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谈谈初中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组织与设计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skateco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地理课外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外实践课的开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课应有目标,要有计划,实践课的设计与组织也应根据不同的主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组织方式。下面就围绕这个主题谈谈本人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一、地理课外实践课开设的意义
  初中地理课外实践课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学生在课外主动的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进行调查、观察、测量等。在初中各门课程中,地理学科实践内容最丰富。其重要作用和意义无庸赘述。
  1.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课外实践课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而且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相对于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而言,地理课外实践课具有生动、真实、灵活多样的特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初中地理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但是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例如:观察月相的变化,在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只能在课外实践课中才能完成。
  3.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任何知识都源于实践,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初中地理课外实践课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初中地理课外实践课,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其重要性是显然的,由于它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因此实践课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教育目标。
  二、地理课外实践课应拟定切合实际的计划
  对地理课外实践课的计划拟定一般应包括实践内容拟定、日期拟定、路线拟定、地点拟定等。
  1.实践内容的拟定
  初中地理课外实践内容丰富,但就取材及实际可操作性一定要慎重考虑,可实践的内容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科学性要求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应是正确的,活动的形式要符合学生的特点,知识性是指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能给学生一定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收获。
  (2)实践内容具有趣味性。趣味性是指地理课外实践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趣味和吸引力。地理实践活动想要学生积极的自愿主动的参加,没有趣味性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即使学生参加了,其积极性也不会持久。
  (3)地理课外实践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具有可操作性,这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实践内容过于抽象,即不具有可觀察性、可测量性等实践过程,那么实践中就难以进行,例如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大气的影响,我们就很难在短时间观察出结果,那么就不能作为实践课的内容。另外有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虽然具有可操作性,但当地的条件又不具备的,在时间上、费用上等方面也难以作为地理课外实践课的内容的,这样的也不能作为实践课的内容。总之选择实践内容要立足实际,有的放矢。
  2.地理课外实践课的时间拟定
  时间的拟定直接影响到地理课外实践课的效果,在时间的拟定上应与实践内容相符合。例如:测量正午太阳高度,就应该选择天气晴朗且在正午12时左右,如果选择多云天气会影响观测的准确度。观察星座应该在月暗的日期,观察瀑布应在丰水期,观察大潮应选择 农历的初一或十五等等。总之时间的选择上要注意与实践内容相符,因事制时。
  3.地点的拟定
  根据实践内容不同,选择的地点也不同,地点的选择也相当重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对实践活动的地点选择应因事制地。如对山脉走向等野外观察实践,就应选择一处可以统揽全山的位置。对地转偏向力的验证不能在低纬度,而对交通、商业网点等考察就要多拟几处地点,才能进行分析比较。
  地点拟定好之后,还要考虑线路问题。
  4.实践活动线路的拟定
  对实践活动线路的选择也应有周密的计划,在实践活动路线选择上一般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尽量缩短路程。在去实践地点时,先考虑怎样去线路最短。路线短可以减少途中时间,减少路途疲劳,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实践地点活动。
  (2)尽量避免走回头路。在实践课中以及结束返回时,尽量不要走回头路,实践课上走回头路线会使学生兴趣全无。
  (3)途中可以多观察地理事物。路线拟定时除了要线路短、避免路途重复外,还应注意路线能够更多的观察地理景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致,减少路途疲劳、乏味。还有利于增长地理知识,并且有可能途中观察的地理事物也是实践活动的一部分。
  总之,对路线的考虑应因事制线。在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目标、计划都策划好之后,最后就要考虑实践课具体操作的组织设计。
  三、地理课外实践课的组织要精心
  一般来讲地理课外实践课的核心是具体实践时的组织与操作,在组织前我们还应考虑实践课的组织方式和过程。
  组织方式一般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选择的组织方式应该符合实践内容的特点,只有方式较适宜,才能使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1)集体活动。集体活动可以吸纳较多的学生参加,有利于地理实践的普及,同时也为实践活动的提高提供了基础。如:参观地理景观,访问和调查乡土民情,旅行考察等适合集体活动。
  (2)小组活动。小组实践是地理课外实践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机动灵活,小型多样,能让学生获得学习和实践各个环节的机会,有助于每个成员的学习,扩大他们的视野,发挥他们的才干。
  初中地理课外实践课组织与设计并不具有一定模式,就其丰富的实践内容和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差异很大,所以形式也是多样的。我们对地理课外实践课要因实践内容定计划,因学校的情况定具体的操作方案。各个学校都要立足实际区别对待。但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设计及计划和具体操作都要有步骤的进行,最终形成地理课外实践课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的局面,充分发挥初中地理实践课在初中地理教学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运输业知识的掌握极其重要,为企业物流管理提供有效支持,必须尽快掌握相关的运输知识,提升综合管理能力。本文分析了当今社会运输发展对物流业的影响,提出了掌握运用运输知识的重要性,总结了具体的学习对策。  关键词:运输知识;影响;重要性;对策  运输功能就是实现产品的位移,进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运输知识水平。本文分析了当今社会运输发展对物流业的影响,提出了
摘 要:思想品德素质是一个人行走于社会必备的通行证。过去的教学中,教师认为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应该是文科教学的任务,理科教学只与知识和技能有关,这种教学观念已远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全面渗透德育,这样能更好地帮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确定学习方向,为我们数学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一直是教师难以突破的
一、明确中学物理学科的德育目标,做到有向渗透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这些教育,在常规施教中应落实在三个方面。  (1)爱国主义是德育的中心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宣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科
可以说,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的探讨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迅速改革,也给语文教学来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工具性和基础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客观性和实践性。因此,做好语文的教学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和义务。可如何搞好语文教学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育实践,特提出如下薄见,以与同行交流。  一、
摘 要:在当代社会,普遍重视英语学科学习的这个大环境中,如何提升高中英语的教学效率也是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的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加强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于英语来说,学生一旦产生学习兴趣,就会大幅提升学习效率,那么无论是在决定命运的高考中,还是学生将来的社会工,都会让学生有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