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前预习策略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15088151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预习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前奏,预习策略的使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课前预习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究优化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课前预习;预习策略
  【作者简介】郭玲玲,高邮市第一实验小学。
  一、“有效预习”的概念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并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内容,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过程,这便是有效的预习。通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入预习环节,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所学课程的重难点,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对学生有效预习环节的引导作用,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摒弃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不适应英语教学改革的部分,真正让小学英语课堂充满学习乐趣。
  二、小学英语学习中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1. 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听课。小学英语的课前预习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将词汇等较为简单的内容自行学习掌握,这是因为词汇学习的基础——音标知识教师之前已经为学生讲解清楚,课上只需要师生间进行听读印证即可。在预习环节,学生遇到之前没有学习的语法内容时,可以画出重点留在课堂上由教师解决。这样的预习方式可以大幅提升英语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可以将关注点集中在课前预习中的重难点问题上。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依然无法完全掌握这些内容,可以在课后与教师进行一对一沟通,直到完全弄懂为止。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安排预习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积极性,还可以使课堂教学环节更加高效。
  2.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学习的进度与课堂容量,学生对于知识的自我探索与发掘过程往往被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在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课前预习,不仅是对学生探索学习精神的一种鼓励,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通过自主预习,学生主观学习的成果得到教师的认可,激发了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前预习策略方法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注重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预习方法。甚至同一教学内容,预习的方法可以不止一种,多给学生一些选择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更自主。
  1. 让学生养成边读边做记号的预习习惯。预习过程中的很多细节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预习环节发现疑难的词组或者句子,学生可以作出标记,方便在课堂上交流学习。此外,如果在预习过程中遇到自己认为不错的词组、句型,可以使用各式各样的符号进行标注。由于学生的个性风格不同,所使用的符号标记也不尽相同,男生一般喜欢用赛车、刀枪等作为记号,而女生更倾向于使用各类卡通人物等比较可爱的符号来进行标记,这也为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2. 利用微课实现重难点的有效突破。为了给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工作,教师要针对课程的重难点进行预习微课的设计。这里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At Christmas”为例进行说明。这个单元的授课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常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与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异同。在预习微课的设计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口诀、顺口溜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直观呈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比如,在词形方面,教师可以采用“一变两不变,其余加s”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在两者用法的比较方面,教师选用“用形或用名,全凭后决定,有名则用形,无名则用名”的顺口溜可以更加形象地促进学生对于两种代词的理解掌握。当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安排适量的针对性练习,强化学生对于两者的实际应用能力。以上仅是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列举的简单实例,在教学实践中,广大英语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所带班级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设置预习微课,既突出教学重点,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3. 因材施教。在英语预习的实际操作中,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针对潜能生、中等生以及优等生等设置不同的预习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探索求知,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这里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story time”)为例进行说明。在布置预习任务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重难点,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分层预习作业:潜能生,主要完成A类基础目标,即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并且可以进行课文跟读;中等生则要完成B类提高目标,即在自主完成课文阅读后,能够完成与之相关的短文填空题;优等生则要完成C类拓展目标,即完成课文复述或者根据课文提供的关键信息来对其进行改编。通过上述的分层预习任务,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预习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收获,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体现出英语教学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
  4. 整合文本。英语教师在设置预习任务时,还要注意语言学习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准确把握新旧知识点的内部联系与关联性,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总体把握能力。让学生逐步摆脱对于每个学习单元的单纯机械的切割式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体感知能力。这里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Hobbies”为例进行说明。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熟练使用I like doing句型结构,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同时安排“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与“I like basketball”兩种句式结构,通过新旧句式的比对,可以加深学生对于I like doing句型的理解。
  5. 做好预习检查反馈。预习情况的检查反馈是检验学生预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在学习上还需要教师以及家长的督促与引导,因此在预习效果的评价过程中,家长、教师以及学生本人都要参与进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每个学期初,英语教师要提前设计一张用于登记学生预习情况的总体反馈表格。第二,为了避免预习过程形式化,教师、家长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并对预习质量进行评定。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学生可以在专门的预习本或者导学提纲上完成。第三,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针对之前安排的预习作业进行提问,以此检测学生的实际预习情况,另外,家长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家的预习情况进行星级评价并签字确认。第四,预习质量的评价并不单单局限于上述形式,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知识竞赛、小组学习交流以及课文内容表演等多种方式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第五,针对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要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包括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两种。合理正确的评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作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形式,加强并提升学生课前预习环节的质量,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效率,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陈丽.小学英语预习作业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布置策略——以译林版小学英语课本为例[J].英语广场,2017(10).
