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髋外展矫形器治疗烧伤患者会阴部瘢痕挛缩的效果观察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yer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制髋外展矫形器治疗烧伤患者会阴部瘢痕挛缩的效果。

方法

选择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研究所2012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会阴部烧伤瘢痕挛缩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自制矫形器组,每组2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进行按摩治疗,每天2次,每次20 min,并外用硅酮霜,每天3次。自制矫形器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患者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制髋外展矫形器进行治疗,每天3次,每次30 min。测量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会阴角度并评定其疗效。对数据行t检验、χ2检验和非参数秩和检验。

结果

常规治疗组和自制矫形器组患者治疗前会阴角度分别为(38±12)、(38±13)°,2组患者会阴角度相近(t=-0.087,P>0.05)。自制矫形器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会阴角度为(63±13)°,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的(43±12)°(t=-5.090,P<0.01)。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会阴角度相近(t=1.366,P>0.05)。自制矫形器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会阴角度明显大于治疗前(t=17.121,P<0.01)。2组患者治疗前疗效等级相近(Z=-0.044,P=0.965)。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疗效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62,P<0.01)。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疗效等级相近(Z=0.333,P>0.05),自制矫形器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疗效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62,P<0.01)。

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自制髋外展矫形器治疗烧伤患者会阴部瘢痕挛缩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横向骨搬移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10例,患肢11条。所有患者均采用横向骨搬移联合VSD治疗。术前及术后1、7、14、28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患肢静息痛程度,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患肢足背中段经皮氧分压和温控血流灌注百分比。术后半年随访,观察患肢
目的观察柠檬酸盐抗凝技术在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中的应用效果,为该类患者CBP治疗中抗凝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1月—2017年7月,笔者单位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3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肝素组和柠檬酸盐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床旁CBP治疗,肝素组患者采用局部肝素抗凝,柠檬酸盐组患者采用局部柠檬酸盐抗凝。统计患者预计单
目的探讨BAY11-7082对严重烧伤大鼠急性肺损伤及早期肺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1)实验1。取1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3只、烧伤组9只。正常对照组大鼠不行特殊处理;烧伤组大鼠背部造成30%体表总面积Ⅲ度烧伤,伤后即刻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0 mL/kg。烧伤组于伤后12、24、48 h分别取3只大鼠采集腹主动脉血并取肺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