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g22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题是贯穿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审题是解题的开始,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环节。
  【关键词】低年级 审题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审题也是一种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能提高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他们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夯实了基础。
  何为审题?顾名思义,审题,就是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审题是贯穿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审题是解题的开始,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简而言之,审题是解题的开始,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呢?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审题的重要性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刚踏进小学的大门。由于他们年龄小,识字少,理解能力较差,解题时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认为即使是一年级的孩子,也应该让他们认清审题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认真读题的榜样作用,同时尽可能留给学生充裕的审题时间。可让学生自读、同桌读、指名读,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读,理解题意。学生做错了,批改后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在了哪儿?为什么会做错?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因审题不认真而答错题目,知道不认真审题的弊端和危害,从内心重视审题,让他们体会认真审题的重要性。
  二、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
  我认为,审题不是简单的读一读题目要求就可以了,应该教给他们一些审题的技巧和方法。结合几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我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
  (一)提高学生的识字量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刚踏进小学的大门,由于他们年龄小,识字少,无查字典的能力,根据这些情况,教师可在平时的教学中,积累一些经常出现的字(如:长、短、高、矮、多、少等)。在开学初和家长共同努力,制作一些简单的生字卡片,利用闲暇时间教孩子认识这些字,从而避免学生在经常认不着字的情况下养成审题惰性的不良习惯。
  (二)培养学生读题的习惯
  上课时,每遇到一个新题型,都不要急于让学生做题,而是要让学生把题目反复读几遍,让学生说说从读题中知道了什么,这道题让我们求什么?它属于什么样的类型?做这类题的步骤是什么?做题时应该注意什么?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就会在做题前想一想,并主动思考了。
  (三)在题目边做批注
  要想让学生按照您的要求去读题审题,那就要有一套监控学生的手段。平时我要求学生在读题时,把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圈画出来,比如,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多一些等一系列词,这样有助于学生对题目进行思考和分析。而我们看到他们画的重点词和标注,就可以知道他们是怎样想的,即使题做错了,也知道他们分析到底错在了哪里,是不是认真分析了,这样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情况就会一目了然。
  比如,学生刚学写单位名称时,我要求学生边读题边用笔圈出单位名称,然后在书写时照着抄写就行,避免了不必要的错误。
  (四)简单书写思考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不同的题型,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做题时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并在题目中写出简要的思考过程,这样老师就能督促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做的:
  (1)计算的题目
  在做口算的题目时,如遇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求学生在先算的下面画横线,并写出结果。如:12–9 8在12-9下面画横线,并写出结果3,接着再计算3 8等于多少。
  在做竖式计算的题目时,经常出现学生把数和运算符号抄错的情况。针对他们的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做题前先将算式读一遍,再写竖式。写完后边读边比较,看看与横式一样不一样,一样再进行计算,算完后进行验算,这样错误率就明显降低了。
  做等式填数的计算题时,学生看到那么多的数和算式,举手无措。针对这种情况,我先让学生观察并提问:“等于号表示什么?要想两边一样,那么它们的什么就要一样?”学生说: “得数”。“那么现在我们能算出哪边的得数呢?”学生一眼便可看出所有数都告诉我们的,我们能算出得数。这时,我会让他们试着先算出得数看看,并要求学生将算出来的得数写在算式的上面。以后再遇到这类题型,即使再多的步骤,学生也会先算一算再填空了,也就不会再问我了,知道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比较大小的题目
  在做比较大小的题目时,我要求先让学生在圈圈两边的算式下面画横线,再计算出结果,并写在横线的下面。算完得数后,看看两边的得数再进行比较。
  (3)单位不统一的题目
  单位不统一的题目学生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让学生做题时,让他们先看看两边的单位一样不一样,一样就可以直接比较并填空了;如果不一样,就要求学生先统一单位并将统一后的情况也写在上面,然后将统一好的单位再和原来的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做起来就不会出现乱写的情况,只有自己动脑思考了。
  (4)奥数题目
  关于低年级奥数题目,我们教学生利用简单的策略解决问题。
  比如:一根木头锯了3次,锯了几段?锯了6次呢?
  在这里可以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画图来理解题意,先画一条线表示木头,然后每锯一次就在线上点个点,最后只要数数这条线被分成了几段就可以了。
  总之,审题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有目的地渗透,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审题,做到“眼到、口到、笔到、心到”,渐渐地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4年9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且接受治疗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同时合并2型糖
为了探讨脑缺血再灌流神经细胞损伤及基因的表达,本研究采用重复阻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并尾部放血(放血量小于体重的6%)再灌流的方式,建立了小鼠卒中模型,应用卒中指数与神经病学
【摘 要】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努力创设和谐的人文氛围,在多样化的学习中渗透人文精神,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渗透 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同时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文学基础显得更加重要。学生文学基础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学生的文学基础形成时,小学语文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将本文命名为《浅谈小学语文学习在培养学生文学基础中的作用》,首先对小学生的文学基础培养进行了概述;然后浅谈了小学语文学习在培养学生文学基础中的作用;最后对全文进行了小结,旨在与同行进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基于磁共振T1增强序列的肿瘤切除程度和残余体积与初发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分析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
当代美国印裔作家基兰·德赛将替罪羊母题成功地移植到其作品《潘石榴园的喧闹》中,成功塑造了典型的替罪羊人物形象桑帕斯,并赋予其明显的替罪羊仪式。通过对替罪羊母题的戏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 扩散加权成像在预测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预测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外周血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与胃癌侵袭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外周血中I
印度裔英国小说家拉什迪是二十世纪后殖民文学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后殖民小说教父”。本文分析了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与后殖民写作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拉什迪的作品,分析并探
【摘 要】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进行数学学习、开展数学探究与思考的基础能力。现在的新课程要求中不断地降低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能够进行数学的逻辑运算和推理。因而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将对学生学习的好坏起到很大的影响,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计算习惯 策略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