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教学方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注重。在化学课中,要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拓宽学生思维,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就必须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学方法;多媒体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在化学课中,要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拓宽学生思维,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就必须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下面,我就此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五种方法。
  一、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最基本方法。在化学课堂上,课本的基本知识点、原理、实验的步骤等主要得靠讲授,课堂讲授法是化学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今年听过两位刚参加工作教师的公开课,教学内容均为氧化还原反应,两位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我注意到,其中一位教师语言清晰、准确、简练,语调有抑扬顿挫,适当运用体态语言,以姿势助说话,使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同时结合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性相当高,课堂富有活力。另一位教师知识水平不逊于第一位,课时准备也很扎实,只是他的表达不如前一位教师准确,整个课堂上只用一种语调,使教学重难点不太明显,学生显得很被动,教学效果不是太好。因此,我认为,在应用讲授法时,教师的语言水平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在语言上多下工夫,加强表达能力,同时要做到所教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认知结构相同步,讲授过程中不断启发式学生,让学生思考,讲授课就不会成为“满堂灌”。
  二、实验课堂探究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课上探究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奥秘的欲望和兴趣,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中学化学实验探究,要求学生会设计实验方案,目的为培养富有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近几年高考中,实验探究试题频频出现,如2012年甘肃高考理综试卷28、29题为典型的实验探究试题,28题(5)中要求考生根据实验选择药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29题要求考生只根据题目中的图示步骤,推断出除杂药品。这就要求考生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考查考生思维的创造性、严密性及整体性,同时还注意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水平、正确表达等综合实验能力,实验探究法恰好能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解决遇到实验探究试题不知所措的问题。实验探究这种方法可多应用在高年级学生的课程设计中,而且要求教师要花时间准备器材,学生要求查阅资料,具有合作精神。在教学条件较为落后,实验器材缺乏,学生基础较差的农村和边远山区,进行探究实验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化学课教学过程中,有不可替代性。根据新课改要求,合理选择和运用多媒体,只要能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可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以下情况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最好。①无法完成的实验用多媒体。教师都有深刻的体会,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在教学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但有些实验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完成,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实验过程。例如,某一次,由于分液漏斗活塞松动,萃取实验无法完成,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整个操作过程。这样不仅加深了对仪器操作的认识,且对实验有进一步认识。但每个实验都用多媒体并不可取,只有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仪器缺乏,实际操作实在无法完成的状况下,才考虑使用。②抽象问题的解决可用多媒体。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现象能力,但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还很缺乏。在以往教学中,我把电子云的形成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出现在学生面前,起到“百听不如一见”的效果,把抽象概念具体化,解决了学生易混淆的问题。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特别适合于微观领域内容的教学。③讲解立体化学时宜用多媒体。中学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原子的空间构型、分子的空间构型、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构等内容都涉及空间构型,使用板书讲解时学生不易掌握其空间立体变化,但利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演示变化过程,形象客观,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效果良好。④复习课可用多媒体。复习阶段涉及的内容往往比平常多,且知识分散,难把内容条理化,教师连贯起来也费时费力。这里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课件进行串讲,可以选一些代表性的练习题,既便于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脉络,又节省时间让学生得以训练。⑤激发学生兴趣时可用多媒体。我常在第一节序言课上,利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和化学相关的短片。如,播放法国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我县苦荞茶的制作过程等视频短片,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好化学打下基础。在金属的性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武威出土的青铜器马踏飞燕、越王勾践的剑、司母戊鼎等历史金属制品的图片,介绍化学发展的历史,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四、对比、归纳法
  学习的过程就是要掌握知识,加深理解,从内在联系入手,对知识及时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对比归纳法,能够研究变化,掌握规律,加深理解。对比归纳法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例如,学生对比归纳金属性质的相似性和向异性,更深刻地掌握金属的性质,加强记忆;比较归纳元素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电负性、电离能、金属性等的递变规律,加强理解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在选修5《有机化学》中,对比归纳法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加深理解一些有机物性质的不同,同时培养了学生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方法。
  五、课外练习
  在化学教学中,知识的巩固,知识的深化,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离不开练习。在这里,不细谈。
  当然,教学方法因人而异,每位教育战线的工作者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总之,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验教学设备等,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晶.几种教学方法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7(2).
  [2]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通渭二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12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同
多枚斯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应用比较成熟的办法,但存在内固定针松动、滑脱甚至滑入骨盆内等并发症。为克服这些缺点,我科1997-10-2009-03采用硬膜外麻醉闭合复
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系统的功能主体。人类对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的认识随着其研究方法的发展而逐步深入。传统培养方法只能检测到活性污泥中1%~15%的微生物。随着一系
【正】 稷下学派是齐鲁文化发展的先导。它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想流派。它的发展,自齐桓以迄汉初,历时数百年,兴盛之时也逾百载。它的兴盛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GF治疗.对2组患
【正】 方铭邵来文在来稿《管子美学思想述评》中说:春秋战国之际,是政不自天子出,诸侯力政,“礼崩乐坏”的非常时期,管子受命于此危难之际,肩负辅佐齐桓公成就奉天子以令诸
《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评价。为了对学生负责,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要关注以下三点。  一、教师评价要有激励性  充满机智童趣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常常带着鼓励的语气与学生说话,就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并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投身到体育锻炼中来。也就是说,当学生有进步时就要及时鼓励:“瞧,你比刚才好
【正】 晏婴作为春秋末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在政治、军事、思想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建树,作出了其应有的贡献,本文仅就其军事思想方面,作些初步探讨,以就教于诸位专家、
目的探讨128层纳四维螺旋CT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28层纳米四维螺旋CT扫描确诊76例颅底骨折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层纳米四维螺旋CT薄层扫描,多平面多种方
美国学者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  只要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真正摆脱母语的“羁绊”,自由地运用第二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