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者乔小刀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sil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农民,在城市打工,做唱片,开公司,经营酒吧,搞巡演,做公益宣讲,做的事一直在变,不变的是乔小刀。
  2012年11月18日晚,大乔小乔“渔樵问答”全国巡演,重庆坚果俱乐部又一次爆棚。歌迷有些为大乔(乔小刀)而来,想看看这个神奇的叔叔究竟是何方神圣;有些为小乔(乔木楠)而来,想亲耳听听这个从小就跟着叔叔东奔西走的侄女如何演绎那些小清新的歌曲。
  演出开始前,在门外偶遇乔小刀。他穿着一件宽大的黑色波点薄大衣,露出白衬衫的衣领,整个人瘦小、腼腆,话也不多。而在台上,他口若悬河,幽默风趣,有盐有味地讲很多段子,豪放的弹奏和嘶吼甚至将乐队打上了摇滚的烙印。
  猛然发现,我们谁也不了解乔小刀,更不了解他的生活。
  奇人的辉煌流年
  传说中的乔小刀,从一个只读到初中二年级的农民,变成了集乐队主唱、设计师、展览策划人、创意师、手工狂、诗人、丝网印刷专家、杂志主编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名人,简直是一部成功励志版传奇。当记者向乔小刀表达这种感觉的时候,他立马纠正:“我最不想说的就是这两个字,千万不要提起。”在他那里,“成功”就像“伏地魔”一样,需要慎言。
  “其实,活着就是最大的不幸。每天睁眼醒来,就有100多项费用需要支付,你要被迫吃饭,困乏着身子去上班……”乔小刀说,“曾经也算是拥有过这两个字,也为此骄傲了很久,但很快就是一个大跟头。痛定思痛,告诫自己,不要轻言这两个字,人不能失掉自己的本性和品德,不能忘乎所以,农民出身,你一辈子就是个农民!”
  在黑龙江的时候,乔小刀叫乔守民。家贫,住在昏暗的土坯房里,继承了父亲捡砖头的“光荣传统”,并且学会了利用各种破烂来搞设计。那时候,在村子里和朋友骑车,乔小刀骑着骑着就不见了,不用问,他肯定把车扔在一边,蹲在某地琢磨什么东西要不要捡回家去。
  “破烂艺术家”乔小刀在苦闷的岁月里,对自己的小屋子进行“再设计”——把石头涂成蓝色,用泥巴做兵马俑,在门外搭秋千,诸如此类,日积月累,屋子竟然颇为像样起来。乔小刀将其命名为“一草堂”,供村民参观。
  漂在北京,乔小刀将自己的动手能力发挥到极致。从垃圾回收站、建筑工地等地方,捡了很多建筑边角料、三合板、油漆、颜料、泡沫板。涂涂抹抹、拼拼凑凑,一个月时间做出70幅“假油画”,装上框,涂上黑漆,并以“锈”为主题办画展,卖得超级好。脱离体力劳动的乔小刀,终于进入他向往的办公室,晚上就睡在公司,电脑布当被子盖。
  后来,乔小刀搞“丝网印刷”,帮“二手玫瑰”乐队、万晓利等设计唱片,基本都是手工制作,没成本之忧。2002年起,他每月做一本“书”,帆布制造,丝网印刷,刚开始是诗集,后来图文并茂外加音频、视频,书名叫《月经》,“记录每个月的经历”。虽然唱歌跑调,偶尔连节奏都跟不上,但是他想做音乐。和侄女组合成“大乔小乔”乐队,纯净的女童声加上略带忧伤的文艺青年的声音,特色鲜明,一炮打响。做《大乔小乔》唱片的时候,6天录完所有歌曲,自己设计包装,麻布内页,麻布封套,乔小刀和母亲连夜踩缝纫机做封套,乔木楠装唱片,整个唱片制作用时30天,成本不到1万元。
  再后来,关于乔小刀的信息沉寂。5年后的演出舞台上,他提起当年从老家到北京时,怀揣着一盘专辑,并把专辑里的歌词当做信仰。专辑是许巍的《那一年》,歌声响起,“那一年,你正年轻,总觉得明天肯定会很美…你走在这繁华的街上,在寻找你曾拥有的力量……”在这个奢谈理想的年代里,年轻人需要有人引领着,把美好的想法喊出来,以此为感召向前走。
  大家都有点被感染,乔小刀很会煽情。
  苦行生活充满爱
  大乔小乔沉寂5年后的这次巡演,要在1个月的时间里,走16个城市,进行18场演出和23场公益宣讲。如此恣意奔波,很有乔小刀刚出道时的“拼命三郎”架势。他说:“每个人都会向生命周期、生理周期低头,我希望自己是一个苦行者,趁年轻做一些跟奉献有关的事情。”
  潜台词是乔小刀在对抗时光的流逝,已经在和时间赛跑。早在多年前,乔小刀就开始做“微薄之盐”——一个公益平台、一些公益演出空间,以及“800人帮助1个人”计划。当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他突然发现,“金钱永远满足不了没有自主能力的人”,于是他进入了公益实践的另外一个层次,即传播理念、传授方法、扶植梦想。
  他写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出版《好的生活没那么贵》一书,“可以花很少的钱买到,适合送给迷茫的人。”每到一个城市,都去拍一些艺术家,制作成2分钟不到的短片,传播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思维;此外,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演出、讲演,解答现场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经验。
  乔小刀说,传播公益理念比演出更加重要,所以才安排这种高密度的行程,“关键是这么做很省钱!”在宣讲现场,乔小刀曾让大家填写一张梦想监督卡,上面是每个人近一年内的小计划。混在一起,随机抽选,根据上面的联系方式,进行互相监督。“人人都有想法,但很少有人实际行动,大多数梦想都不切实际,有些甚至是狂想、空想。监督卡其实是让大家脚踏实地的一个方法。”在乔小刀看来,掌握实现梦想的方法,远比拥有一个梦想更重要。
  乔小刀是圈内出了名的行动派、工作狂,敢想敢做,让人钦佩。对于侄女小乔,他则表现出十足的大叔柔情。小乔初中毕业,按照现有体制,没办法在北京读高中考大学,除非回到原籍朝北京考。乔小刀建议侄女休学两年,再做决定,这两年,则跟着自己读“社会大学”。“奔波在不同城市,她需要适应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水土,吃不同的食物,偶尔要拉肚子,没睡醒也要自己打包行李,拖着箱子赶往下一站。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
