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留白”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巧用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hkie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无数的人民教师呕心沥血,倾其所有,恨不得把所有的精华传授给自己的学子。为了他们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更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时间对学生一遍又一遍地传道、解惑,如此的敬业奉献有时却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得不到爱生们的青睐与好评甚而反感。这样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的事做多了也引起我的反思。要是能恰当地运用“留白”的做法,或许能“事半功倍”,而且自己能轻松些,何乐而不为呢?说干就干,我试着用了几年,没想到真有好处,不但自己教学轻松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下面我就此浅谈自己的看法。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比如画画,需要留白。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高手,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文学,音乐上亦多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无声胜有声”的留白。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留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留白”,即于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
  “留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留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留白”艺术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将由演员变成导演,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在“留白”中,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析概念、归纳原理,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确定掌握内容的具体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留白”不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留白”艺术的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在“留白”,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或“悟”,或“做”,或“记”,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皆可找到用武之处,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和学生学习的信心。
  运用“留白”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一方面,教师必须于课前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研究和策划,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每道题、每句话都应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留白”中,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必然會有较大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留白”应如何操作呢?我试着从如下几点做起:
  1.让学生在“留白”中“悟”
  “悟”是领会,是理解,是温故知新,是由感知到思辨的升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强,一些概念、原理十分抽象,单凭教师分析讲解显然不够,至于希望通过“讲得多、讲得细、讲得深”达到学生的透彻把握更是缘木求鱼。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就是“悟”。
  在新授概念时,我往往在点化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悟”。譬如物质概念中的“客观实在”,我就告诉学生,所谓“客观实在”,就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所谓“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就是“无论你看得见看不见,摸得着摸不着,相信不相信,承认不承认,它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然后就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任何眉飞色舞、精辟绝伦的讲解、例举,都取代不了学生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最基本概念的感悟。
  概念如此,原理也不例外。教师要指导学生由论据“悟”论点,由论点“悟”论据;由理论“悟”实践,由实践“悟”理论;由世界观“悟”方法论,由方法论“悟”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弄清原理的来龙去脉,把握它的深刻内涵。“悟”是抽象思维的过程,要求开动脑筋,展开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这里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教师的越俎代庖只会使学生徘徊于思维的迷宫而达不到真理的顶峰。
  2.要学生在“留白”中“做”
  “悟”的结果是懂,但懂的仅仅是理论。理论还要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去实践,去“做”。常言道,听一百次不如做一次,“做”能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做”也就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
  讲授新知识前,我一般会要求并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新内容,特别是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理解的“难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备而来,目的和重点自然明确。课堂内容的总结和原理的归纳,也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教师的责任只在引导学生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不应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让他去死记硬背。
  练习是检查理解广度和深度的工具,是比较重要的“做”。只“悟”不“练”,对知识的掌握难以全面、深化和巩固。我大都精心设计一定量的选择题、思考题,让学生于练习中发现知识点的误区,通过比较、辨别,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有时还需要把课堂上的“留白”延伸到课后,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到工厂去调查研究,把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做”是学习的根本,是学习的捷径,只有“做”得出色才算是真正领会,才能把书本内容变为自己的知识。
  3.引学生在“留白”中“记”
  “悟”了、“做”了好“记”,“记”了更好“悟”,也更好“做”。“记”是对旧知的回忆和对新知的记忆,既是巩固又是提高。理解了并不一定能够记住,记住了才能进一步加深理解。与学生交谈常常会有这样的对话:这个原理你懂了吗?懂了。这个原理的内容是什么?记不得了。既然记不得,又怎能说是懂了呢!诚然,死记硬背是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大忌,但切不可因噎废食。   重复是记忆的重要形式,然而教师的重复绝对不是学生的记忆。每新授完一个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应要求学生即时强化记忆。给定较短的时间,明确具体的内容,当场抽查。有理解作基础,加上时间的限制、气氛的压力,往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其记忆能力。
  复习旧课时,教师更应坚持“提问——记忆——回答”的原则,或回忆概念,或归纳原理,或比较关系,都要让学生先作准备、先“记”。在这个过程中,“记”是目的,其他是手段。
  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地利用“留白”让学生记忆那些该记的内容,不要把“记”留到课后,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遵循教学规律,趁热打铁。
  “留白”的策略:求实、适度又科学,这样才能恰当地起得其应有的作用。
  具体概念或具体原理的新授与复习,留不留“留白”,留下的“留白”是“悟”,是“做”,还是“记”,没有固定的模式,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譬如,哲学要多“悟”,政治学要多“记”,而这两门课都要多“做”。至于经济学,最好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多了解些实际知识,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提倡“留白”,讲究“留白”艺术,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留白”艺术依赖于教师的指导,没有导演的高屋建瓴,就不可能有演员的精彩表演。如果一味“留白”,面对新知旧知,教师什么都不讲,什么都不说,甚至将整节课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则是放任自流,违背教与学的基本规律。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留白”,更谈不上什么“空白艺术”。教师绝不可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该讲则讲,该空则空,讲空结合,这才是“空白”艺术的要义。
  “留白”作为教学过程的艺术,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手段,肯定不是教学科学的全部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勇于探索、勇于革新;一方面要不断丰富“留白”的内容,提高“留白”的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拓宽自己的视野,探求更新更好更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形成互补,互相促进。这样,“留白”艺术才能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真正焕发出无限的魅力。
  “留白”是思想政治課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它是教学过程的深化,而不是教学过程的中断,“此时无声胜有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2]孙熙国《生活与哲学》设计思路和呈现特点
  [3]文辉的《留白的艺术》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职业学校概况,简要分析了如何做好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旨在帮助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更好的完成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职业学校;班主任;尊重  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体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它不仅是我国普通中学、大学教育的补充,同时也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摇篮。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的领头羊,他是保证职业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引导人。因此,职业学校
摘 要:本文论述了语文学习要在生活中体验以及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具体包括:①创设情景,激活学生思维。②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观察。③引导实践,在生活中体验。④再现原型,在生活中感悟。  关键词:高中语文 ; 教学; 生活  生活处处有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将阅读教学与认识世界、体验情感、感受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师教课本,而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
摘 要:古代思想家中,孔子被看成先行者,是伟大教育家。孔子被尊称先师,《论语》记载着他平日的细节言行、弟子的言行等。阅读这类经典,即可明晰孔子教育依循的总理念,明晰教育对象、设定的根本目的、多重的认知方式。由此可见,孔子创设出来的教育理念涵盖着厚重的人文内涵,拥有人文底蕴。摸索丰富的这类内涵,深入发掘并予以继承,改进可得更优的新颖教育路径。  关键词:孔子教育理念;人文意蕴;教育思路  孔子及弟子
摘 要:乡土地理是指中学生所在县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2003年《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提出,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相关概念界定及其重要性的分析后,针对当前中学乡土地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实现中学乡土地理有效教学的一些思路,以期探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乡土地理知识。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乡土地理  一、中学乡土地理
摘 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核心理念。要让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现实,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的行为,关注每一位孩子,关注他们的心灵、情绪、智慧与体验。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充满人文色彩,让数学课堂焕发每一名学生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力课堂;构建;思考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需求和家长以及学生对教育的期望,学校需要根据现有的教育理念不断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方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学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课堂导入在教学环节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设计,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导入类型;优化设计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的吸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