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教育心理学中有关激发个体学习潜能的理论策略,利用学生追求独立、喜欢探索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利用学生追求新奇、争强好胜、善于思辩等特点,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想象力强,喜欢在实践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迁移拓展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体学习潜能;自主学习;创新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9-0029-0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学中全方位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鉴于此,笔者尝试运用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开发个体学习潜能的理论策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素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具体的实施方法例述如下:
一、利用学生追求独立,喜欢探索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从中确定学习目标和选择学习方法的能力
比如,在课前为了培养学生自定目标、自选方法的能力,笔者在自学辅导方案中渗透了如下两项训练内容:
1.为了学好ΧΧ课文,你在课前已查阅了哪些资料?搞清楚学习目标了吗?说说看或写出来好吗?
相关资料 信息摘要和索引
学生自找 由学生独立完成
2.以上信息可以帮助你归纳出哪些学习目标?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些目标呢?请按下面的提示说一说或依此写出来好吗?
课文学习目标 完成目标的方法与步骤
学生自定 学生自定
学生在自学活动中,参照老师的建议,并结合自身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积极主动地搜集、浏览各种资料,并从这些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而确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由此为课上学习做好了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工作。
二、利用学生追求新奇、争强好胜、善于思辨的特点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敬畏生命》一文的自学方案中,笔者连续设计了多项旨在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综合语文能力的训练项目:
●看谁做得快——扫障行动:请你以最快的速度从课文中找出这些加点的字词,并结合具体的语境注音或释义。(内容略)
●看谁读得好——
朗读接力赛:赛程一:看谁读得一字不差;赛程二:看谁读得既准确又流畅;赛程三:看谁读得情真意切。(内容略)
●“开拓者”在行动——
1.作者在目睹了树木为播撒后代而不惜代价的执著精神之后,懂得了应该怎样敬重生命。可是生活中有些人虽然拥有生命,却并不知道珍惜生命,如玩世不恭、吸毒、轻生等。想想看,你自己或他人在生活中有没有轻视生命的现象?你认为这样对待生命有什么危害?
2.有人认为“生命”这种不计成本、不问收获、不求回报以传播后代的精神固然可敬,但并不值得提倡。因为在当今“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社会背景下,那种不计成本、不求回报的生命行为简直就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耗费”,太不值得了。对此,你怎么看?
上述思维活动结果表明,当学生看到这些形式新颖、充满诱惑力的学习项目时,个个显得情绪激昂、思维活跃、跃跃欲试。在这种情绪和思维状态下,学生往往以超乎寻常的学习热情投入其中,全神贯注地阅读、思考、联想、创造,尽情地表现,使学习任务在愉快而又紧张忙碌的读写听说活动中顺利完成。
三、根据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创新,喜欢在实践中汲取知识、锻炼能力的心理的特点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到能力的迁移,使学生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例如在《背影》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篇课文的自学辅导中,安排了如下学习内容:
●想象无极限
师:有人说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最富想象力。对此,我也深信不疑。但是,你们的想象力究竟有多丰富呢?我想借此机会一睹为快。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好吗?
1.当你看到《背影》这个题目时,引起你的哪些联想?
2.假如让你以《背影》为题(或启发)写一篇文章的话,你最想写的是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
●思维大碰撞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有些学生便趁机“做戏”“画画”,干起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来……为了帮助他们认识到这样做的危害,请你以一位“来自21世纪的中学生”的身份给这几个上课不专心的“小朋友”写一封信,以使他们及早恢复学生的“本色”。注意,劝告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在心悦诚服中接受你的帮助。
2.假如有一天,文中那些用心不专的学生真的收到了你写给他们的“信”,相信他们也一定有很多话要对你说。请把他们想要说的话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
在教学中通过上述一些灵活多变、极具吸引力的训练项目,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去想象和创造,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理论到实践、由知识到能力的拓展到迁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读、写、听、说等多项语文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开发了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优化了情感、意志、兴趣、自信心等非智力品质。简言之,即实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以上成功的自学辅导范例使笔者认识到: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就必须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而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教育心理科学中有关优化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理论策略。同时,还要善于将这些理论策略应用到每一个教案、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乃至每一个人的学习活动中去,使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张扬个性、互助合作中轻松愉快而又高效优质地完成任务,并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体学习潜能;自主学习;创新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9-0029-0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学中全方位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鉴于此,笔者尝试运用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开发个体学习潜能的理论策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素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具体的实施方法例述如下:
一、利用学生追求独立,喜欢探索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从中确定学习目标和选择学习方法的能力
比如,在课前为了培养学生自定目标、自选方法的能力,笔者在自学辅导方案中渗透了如下两项训练内容:
1.为了学好ΧΧ课文,你在课前已查阅了哪些资料?搞清楚学习目标了吗?说说看或写出来好吗?
