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公路桥梁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230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笔者的工程实践经验,对公路桥梁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如何加强公路桥梁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公路桥梁;问题;成因分析;预应力;质量管理
  对于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广义上是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实施公路桥梁工程质量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桥梁建设在我国交通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公路交通线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对公路桥梁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公路桥梁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1裂缝的形成
  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点情况:
  第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
  第二,在施工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不规范,随意性大,单凭经验不按标准规定进行配比操作。
  第三,在浇筑灌浆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振捣过猛或不足,使混凝土结构整体不均匀,局部骨料沉塌,混凝土干膜后出现蜂窝、麻面状。
  第四,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在水化热自干过程中受到混凝土结构不均衡的预应力制约而形成裂缝。
  1.2桥梁的结构病害问题
  桥梁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承受作用于其上的重力及其他各种附加力;同时,桥梁各部尺寸必须具有恰当大小,才能使其承受轴向压力时不会丧失稳定性。由于材料强度的离散型、作用荷载的随机性,从而导致公路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结构病害。
  1.3局部蜂窝、麻面和气泡现象的出现
  造成这种现象的结果,主要是使混凝土结构大大降低了结构的严密性,其疏松的结构强度几乎降低到最低点,在使用过程中其承受能力极大地减少,并且容易遭受腐蚀而造成重大的损伤,严重地降低了工程的承载力和耐用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施工时,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配比,施工工艺差,在操作上不按程序操作,随机性调整时有发生。
  第二,在浇筑混凝土后,进行振捣不规范,不均衡,使得振捣不足部位的结构疏松,不密实,在撤膜后容易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在振捣过多部位,骨料易下沉,混凝土浆泌于表面,混凝土体中间段(层)砂浆富集,易发生由表及里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
  2.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
  2.1预应力钢绞线的选择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预应力钢筋、冷拉预应力钢丝、矫直回火预应力钢丝、低松弛预应力钡丝、普通预应力钢绞线和低松驰钢绞线。作为预应力钢材最新一代的低松弛钢绞线由于其高效、经济、施工方便,使建筑构件轻薄美观的优点,已大量使用在世界各地最重要的建筑工程上。使用预应力钢绞线至少可节省钢材1/3以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2.2预应力结构砼开始张拉的时间问题
  为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近几年通过掺加早强剂的方法,一般浇注砼3d后就开始张拉预应力,然而由于砼强度增长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强度和弹性模量增长是不同步的,强度增长快,弹性模量长慢,早期砼变形大,过早张拉预应力会使预应力损失增加,导致桥梁承载力不足,而出现众多裂缝病害。
  2.3预应力张拉的检查
  预应力张拉前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检查,外观尺寸必须符合质量要求,张拉前必须进行管道摩阻损失测试试验,张拉时混凝土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对于张拉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钢韧必须予以更换。用于预应力钢束张拉的设备必须经过标定,各种材料均符合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整个张拉端锚固体系采用生产厂家整体配套产品,不得自行加工。
  2.4预应力体系的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应力体系的设计通常采用OVM和XYM体系。该体系的顶板纵向钢束均采用平竖弯曲相结合的空间曲线,集中锚固在腹板顶部承托上,底板钢束则尽可能靠近齿板处锚固。这样布束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使预应力具有最大力臂,较大限度地发挥力学效应,同时由于布束接近腹板,预应力以较短的传力路线分布在全截面上。
  其次,顶板束锚固在承托中,不需设置复杂的齿板构造,使箱梁尺寸完全由受力需要来控制设计。
  最后,顶、底板钢束在平面上按同样的S线型锚固于设计位置上,可以消除集中锚固点产生的横向力。
  2.5预应力孔道压浆质量的问题
  预应力孔道压浆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保护预应力筋不被锈蚀;二是保证预力筋和结构共同工作;然而实际工程中预应力孔道的压浆不饱满、不密实、漏浆和漏灌现象十分普遍,已成为预应力结构的通病。其主要原因除了施工单位对孔道压浆工序不够重视外,目前的压浆工艺、留孔质量、浆体配置等也存在一定问题。
  3.加强公路桥梁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3.1应重视结构的耐久性问题
  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并要承受车辆、风、地震、疲劳、超载、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同时桥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会不断退化,从而导致结构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既影响了使用又增大了经济损失。