  [2]杨晓燕.浅议小学英语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及方法[J].文教资料,2015(2).
  [3]侯恩会.对小学英语课前预习的一些体会[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9).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英语的单元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开展,依托新教材,理解单元话题意义,突出语言实践性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构建起高效课堂。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才能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渐进式发展和提升,达到立德树人这一最终目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新教材;单元教学设计;高效课堂  【作者简介】张庆跃,山东省青岛第六十六中学。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和提升
【摘要】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小学启蒙教育时,小学课程中的英语语音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师有效地帮助学生整合所学知识,进而持续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关键步骤。所以,向小学生讲授发音技巧和注意事项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基于提高英语水平这一目的,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英语发音的教导。通过教导学生们发音,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之中发现到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掌握更多
【摘要】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绘本是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一种学习读物,将绘本与小学英语教材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学好小学英语、发展英语的能力。本文笔者以将绘本与教材语音教学、词汇教学、对话教学和阅读教学相结合四个方面为出发点,系统分析和研究绘本与小学英语教材结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绘本;小学英语教材;有效结合  【作者简介】邵敏芳,湖南省浏阳市
【摘要】当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构建思政教学体系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是因為英语是广泛使用的语言,在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中,已经将英语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李娟娟(1980.02-),女,汉族,江苏无锡人,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助教,文学学士,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应该着力于对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这也是新时代下初中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本文笔者就如何基于学习活动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习活动观;初中英语教学;听书读写能力  【作者简介】周姣萍,江苏省江阴市河塘中学。  通过课堂组织学习活动的方式提升学生全面的英语能力,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可。这样的教学方式,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中指出: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能力的根本要素。而听力是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听力思维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听力在高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掌握高考听力设置题数、主要考点 、听力技巧也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开展自主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 高考听力;设题题数;主要考点;解题技巧  【作者简介】汤小玉,福建省周宁一中。  高考英
【摘要】语法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当前在实际的高中英语教学当中,许多的英语教师都没有将语法重视起来,许多教师都存在轻视语法教学的现象,这就导致了高中英语学习的畸形化,在新的课改背景下进行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要进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的优化,从而实现教学问题的改善和提升,也保证了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笔者就对当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优化进行探讨。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重点,也是赋予学生良好英语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然而,由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方面的明显差异,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讲究科学的策略。文章在明确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影响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就有效培养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加以探索,以丰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路径和效果。  【关键词】初
【摘要】中医术语是中医学的基础和精髓。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医术语的翻译至关重要。这类翻译活动不仅见证了中医知识的交流,而且有利于中醫文化的传播和发扬。但就现阶段而言,中医翻译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聚焦于医翻译领域的现存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通过回顾反思推动中医翻译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医术语;英译;现状及建议  【作者简介】蒋淇玮,湖南师范大学;刘熙孟,湖南中医
【摘要】社会文化学说形成尤其独到的根源与基础理论,并由此构成了一种教学观念。社会文化观念在英文教授的过程中表现为学生语言的获得,并且和社会与物质环境互动而形成的。笔者体系化地研究了社会文化学说的含义、理论架构与其在教学中的操作方式,并论述了社会文化学说对目前英文教学的启迪。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大学英文;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崔寅翔(1986-),男,贵州铜仁人,铜仁职院技术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