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小冤家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uiCUI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追逐名利的战场上,挤满了商海浮沉的竞争对手,这些小冤家们的恩怨情仇每天都在上演。

百事可乐vs可口可乐——百年棋局上的生死博弈


  可乐二巨头的斗争,就是一场世纪大战。两边粉丝均为彼此眼里的奇葩,互踩更是家常便饭。1920年,全美施行“禁酒法案”。一夜之间,酒精含量超0.5%的都成了违禁品,碳酸饮料可口可乐,借此机会迅速上位。“万年老二”百事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市场份额低导致多次易主、破产,每每活不下去时都想找可口可乐接盘。在被对手拒绝了三次之后,百事与可口彻底翻脸,数十年如一日地和可口“茬架”。
  可口的“窄底裙”瓶虽然性感,但是量少。百事抓住这一点往死里捶。产品定位方面,双方也缠斗不休。你卖芬达,我就卖美年达;你卖雪碧,我就卖七喜;你出零度(Zero),我就出极度(Max)。从市场份额上来看,百事系显然是干不过对手的。但哪怕卖不过你,也要玩命硌硬你。
  两家可乐还贡献了大量经典的互黑文案,放到今天妥妥地违反广告法。不过吵得越凶,话题性越强,关注度自然扶摇直上。看似互殴的广告斗争,实则是心照不宣的双赢。
  明面上,可口和百事互为仇敌,但在家国情怀面前,它们也能走到一起。致力于帮助退伍军人就业指导的“美国企业伙伴”组织,请求它们合拍广告。双方派出各自CEO在各自的背景色里,举着自家的可乐隔空干杯,把水言欢。能看到可口和百事组成红蓝CP,吃瓜群众着实激动了一回。
  俩世仇打了一百年突然同框,肥宅快乐水爱好者们还真有点儿不适应。不过回头想想,三块钱能喝到饱的东西,有啥可撕的呢?

天猫vs京东——生意人的事,能叫撕吗?


  天猫和京东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电商大户,不掐反倒不正常。双方第一次明面上交恶,当属刘强东2011年亲自下线手撕阿里系的返利平台一淘网,指责对方“未经允许就抓取其商品评价信息”,而一淘则正面回应“我就是要让互联网购物更加透明”。虽然动静很小,但梁子算是从此结下了。
  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一周年时,京东商城也正式改名为京东,并发布了白狗LOGO,猫狗大战也就此拉开序幕。近十年来,双方一直摩擦不断,且每次大规模交火都和“购物节”有关。“双十一”的成功,见证了天猫×淘宝的恐怖造节能力。当其他对手想借东风时,马云表示已经把“双十一”相关系列都注册成了商标,你们可以在这一天卖货,但不能借用这一概念。而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是京东。不过京东在掰扯“双十一算不算商标”时,也很机智地造起了自己的购物狂欢节——6.18。京东已经将“双十一”易名为“全球好物节”,也算达成了微妙平衡。

阿迪达斯vs彪马——两位倔老头的故事


  很多人觉得阿迪达斯的竞争对手应该是耐克,但它真正的世仇是位于第二梯队的彪马。
  这俩牌子的创始人其实是一对亲兄弟。哥哥鲁道夫和弟弟阿道夫,跟着父亲一起经营着德国颇负盛名的达斯勒制鞋厂。两人第一次展现出过人的营销天赋,是让杰西·欧文斯穿上了他们的跑鞋。而后这位黑人英雄在柏林怒摘男子100米短跑金牌,不仅一举击破了“雅利安人种论”,还成了“打败纳粹的黑色闪电”。虽然品牌名声大噪,但兄弟俩还没来得及好好赚一笔,哥哥就上了战场。“二战”结束后,鲁道夫认为自己险些被冠上纳粹名号,是源于弟弟的暗中检举。此后双方阋墙分家,前者创立彪马,后者创立阿迪达斯。这段历史也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较为知名的有《手足之争》和《达斯勒兄弟》。
  战后双方同时把目光放到了体育领域,彪马赞助了“二战”后的第一场国家级足球比赛,让西德国家队穿上了自家球鞋。但阿迪达斯不仅随后抢下了这支球队的冠名权,还帮他们在1954年瑞士世界杯上上演了“伯爾尼奇迹”,在大雨中一举捧起了冠军杯,一战成名。
  鲁道夫曾致电阿道夫,警告他不要宣传自家产品是“最好的球鞋”。没曾想弟弟将其告上法庭,控诉哥哥非法竞争。几番撕扯之后,哥俩也厌腻了,最终共同签署了“均不再赞助足球运动员”的协议。
  然而在1970年世界杯决赛日,发生了一件让双方彻底决裂的突发事件。球王贝利频频系鞋带,镜头自然多次给到了他的球鞋,硕大的“PUMA”标志让弟弟阿道夫勃然大怒。虽然这是彪马营销部门的一次大胜利,但代价是两位老人永远失去了握手言和的机会。
  今天的彪马和阿迪达斯,我们既见不到它们争执,也见不到它们的合作。仔细想来也颇让人唏嘘:如果兄弟俩不闹崩,今日的球鞋市场是否会有另一番光景?

