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无一例外都以教育技术为突破口,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也非常重视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提出要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而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关键在于教师。为此各级各类学校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为了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和持续性,需要探索一种有效的、可持续的培训机制,使培训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探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根据课程改革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需求,采用混合学习方式进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策略。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念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企业培训过程中对面对面组班培训与e-Learning进行反思后提出的。企业采用e-Learning方式进行培训能够在节约学习成本、缩短学习时间的基础上增强学习效果,帮助企业快速建立学习机制。同时e-Learning与传统的面授培训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可建立一种新型高效、低成本的企业混合式培训体系。
目前,混合式学习已由企业培训领域渗透到学校教育领域,并被广泛应用。虽然很多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概念有不同理解,如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多种媒体的混合、多种学习理论的混合、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但如今在教育技术领域较为普遍的定义还是:“混合式学习是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其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综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形式、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教学形式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以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
二、混合式学习应用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分析
1.信息时代教师对教育技术的需求分析
教育技术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美国AECT2009“以整合的途径迎接挑战”教师教育论坛中对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知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关注,凸显了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支持以及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已成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它对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有水平,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有以下能力。
(1)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基本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能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模式、方法的变革与促进作用,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运用现代教学理论进行基于项目的教学、基于资源的教学、基于情境的教学、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的教学设计,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2)具备资源建设的能力
能利用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资源,具备根据课程内容有效设计、制作、组织资源的能力,并能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课程内容,使信息技术和课程建设有效整合。
(3)具备应用资源创设学习环境的能力
教师应具备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能让学生与其探究的信息来源和知识联系起来。另外,网上有许多开放的优质教学资源,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有有效应用开放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能力。
(4)具备从事设计网上教学活动的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教师应具备使用网络组织教学活动、网上交流的能力。教师应该能设计自主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网络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学习能力。
2.采用混合式学习进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思路
从上述分析可知,信息时代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主要是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建设、教学过程的组织活动中,以促进教学绩效的提高。其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1)创设信息化的培训环境
不论是面对面培训,还是通过e-learning进行在线培训,都是在信息化的网络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其中有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两个平台可无缝联接,在两个平台构成的网络环境下进行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培训。在面对面培训中,可采用网络环境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案例教学;在线学习中,教师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定步调的自主学习,也可通过在网络上的交流讨论、专家答疑进行学习,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动态监控学习过程
混合式学习教育技术培训环境和教学工作环境同为一个情境,可以使教师培训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打破了传统的以教育技术课程为中心的模式,即纯课堂的讲授模式。这种培训以教师实际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为切入点,分析要完成此项工作需具备的教育技术的知识、技能,根据教师学习的特点,设计混合式学习的实施方案,使教师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边学边做,教育技术专家、辅导教师可实时从网上看到学习作品,实时予以评价和反馈,做到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动态验证、动态提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过程。
(3)与知识管理相结合,使隐性知识社会化
在线学习通过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师的边学边做,在遇到问题时,通过专家答疑,同仁讨论、交流进行解答。在线学习可存到知识库信息中,从而使得以后的学习者能轻松获得前人学习的经验以及他们应用后的切身体验,这样使得知识寻求者对其所需知识的学习又成为一种体验式的学习,因为他们自身的实践体验将是对这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绩效的最直接测评,有益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绩效。另外,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的思想、教学设计的思想、媒体设计的思想,通过基于网络平台的网络教学的组织、教学资源的设计等,有利于同仁分享实践成果,使隐性知识得以社会化。
三、采用混合式学习进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优势
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课程内容一般具有比较严密的学科体系,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与教师的工作实际联系不密切,效果不甚理想;而且由于教师工作任务较重,参加培训相当于又给教师增加了无形的工作任务,教师积极性并不高;另外,由于组班培训必须使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参加培训,持续时间长,组班较困难。而混合式学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融合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以教师的工作为切入点,将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嵌入到实际工作中,与教师课程建设相结合,使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到课程建设中,具体说来具有以下优势。
1.教师既是混合式学习的体验者,又是混合式学习的实施者
混合式学习是信息时代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让教师掌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能力也是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采用混合式学习进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让教师作为学生去学习混合教学的内涵,体验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发现有待改进的问题,能够为教师今后开展混合教学积累经验。
2.培训内容与教师工作情境相一致
传统的教育技术培训以系统的教育技术课程为培训内容,与教师的工作联系不紧密。而采用混合式学习的培训,学习内容和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工作情境完全一致,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培训效果和学习绩效会大大提高。
3.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
瑞士洛桑理工学院“培训及其技术的研究与支持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学习并不只是发生在结构良好的正式教育背景中。在混合式学习中,教师培训可实现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如图2所示,即教师可通过网络和同行、指导教师、专家进行交流获取知识,也可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或搜索网上的相关资源等获取知识,而不再仅从正式的课堂教学中获取,使教师能在工作中随时随地学习所需要的知识,能够“即时”学习,使获得的很多知识和技能能够立即应用到实践中去。美国e-Learning大师JayCross的调查显示,员工80%的知识技能来源于非正式学习,正式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技能只有20%。
非正式学习在如何胜任工作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教育培训绩效。为此在设计在线学习时,要注重对网上交流、网上答疑功能的设计,知识库的设计,使教师能及时获得所需的知识。
混合式学习应用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具有很大的潜能,但需要有足够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要有足够的经验丰富的教育技术专家进行在线答疑和对学习结果的实时评价与反馈。当然,要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机制,还要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以使这种培训模式健康、持续地发展,真正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参考文献
[1] 陈维超,王小雪.以整合迎接挑战—美国AECT2009国际会议综述.远程教育杂志,2010(1).
[2] 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电化教育,2009(12).
