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播下阅读的种子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aoxi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项充满指挥和艺术的事业,同时也是一段通向理想目标,有激情、也充满不确定性的旅程。精彩的课堂,有效的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梦想。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犹如初生之牛犊:知识面窄,词汇量少,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正处于刚刚接触、认识各种生活的时期。如何引导他们进行有效阅读?为了帮助他们顺利打开阅读之门,让他们初尝文字之甘甜与快乐,体会书中之“黄金屋”,我进行了如下尝试,给他们播下阅读的种子,期盼这些种子将来能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
  一、画一画,为阅读播下“理解种子”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阅读课堂可借助图画辅助教学,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形象化、趣味化,使抽象的文字感性化、具体化,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语言素养。
  1.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对简笔画的评价甚高,他认为:“这种在讲课中随手画下来的图画,比起现成的甚至比彩色的图画来都有很大优点。”形象方式可以调动形象思维,让大脑充分利用,提高课堂效率。低年级学生处于认识的最初及最低水平,如果老师能把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看得见也摸得着的简单图片,将更利于他们的理解和接受。
  例如,执教《纸船和风筝》一课时,笔者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山和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溪,接着问同学们:“谁住在山顶?谁住在山脚?请把它们的头像贴在相应的地方。”通过一画一贴,学生马上明白了什么是“山顶”,什么是“山脚”。接着,笔者再问:“小熊和松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同学们纷纷举手表示知道,我这时偏偏不让他们说出答案,而是让他们在画上添笔表示。同学们通过积极的思考,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把文字转化成图象,在图上添画了纸船和风筝。通过画一画,同学们轻而易举地理顺了文中角色的关系,阅读效果甚佳,同时还提升了对阅读的喜爱、渴望之情。
  2.发挥想象,画出文中或心中的“它”
  想象力是智能活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文字的描述(如: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成群结队吃得膘肥肚圆的牛羊……)能引发孩子无穷的遐想。笔者常引导学生们把文中的“它”或心中的“它”画出来,更能够吸引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
  例如,执教《日月潭》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画出日月潭的样子。于是他们便积极认真地去阅读,能抓住“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月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这个句子来勾画出日月潭的样子,大部分同学都能画出大致图样。学生们不仅理解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而且对日月潭的“外貌”印象深刻。这是印在他们的脑海和心中的,我相信许多年以后,他们依然能清晰地记得。
  又如,执教《画风》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课文画出“飘扬的红旗”、“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等图。然后,我先引导他们发挥想象,画出自己所观察的“风”。于是他们有的画飘落的树叶,有的画小河的波纹,有的画飘荡的风筝……我能想到的他们想到了,我想象不到的他们也想到了。儿童的想象力往往超出我们的估计。
  二、做一做,为阅读播下“实践种子”
  陈鹤琴先生提倡“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就是鼓励儿童通过做事获得发展。美国教育多样性和高质量研究中心提出有效教学的五大原则之一是:使学生在校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产生联系。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笔者根据阅读内容,在课堂上或课余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相关的小制作。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又能避免学生对知识的机械性记忆。
  例如,执教《黄山奇石》一课时,我在教学了课文后,布置了一项小任务:用橡皮泥捏一捏你最喜欢的一块奇石,并在上面贴上奇石的名字。学生们马上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该怎么捏造,并不时查阅课文,挑选自己最欣赏的奇石,琢磨着怎样把文字中的奇石变成他们手中栩栩如生的作品。结果,有一位学生突发奇想,用色彩缤纷的橡皮泥捏造出各种奇石,安置在用黄泥做成的“黄山”上,还插上一些绿色的松柏树枝,活像真的黄山一样。我把它称为“微型黄山”。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同一般。
  再如《邮票齿孔的故事》一课,课文内容比较难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我在教学前先给他们欣赏各种精美的“邮票”。尽管我没有找到真正的分门别类的邮票册子,但我从网上查到并下载了各种有纪念价值的邮票,然后打印出来给学生们看,作为课前的“甜品”。课后,我请他们收集一些邮票或者设计一套自己的邮票,并用别针打上齿孔。有一位同学设计了一套画着各种鸟的“邮票”,并细心地打上密密麻麻的齿孔,还有的同学以各国的国旗为设计主题。总之,孩子们别出心裁的设计理念总能超乎我的想象。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对邮票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增长了不少见识。
  孩子们这些丰富多彩的作品被我放在教室里展示,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亦成就了生机勃勃的教室文化。
  三、乐一乐,为阅读播下“兴趣种子”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如果给他们提供一些活动的机会,将更能吸引他们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如学了《难忘的泼水节》一课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过了一个真正的泼水节。活动中,我先让同学们准备好盛水的容器(如杯、碗之类)和树枝条(蘸水用,免得到时泼得满身湿透)。开始泼水了,为了让学生理解泼水的真正意义,我故意问他们:“我是老师,你们敢往我身上泼水吗?不怕我生气吗?”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竟能齐声回答:“敢!因为泼水表示祝福。”彼时彼刻,我知道我的孩子们已经阅读过关,我无需再多言语,只需和他们尽情享受我们的“泼水节”,尽情泼出我们彼此的祝福。最后,我们还把被泼次数最多、收到祝福最多的同学评为“最佳学友”。
  四、演一演,为阅读播下“情感种子”