肯德基VS麦当劳——天下第二也挺好


  麦当劳虽然是全球第一的快餐品牌,但在国内市场上,山德士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绝对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境内第一家肯德基出现在1987年的北京,三年后的国庆节,麦当劳才带着它的小丑叔叔杀到深圳,和肯德基摆开了“南北对立”的姿态。
  有人说肯德基和麦当劳经常结对出现,其实这是错觉。因为肯德基在国内的门店数量,常年维持在对手的三倍左右。即便是共同现身,肯德基的选址一般也优于对手。口感、设计、代言人,方方面面都在走本土化路线。另一边,坚信“一套标准打天下”的麦记被视为“最正宗的美式快餐”,但弊端也明显:水土不服,市场开拓缓慢。举个例子,肯德基早在2001年就施行了对深挖市场帮助巨大的“特许经营”政策,类似于现在的连锁加盟。而喜欢被动的麦当劳,直到2014年才在一线城市开放特许经营权。在各行业的“万年老二”中,麦记绝对是最佛系的那个。
  一个在国内稳居龙头,一个在海外风生水起。双方各有侧重,反倒没怎么红过脸。
  (摘自《男人装》)
其他文献
《构造另一个宇宙:中国人的传统时空思维》  [日]武田雅哉著 任钧华译  中华书局 2017年5月出版  中国这个悠久国度所孕育、乍看不合常理的故事和图像背后,隐藏着精密构筑的世界观。对中国人来说,宇宙为葫芦。内藏无限大宇宙的葫芦,也是通往异界的传送装置。一座庭园、一幅画、一头犀牛、一张地图……都是一道道任意门,炼丹术、壶中天、宇宙文、永动机……中式奇谈怪论,可真惊人!翻开书页,且让我们穿过月洞门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当时“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咄咄逼人,大有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于摇篮之中的狼子野心,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亲自策划了一出完全可与“乒乓外交”媲美的千古绝唱——“瓷盘外交”。  水浒故事瓷盘暗示“替天行道”  那是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了艰苦卓绝的白炽化胶着状态之际,此时远在北京的毛泽东主席时时关注、指挥着朝鲜战局。在国内开展轰轰烈烈的支援抗美援朝运动的同时,一出“瓷盘外交”的好戏
去年夏天,李嘉诚在汕头大学2018年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表示,人生是不能逃跑的。  他说:“所谓成功,并不是看你有多聪明,而是看你能否笑着渡过难关。人生有没有既定命运,我不知道,但每一天我们不断在‘零’和‘非零’间选择时,其实是在选择自己一生的命运。”  人生就是不断填坑  有人说,人在职场中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填坑的能力。而所谓人生,其实也就是一个坑接着另一个坑——填不上,可能就过不去。这些话道尽了职
联合国改革的一次"表白"已走过70载春秋的联合国依然不忘创新。秘书长潘基文的任期将于今年年底结束,因此必须提前选出继任者。以往,竞选人直接由安理会决定,而这次,竞选人必须首先面对世界百余国外交官的集体面试。这次吸引全球关注的超级面试与新一届联大主席吕克托夫特大有关系。希望联合国改革的呼声一直此起彼伏。如何高效而准确地
据彭博新闻社预测,2018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越欧元区。哪些改革方法确保了该国取得如此飞跃?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教研室主任阿列克谢·马斯洛夫就此接受了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记者阿列克谢·马库林的专访。  “中国改革方式非常务实”  《论据与事实》周报问:苏联和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都实施了自己的改革。为何改革在苏联导致经济崩溃,在中国却带来了繁荣?  阿列克谢·马斯洛夫答:两国改革的主要区别在于,
陈平出生在陈留郡阳武县户牖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父母去世。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陈平分析天下大势,觉得秦朝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如此时机正是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于是立即辞别家人,前去投军。他清楚当时有能力争夺天下的只有项羽、刘邦两个人,于是决心去投奔刘邦。  帮刘邦争得天下  刘邦手下的将领听说陈平刚来就做了都尉,纷纷前来说他的坏话。陈平对种种污蔑根本不加解释,他对刘邦说:我之所以
在我喜欢的作家名单中,有一个是日本的村上春树。  村上年轻的时候,开了一个爵士乐酒吧。所有熟悉村上作品的人都会发觉,他的每一本书里都会对音乐有一些自己的解读,把自己喜欢的音乐家、作品推荐给大家。他是一个对音乐挺资深的人。  那时候酒吧里没人,怎么办呢?空下来,偷偷写小说。29岁的时候村上写了一本小说叫作《且听风吟》,这本小说当年得了很多奖。从此以后,他一举成名。  一个20多岁的人写了一本畅销书,
一、国家战略维度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开放战略,强调中国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从国家整体开放的谋篇布局来审视,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中,笔者认为,向北开放在现实中仍属于“短板”。因此,从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角度考虑问题,迫切需要提出“中国向北开放”的命题,此乃新时代推进对
宋太祖赵匡胤准备平定南唐,任命仁厚的曹彬为主帅,剽悍的潘美为副将。曹彬怕潘美等人不听招呼,极力推辞,太祖笑笑说:“我自有安排。”  太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当众交给曹彬,然后说:“你是一员儒将,给你做副将的潘美、曹翰都桀骜难驯,恐怕你难以制服,所以特给你手书一封,凡是有不肯用命的人,你就遥望朕所在的方向,焚香开启它,上面已经写清了处置的方法。”  望着那薄薄的一纸信笺,众将禁不住汗如雨下,那可是悬在
崇祯生前以节俭著称,喜简淡,不好繁缛的衣饰,这在朝野内外众所周知。   依宫廷旧制,皇帝的衣裳大都只穿一次。崇祯看不下去了,命人将穿过的衣服浣洗整理好,下次接着穿,如此,一件衣裳要穿许久。一次,崇祯参加经筵,抬手之间,发现袖口居然破了,很是尴尬,一把捏住袖口,将破处藏掖,但还是被负责讲经的讲官发现了,说:“衣服虽破旧,但皇帝也不必尴尬,节俭是美德。”崇祯这才转尬为喜。  过分节俭的人,往往对钱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