  对于理想的生活,乔小刀说他希望把生意都交给朋友打理,逃离繁忙的状态,离开北京一段时间,在山明水秀的南方过渡一下,让母亲享享清福,自己则写写诗,唱唱歌,对得起仅剩的青春。少女小乔在台上惜言如金,淡定得像一个老者。在记者看来,“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每个人是每个人的思念。眼中的星辰月光,消失在心中的光年”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矫情,但是“每一个早晨我耕耘在绿野田园,每一个黄昏我守望在乡间的麦田。我会把忧虑都融化在夕阳里,让孤独的心等待秋收的欢喜”,则能看出乔小刀厚实、温暖的岁月沉淀。
  叔侄两个,一路苦行,从《消失的光年》到《渔夫与夫》,正好折射出他们追寻生活应有之义而发生的转变。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界普遍有着这样一种定势:教育过程被视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凭借书本间接地认识人类知识成果的单一过程。为此,学生的任务自然是自觉
近年来,学院机电专业实施品牌建设战略,学习内容涵盖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领域、适应工作岗位的可选性灵活等方面就业优势,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招生比较热门。由此引起
钻研漆艺55载的何豪亮,不仅以漆艺理论见长,漆工技艺亦是精湛广博,被称为"中国漆艺活字典"。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使用最为便捷、成本最低的情境创设工具。“以语言描绘情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创设情境的方法。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绝对不能怠慢了语言。    一、语言可以灵活地描绘情境    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语文教师的嘴是彩色的喷泉。语文教师的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小学生尤其爱听老师清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快乐;爱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从中得到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琉璃瓦已进入了千家万户百姓的住宅.早先屋面瓦的生产是以手工成形土窑烧制灰黑色土瓦,20世纪50年代起以塑压成形轮窑烧制普通粘
着重介绍了以PC、PLC和智能化仪表组成的集散控制系统(DCS),在陶瓷墙地砖烧成生产线中的应用、特点,以及系统结构与实现方式.
关于人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韩庆祥(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我国哲学界对人的研究在走过人道主义研究——人的现代化研究——人的主体性研究之后,近年又向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从实践方面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人的问题,把“人”拉到现实中来;二是从理论...
新课程实施以来,多数教师在关于如何促进学生更愉快地学习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教师尽管想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但这些知识是分散零星地出现的。只有引导学生科学地巩固所学,才能永久地掌握知识。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如何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牢记心间的一些做法。    一、回顾策略    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牢记心间的最保险的方法之一是适时回顾学过的内容。据有关专家统计,学生回顾过的
我们不难发现,经常有人把口语交际教学当成听话、说话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进行简单的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交流。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交流形式是以教师的“一问(答)”对学生的“一答(问)”。从表面看来,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听话、说话教学,都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通过以下分析,我们就能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异了。  一、教学策略  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
【正】苏州城的生活,无疑是惬意的,适宜培养闲情逸致。一大早,苏州的大小园子里,早早就有人提了鸟笼逛园子。泡上一壶碧螺春,把鸟笼子往树上一挂,就等着听"小曲儿"。正在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