  让孩子们扮演阅读文中的角色,能丰富他们的情感色彩,反之,他们带着情感色彩的阅读,更利于对阅读的理解。笔者充分利用角色效应,让同学们在扮演的热情中把自己投入阅读情景,把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对角色的揣摩,用自己的方式、神态、动作、情感以及语调表现出来。
  如执教《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分小组选择自己要演的角色,研究他们的表情和语言,然后在组内分角色表演。我重点指导学生演好小鹿的角色:常常浇水、松土的勤劳;一瘸一拐来到门前的动作;一朵花也看不到时的失望表情;听了森林伙伴的述说后高兴的样子和心情的变化等。
  总之,在长期与儿童相处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儿童的内心世界纯真而丰富,充满着美好的情趣和幻想,潜藏着无穷的智慧。那是一种沉睡的力量,我要把这种力量唤醒,播下阅读的种子,让他们在文字的小溪中嬉戏玩乐,在文字的小河中翻腾跳跃,为日后能够畅游文字的海洋打下基础。
  参考资料:
  1.李吉林《情景课程的操作与案例》,教育科学出版社。
  2.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
  3.王学风《新加坡基础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
  4.胡庆芳《美国教育360度》,教育科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一、选题理由  科幻小说是起源于19世纪,繁荣于20世纪的文学,它以不可阻挡的魅力受到中学生的青睐。小说中,现实与未来无止境地相互重叠,引导读者在现实未至之境,探讨人性与未来。走进科幻文学,可从“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的名著《海底两万里》入手,了解科幻文学的典型特征。凡尔纳是奇思幻想的巨匠,能想象出半个世纪乃至于一个世纪之后才能出现的最惊人的成就。他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凡尔
美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要途径。新《课标》要求:各类学校的美育,主要通过文学艺术和借助大自然及现实社会中的美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作为语文教师,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蕴藏在语文教材中的美育资源,寓美育于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
摘 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作为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学,还要懂得心理学。”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较为明显,他们喜爱接触新事物,渴望独立,但又缺少对是非和对错的正确判断力,厌恶重复性、单调性强的事物。基于此,本文对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因势利导,优化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心理学 班级管理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人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里,都没有像在青少年期这
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见也是最要害的是,找不准一篇课文究竟要“教什么”,由此导致对教学目标和重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和品德修养。小学生未來经济建设的栋梁之才,只有强化小学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发展。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素养极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班主任在开展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从自身出发,在管理工作之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以保证小学生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摘 要: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德育工作,最艰难的是班主任工作,最温暖的老师的爱,冰心先生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有爱便有了一切。”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怎样让这最重要又最艰难的工作最温暖起来呢?那就是师爱的力量。只有爱还不够,还要有方法有体系,这就是“点对点小组评价全员育人体系”,它用最美的方式记录孩子最美的成长轨迹,让师爱有的放矢。最温暖的帮助学生在群体中学习自我管理,学习自
摘 要:小学语文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固定思维的一个非常基础的学科,学好这门学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语言,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和别人进行交流的时候,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都是学生在语文这门课程上可以学到的一些知识,但是很多人在课堂上都不认真听讲,因此有很多学生都并没有真正领会到语文这门课程的意义,所以就不能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但是通过打造讨论式课堂可以帮助学
摘 要:阅读和写作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末,本文对读写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当前读写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读写训练开展语文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和写作是不可或缺的两部分,二者相互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发展,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已经采取了读
部编版教材特开辟“名著导读”板块,重视对课外整本书阅读的考查,整本书阅读已然被推到了语文教学的最前沿。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形式有哪些,导读课怎么上,教学主问题如何设置,教学目标如何确立?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  一、 “读”始终是头等大事  无论读什么,“读”始终是头等大事。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在反复的阅读中,依据自己的经验和体验来理顺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情节线索
一天,我那上六年级的儿子对着作文本发了半天呆,最后耷拉着脸对我说:“妈妈,你们中学也是每周都要写作文吗?我都没有什么好写的,最讨厌写作文了!”的确,说到写作文,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无不是一副苦瓜脸,怨声载道。而作为有着十几年教学经验的我来说,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最不知道该怎么教的就是作文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7—9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这样的:“能具体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