[3]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电化教育研究,2004(7).
[4] 赵健.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5] 刘省权,项国雄.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04(4).
(责任编辑白文军)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念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企业培训过程中对面对面组班培训与e-Learning进行反思后提出的。企业采用e-Learning方式进行培训能够在节约学习成本、缩短学习时间的基础上增强学习效果,帮助企业快速建立学习机制。同时e-Learning与传统的面授培训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可建立一种新型高效、低成本的企业混合式培训体系。
目前,混合式学习已由企业培训领域渗透到学校教育领域,并被广泛应用。虽然很多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概念有不同理解,如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多种媒体的混合、多种学习理论的混合、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但如今在教育技术领域较为普遍的定义还是:“混合式学习是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其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综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形式、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教学形式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以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
二、混合式学习应用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分析
1.信息时代教师对教育技术的需求分析
教育技术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美国AECT2009“以整合的途径迎接挑战”教师教育论坛中对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知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关注,凸显了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支持以及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已成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它对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有水平,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有以下能力。
(1)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基本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能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模式、方法的变革与促进作用,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运用现代教学理论进行基于项目的教学、基于资源的教学、基于情境的教学、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的教学设计,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2)具备资源建设的能力
能利用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资源,具备根据课程内容有效设计、制作、组织资源的能力,并能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课程内容,使信息技术和课程建设有效整合。
(3)具备应用资源创设学习环境的能力
教师应具备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能让学生与其探究的信息来源和知识联系起来。另外,网上有许多开放的优质教学资源,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有有效应用开放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能力。
(4)具备从事设计网上教学活动的能力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教师应具备使用网络组织教学活动、网上交流的能力。教师应该能设计自主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网络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学习能力。
2.采用混合式学习进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思路
从上述分析可知,信息时代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主要是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建设、教学过程的组织活动中,以促进教学绩效的提高。其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1)创设信息化的培训环境
不论是面对面培训,还是通过e-learning进行在线培训,都是在信息化的网络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其中有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两个平台可无缝联接,在两个平台构成的网络环境下进行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培训。在面对面培训中,可采用网络环境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案例教学;在线学习中,教师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定步调的自主学习,也可通过在网络上的交流讨论、专家答疑进行学习,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动态监控学习过程
混合式学习教育技术培训环境和教学工作环境同为一个情境,可以使教师培训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打破了传统的以教育技术课程为中心的模式,即纯课堂的讲授模式。这种培训以教师实际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为切入点,分析要完成此项工作需具备的教育技术的知识、技能,根据教师学习的特点,设计混合式学习的实施方案,使教师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边学边做,教育技术专家、辅导教师可实时从网上看到学习作品,实时予以评价和反馈,做到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动态验证、动态提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过程。
(3)与知识管理相结合,使隐性知识社会化
在线学习通过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师的边学边做,在遇到问题时,通过专家答疑,同仁讨论、交流进行解答。在线学习可存到知识库信息中,从而使得以后的学习者能轻松获得前人学习的经验以及他们应用后的切身体验,这样使得知识寻求者对其所需知识的学习又成为一种体验式的学习,因为他们自身的实践体验将是对这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绩效的最直接测评,有益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绩效。另外,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的思想、教学设计的思想、媒体设计的思想,通过基于网络平台的网络教学的组织、教学资源的设计等,有利于同仁分享实践成果,使隐性知识得以社会化。
三、采用混合式学习进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优势
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课程内容一般具有比较严密的学科体系,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与教师的工作实际联系不密切,效果不甚理想;而且由于教师工作任务较重,参加培训相当于又给教师增加了无形的工作任务,教师积极性并不高;另外,由于组班培训必须使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参加培训,持续时间长,组班较困难。而混合式学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融合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以教师的工作为切入点,将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嵌入到实际工作中,与教师课程建设相结合,使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到课程建设中,具体说来具有以下优势。
1.教师既是混合式学习的体验者,又是混合式学习的实施者
混合式学习是信息时代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让教师掌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能力也是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采用混合式学习进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让教师作为学生去学习混合教学的内涵,体验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发现有待改进的问题,能够为教师今后开展混合教学积累经验。
2.培训内容与教师工作情境相一致
传统的教育技术培训以系统的教育技术课程为培训内容,与教师的工作联系不紧密。而采用混合式学习的培训,学习内容和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工作情境完全一致,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培训效果和学习绩效会大大提高。
3.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
瑞士洛桑理工学院“培训及其技术的研究与支持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学习并不只是发生在结构良好的正式教育背景中。在混合式学习中,教师培训可实现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如图2所示,即教师可通过网络和同行、指导教师、专家进行交流获取知识,也可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或搜索网上的相关资源等获取知识,而不再仅从正式的课堂教学中获取,使教师能在工作中随时随地学习所需要的知识,能够“即时”学习,使获得的很多知识和技能能够立即应用到实践中去。美国e-Learning大师JayCross的调查显示,员工80%的知识技能来源于非正式学习,正式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技能只有20%。
非正式学习在如何胜任工作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教育培训绩效。为此在设计在线学习时,要注重对网上交流、网上答疑功能的设计,知识库的设计,使教师能及时获得所需的知识。
混合式学习应用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具有很大的潜能,但需要有足够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要有足够的经验丰富的教育技术专家进行在线答疑和对学习结果的实时评价与反馈。当然,要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机制,还要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以使这种培训模式健康、持续地发展,真正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参考文献
[1] 陈维超,王小雪.以整合迎接挑战—美国AECT2009国际会议综述.远程教育杂志,2010(1).
[2] 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电化教育,2009(12).
[3]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电化教育研究,2004(7).
[4] 赵健.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5] 刘省权,项国雄.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的整合发展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04(4).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