,48(7):43-44.
  [14]李淑芝,宋曼平.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J].中国科技信息, 2005,9 ,139.
  [15]金熙宗.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6.
  [16]杨冠军.俞募配穴法蛋白埋线治疗中风后便秘65例[J].中外医疗,2008(28):110.
  [17]吴文峰,黄凡,聂斌.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04):225-226.
  [18]贺伟平.肠三针电刺激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
  [19]彭拥军,孙建华,李忠仁.电针深刺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10):1181-1183.
  [20]王东升,王顺,孔令丽,王威岩,崔晓梅.腹部电针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8(01):7-9.
  [21]陆姝帆,体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虚证便秘[D].宁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0.
  [22]陈丹.针灸配合通金散敷脐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2016.92-93.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南宁  530021
其他文献
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包括全身性周围神经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会出现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异常疼痛等。促炎细胞因子是一类由非免疫、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多肽类物质,主要功能有细胞生理功能调节,同时在感染、创伤、疼痛中起到重要作用。神经营养因子是神经支配星形胶纸细胞、组织产生以及神经元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分子,最常见的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循征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吸入性肺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0例老年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组如下:研究组(循征护理,n=100)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100),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后吞咽困难者实施循征
期刊
摘要:临床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时,最关键的处理之一便是早期实施液体复苏,对患者微循环进行改善。临床常用乳酸或乳酸清除率来反映患者组织灌注情况,但逐步发现无法对患者组织缺氧状态有全面分析,因此部分学者提出利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v-a)CO2]等指标对患者病情实施评价;有创性监测手段如脉搏指示连续性排出量监测(PiCCO)亦能对患者容量负荷、心脏收缩力进行实时评估。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液体
期刊
摘要:丙型肝炎(Hepatitis C)是一种传染病,病因指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以血液传播为主,HCV是RNA病毒,具有高度异质性特点,感染初期多具有隐匿性,在全世界范围内HCV感染率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在诊治丙型肝炎疾病中也越来越重视实验室检验技术。文章就Hepatitis C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
期刊
摘要:大量研究证实,巴林特小组活动是一种能帮助医护人员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有效模式,且对护士自我提升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现就巴林特小组活动概念及其在临床护士情绪管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目前存在不足及对今后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巴林特小组活动;临床护士;情绪管理;共情力;护患沟通;压力应对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387-0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的手术方式以及侵入性操作也越来越多,为了患者的安全、舒适,操作顺利地进行,常常需要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本文就麻醉的概念、麻醉方式以及麻醉安全展开讨论。  1麻醉  麻是指患者感觉麻木,失去知觉,不是麻的感觉而是木的感觉,醉尤如酒醉、暂时失去知觉。麻醉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386-01  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任何一种事物的变化均存在两重性,不仅能够有利于人,也能够伤害人。同理,人的情绪、情感变化,有利有弊。现代社会中,人们承受的压力日益倍增,心理承受力越来越差,情志变化也日益复杂。对于情志病,我们应学会控制与调节,积极消除其不良影响,保持积極向上
期刊
摘要:回乳是每位产妇都会遇到的问题,失败的回乳轻者可能导致急性乳腺炎、重者脓腔破溃形成乳漏,甚至对未来乳房的状态有所影响。本文就中药在回乳中的临床应用及优势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中药;回乳;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364-01  回乳是指女性在哺乳时长10~12月后,结束哺乳后,乳汁逐渐减少进而停止分泌乳汁的现
期刊
【中图分类号】S941.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389-01  我们通常会注意到,在临床上尤其是一些重症患者身上往往会插着多根管子,这些管子的作用各不相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气管插管  吸气它是身体所务必有的一项个人行为,大家能够 根据吸气吸进去co2然后呼出二氧化碳,进行吸气的循环系统。吸气全是根据呼吸系统来开展的,而大家在出现一些
期刊
【中图分类号】S941.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388-01  慢性肾脏病因为肾功能的衰竭、水份及毒素在体内的蓄积,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贫血为慢性肾脏病晚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很多病人会因为贫血导致的头昏、乏力、心累气促、疲劳,甚至晕倒前来就医。贫血不光会导致上述的症状,据研究显示,贫血可能导致死亡率风险的增加,导致心脏的肥厚、心功能的下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