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医情志病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boy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386-01
  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任何一种事物的变化均存在两重性,不仅能够有利于人,也能够伤害人。同理,人的情绪、情感变化,有利有弊。现代社会中,人们承受的压力日益倍增,心理承受力越来越差,情志变化也日益复杂。对于情志病,我们应学会控制与调节,积极消除其不良影响,保持积極向上的心态。
  病因
  祖国医学指出,在社会与自然接触过程中,人会出现七情(怒、喜、忧、思、悲、恐、惊)。七情波动幅度或长期存在便会失调,导致阴阳错乱、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常,进而诱发各种疾病。因五脏具有不同的功能,其气机升降出入方式也有所不同,七情太过会诱发不同的病症。
  怒伤肝。肝主藏血,有利于疏泄情志,如果过于愤怒,便会造成肝气逆乱,在两胁之间乱跑,进而导致胁肋胀痛;肝气犯肺会诱发咳喘症状;肝气堆积在咽喉、颈部,并混合油痰液,久而久之便生成了瘿瘤或梅核气;肝气也会影响胃部,导致出现呕血腹泻、腹胀不适等症状;精神不正常,开始主要是情绪异常激动,注意力无法集中,继而出现气不宣泄,余怒难消,产生抑郁情绪,整日闷闷不累,久而久之便会气郁化火,产生口干、口苦等不良症状。
  喜伤心。一般情况下,喜悦心情有利于心神功能,只有在喜乐到极限或突然大喜过度才会诱发疾病,表现出食欲不振、心悸失眠、心奋不已等不良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出现错乱精神。
  思(忧)伤脾。脾主运化水谷,过度思虑便会造成神聚志凝、气机不畅、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不畅、腹胀腹痛、食欲不佳等,长期如此便会出现健忘、失眠、疲惫的等。相关医家充分证实了忧思是乳腺癌等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
  悲伤肺。肺主治节,主周身之气,忧伤过度会导致人意志越来越消沉,肺气被消耗,精神淡漠,气短自汗,日益消瘦。中医指出,悲伤肺气、治节不行是失音主要原因。
  恐(惊)伤肾。肾主藏精,主生殖,司二便。大惊卒恐则伤肾,导致肾气不固,临床症状为生殖机能降低,如阳痿、遗精、早泄、腰膝酸软等。惊恐过度则还会造成气化功能出现异常,二便失禁。
  治疗
  药物治疗
  对于情志病而言,养心安神是主要治疗方法。《灵枢》中提到: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动摇。这一种治疗方法主要治疗烦躁易怒、心神不安等症状。养心安神药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茯神,重镇安神药,如磁石、龙骨、珍珠母,具有“重则能镇”、“重可去怯”的功效。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甘麦大枣汤、百合知母汤是常见汤剂。
  清疏柔养法,嗔怒郁滞则伤肝。疏肝药物有郁金、柴胡、香附、川楝子、桑叶、钩藤、枳壳、佛手。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小柴胡汤是常见汤剂。对于肝阳上亢者,可选择清肝平肝类药物,如丹皮,山栀子,白芍,菊花等;肝气不足者,最好食用滋养肝阴效果明显的阿胶,生地,麦冬,山萸肉,沙苑子,当归;
  宣肃肺气法,选择枇杷叶、杏仁、瓜蒌皮、半夏、苏叶等,宣泄废气,强化人体气机。方剂则可选择加味参须饮;
  补肾益智法,长时间处于恐惧状态,对肾精的影响较大,常常产生骨节无力、腰背酸痛、无法久立等症状,可服用补骨汤,由补骨脂,益智仁,肉苁蓉,熟地黄,当归,党参等药物构成。针对出现心肾不交证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天王补心丹等;
  苦降辛通,以化情结。因情志变化与发展时,脏腑功能会出现紊乱,导致阴阳失调。如上热下寒、胃冷、口苦,大便干燥,应予以苦辛凉润宣通,可选择黄芩,黄连,干姜,半夏,杏仁,郁金,紫苑,连翘,山栀等;
  化痰开窍,以醒神思,可选择温胆汤加味。针对痰火犯肝者,可添加羊角、钩藤、黄连;针对肝气郁结者,可添加郁金、香附、沉香。
  心理疗法
  祖国医学中,情志相胜疗法是一个系统的心理干预方法,其将脏腑情志理论与五行相克论相融合,并根据五行配五志,借助情志互相制约的方式进行治疗。简而言之,则是采用一种情志对所胜的不良情志进行纠正。《内经》中详细阐述了这一干预方法的程序:喜伤心,恐胜喜。喜甚伤心气,可致喜笑不止或疯癫之症,治之以“祸起仓促之言”或其它方法使之产生恐惧心理,抑其过喜而病愈。《儒林外传》中“范进中举”便是如此。怒伤肝,悲胜恐,过怒伤肝,治之以“恻怆苦楚之言”,可有效缓解悲伤之情,避免病变。思伤脾,怒胜思。“过思则气结”,用于治疗以激病人盛怒以冲破郁思。忧伤肺,喜胜忧,忧伤过之会造成肺气被完全消耗,治疗的关键在于引导患者保持愉悦的的心情。恐伤肾,思胜恐。过度惊恐会造成肾气不固,可想方设法诱导患者深入思考相关事物,以此来有效抑制恐惧心理,改善躯体障碍症状。
  养生保健
  因情志病是由于自身情绪过于偏激造成气机升降失去平衡,所以治疗过程中情绪调解是重点,并辅以药物、针灸等治疗。同时,中医积极倡导健康养生理念,《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对于现代生活的我们,不仅要注重塑造形态,还应做到修心养神,不贪凉,不熬夜,保持平衡的心态,心情愉悦,不纵欲,少生气,确保经气处于通畅状态,如此便不会患上情志病。另外,对于情志病而言,养生保健应在做到如下几点:
  1、练习八段锦,疏通经络,调畅气息;
  2、静坐养神,面对任何事物始终保持平衡的心态,有利于五脏六腑气机的平衡;
  3、腹式呼吸吐纳法,对人体气机的流通进行平衡与调整,促使其始终保持平和状态。
  对此,情志病对人体危害极大,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积极预防,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与愉悦的心情,并注重日常保健。
  通江老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636700
其他文献