  3.2加强混凝土质量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建材标准采购材料,并由始至终地保证水泥材料的质量稳定、不变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要采用水热化低的水泥;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人必须按照强度等级、抗渗等级配比混凝土,还要充分控制好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进行分层浇筑以及设计合理的养护措施,通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席、草帘等确保降低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再次,在浇筑混凝土时一定要振捣充分,尤其是腹板内预应力管道比较集中的地方更要做到不欠振、不漏振,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3.3充分重视桥梁的超载问题
  汽车超载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是早期修建的老桥超龄负载运营;其二是桥梁通行的车流量超过原设计;另一种是车辆违规超载。前两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荷载的变化和交通量的增加;后者是车辆使用者违法超载营运,后两种超载现象在我国公路运输中较为普遍。桥梁的超载一方面可能引发疲劳问题。超载会使桥梁疲劳应力幅度加大、损伤加剧,甚至会出现一些超载引发的结构破坏事故。
  4.结语
  对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裂缝要进行调查、分析和验算,以判裂缝的性质以及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在公路建设工程中,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成败得失。确保公路桥梁施工过程的质量以及施工安全虽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管理中一定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为了将工程质量管理引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而不断努力! [科]
  【参考文献】
  [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S].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特点和需要,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这
【摘要】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数学的课堂情境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情境设置联系生活形象直观运用媒体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
中国古代有一个《分粥与选粥》的故事。山上的寺庙里有七个和尚,他们每天分食一大桶粥,可是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拟定由一个小和尚负责分粥,但大家很快就发现,除了小和尚每天都能吃饱,其他人总是要饿肚子,因为小和尚总是自己先吃饱再给别人分剩下的粥。于是,换了一个小和尚,但这次却变成只有小和尚和住持碗里的粥是最多最好的,其他五个人能够分得的粥就更少了。饿得受不了的和尚们提议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天轮一个。这
在看材料写议论文时,学生往往缺乏对材料的深刻理解和写作前的周密思考,便拿现成的观点套材料,让材料和观点强行挂钩,这样就出现了论点和材料脱节的现象,就不可能确立正确、鲜明、
【摘 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世纪,在当前社会的各行业和领域中,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理论层出不穷,而随着这些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应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当前的路面施工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应用了大量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其中热拌沥青混合料就是当前路面施工中最常用的施工材料。随着热拌沥青混合料在路面施工中的应用,使得路面施工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
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让低年级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写好字的关键。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可通过教师的规范引领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堂里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许多教师的习惯。但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学习内容安排不合理、时机把握不准确
【摘 要】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名片”,其交通环境的好坏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骨架逐年拉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成倍猛增,人、车、路矛盾日益凸显。为有效缓解城区道路交通压力,确保城区交通安全畅通、和谐有序,县交通局结合城区道路实际,深入分析如何做好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道路;交通;分析;治理  单县地处中原腹地,山东省
赴美考察之前,我主持了龙岗区重点课题《龙岗区基础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现代化行动研究》之子课题《横岗高级中学“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带着对合作课堂的思考,我深入考察美国中小学校,进行了细致研究。合作学习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合作学习是一种突出多变互动的教学策略体系。在师生间加强民主意识与相互交流,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以异质小组互助、互补和协作为基本特征,在评价上依照团体奖励
数学家马丁加德纳曾经指出:“唤醒学生的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打油诗或有些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 适当运用这些包装,对高中课堂教学素材进行必要包装,从而改变高中阶段数学抽象、单调、学生“谈数色变”的现状,焕发数学课堂的无穷生命力,成为笔者思考的一个问题。  多数教师生怕讲这些“和高考没关系”的素材“节外生枝”、浪费时间。笔者用以下两个案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