相关资料 信息摘要和索引
学生自找 由学生独立完成
2.以上信息可以帮助你归纳出哪些学习目标?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些目标呢?请按下面的提示说一说或依此写出来好吗?
课文学习目标 完成目标的方法与步骤
学生自定 学生自定
学生在自学活动中,参照老师的建议,并结合自身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积极主动地搜集、浏览各种资料,并从这些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而确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由此为课上学习做好了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工作。
二、利用学生追求新奇、争强好胜、善于思辨的特点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敬畏生命》一文的自学方案中,笔者连续设计了多项旨在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综合语文能力的训练项目:
●看谁做得快——扫障行动:请你以最快的速度从课文中找出这些加点的字词,并结合具体的语境注音或释义。(内容略)
●看谁读得好——
朗读接力赛:赛程一:看谁读得一字不差;赛程二:看谁读得既准确又流畅;赛程三:看谁读得情真意切。(内容略)
●“开拓者”在行动——
1.作者在目睹了树木为播撒后代而不惜代价的执著精神之后,懂得了应该怎样敬重生命。可是生活中有些人虽然拥有生命,却并不知道珍惜生命,如玩世不恭、吸毒、轻生等。想想看,你自己或他人在生活中有没有轻视生命的现象?你认为这样对待生命有什么危害?
2.有人认为“生命”这种不计成本、不问收获、不求回报以传播后代的精神固然可敬,但并不值得提倡。因为在当今“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社会背景下,那种不计成本、不求回报的生命行为简直就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耗费”,太不值得了。对此,你怎么看?
上述思维活动结果表明,当学生看到这些形式新颖、充满诱惑力的学习项目时,个个显得情绪激昂、思维活跃、跃跃欲试。在这种情绪和思维状态下,学生往往以超乎寻常的学习热情投入其中,全神贯注地阅读、思考、联想、创造,尽情地表现,使学习任务在愉快而又紧张忙碌的读写听说活动中顺利完成。
三、根据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创新,喜欢在实践中汲取知识、锻炼能力的心理的特点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到能力的迁移,使学生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例如在《背影》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篇课文的自学辅导中,安排了如下学习内容:
●想象无极限
师:有人说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最富想象力。对此,我也深信不疑。但是,你们的想象力究竟有多丰富呢?我想借此机会一睹为快。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好吗?
1.当你看到《背影》这个题目时,引起你的哪些联想?
2.假如让你以《背影》为题(或启发)写一篇文章的话,你最想写的是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
●思维大碰撞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有些学生便趁机“做戏”“画画”,干起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来……为了帮助他们认识到这样做的危害,请你以一位“来自21世纪的中学生”的身份给这几个上课不专心的“小朋友”写一封信,以使他们及早恢复学生的“本色”。注意,劝告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在心悦诚服中接受你的帮助。
2.假如有一天,文中那些用心不专的学生真的收到了你写给他们的“信”,相信他们也一定有很多话要对你说。请把他们想要说的话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
在教学中通过上述一些灵活多变、极具吸引力的训练项目,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去想象和创造,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理论到实践、由知识到能力的拓展到迁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读、写、听、说等多项语文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开发了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优化了情感、意志、兴趣、自信心等非智力品质。简言之,即实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以上成功的自学辅导范例使笔者认识到: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就必须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而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教育心理科学中有关优化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理论策略。同时,还要善于将这些理论策略应用到每一个教案、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乃至每一个人的学习活动中去,使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张扬个性、互助合作中轻松愉快而又高效优质地完成任务,并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