摘要: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细胞成分,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有助于免疫、修复和体内平衡。近几年研究发现,肾脏损伤中巨噬细胞发挥着关键作用。巨噬细胞通过释放炎症因子或直接作用参与肾脏损伤。本文主要围绕不同巨噬细胞亚群在肾脏损伤中的机制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中狼疮肾脏损伤治疗提供新策略。  关键词:巨噬细胞,修复,再生  【中图分类号】S941.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方法在方舱医院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支持。方法:选择本方舱医院于2020年2月-3月间收治的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后,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评价中医特色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发热、咽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多发性骨折并血气胸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为(87.5%)、对照组满意度为(5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
期刊
摘要:目前,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盐酸溴己新临床上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的治疗,尤其适用于粘痰咳出的困难者及因痰液广泛阻塞小支气管引起的气急等症。雾化吸入剂具有起效迅速,可减少药物剂量,降低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优势。该文对盐酸溴己新雾化吸入制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盐酸溴己新;雾化吸入;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R563.1 【
期刊
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包括全身性周围神经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会出现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异常疼痛等。促炎细胞因子是一类由非免疫、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多肽类物质,主要功能有细胞生理功能调节,同时在感染、创伤、疼痛中起到重要作用。神经营养因子是神经支配星形胶纸细胞、组织产生以及神经元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分子,最常见的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循征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吸入性肺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0例老年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组如下:研究组(循征护理,n=100)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100),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后吞咽困难者实施循征
期刊
摘要:临床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时,最关键的处理之一便是早期实施液体复苏,对患者微循环进行改善。临床常用乳酸或乳酸清除率来反映患者组织灌注情况,但逐步发现无法对患者组织缺氧状态有全面分析,因此部分学者提出利用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v-a)CO2]等指标对患者病情实施评价;有创性监测手段如脉搏指示连续性排出量监测(PiCCO)亦能对患者容量负荷、心脏收缩力进行实时评估。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液体
期刊
摘要:丙型肝炎(Hepatitis C)是一种传染病,病因指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以血液传播为主,HCV是RNA病毒,具有高度异质性特点,感染初期多具有隐匿性,在全世界范围内HCV感染率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在诊治丙型肝炎疾病中也越来越重视实验室检验技术。文章就Hepatitis C临床检验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
期刊
摘要:大量研究证实,巴林特小组活动是一种能帮助医护人员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有效模式,且对护士自我提升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现就巴林特小组活动概念及其在临床护士情绪管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目前存在不足及对今后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巴林特小组活动;临床护士;情绪管理;共情力;护患沟通;压力应对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387-0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的手术方式以及侵入性操作也越来越多,为了患者的安全、舒适,操作顺利地进行,常常需要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本文就麻醉的概念、麻醉方式以及麻醉安全展开讨论。  1麻醉  麻是指患者感觉麻木,失去知觉,不是麻的感觉而是木的感觉,醉尤如酒醉、暂时失去知觉。麻醉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