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回风余热资源利用技术现状与展望

来源 :煤质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zi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回风余热资源利用技术可利用矿井回风余热以满足井筒防冻、 建筑采暖等用热需求,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并促进煤矿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对比分析回风余热直接利用技术和热泵提热技术,系统地梳理了回风余热利用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结果表明:回风余热直接利用技术可解决井筒防冻问题,热泵提热技术提取回风余热可解决全矿井用热问题,前者的核心问题是热源输送过程的保温以及末端换热器的高效换热,后者的关键在于解决回风杂质所导致的积灰、 堵塞、 腐蚀、 磨损等问题,实际应用中技术形式的选择取决于余热资源与用能点的相对位置以及热需求类型.未来研究需从换热设备材料、 工艺等方面着手,以期提升换热效率与减少换热面积从而使设备布置更加灵活,并降低对回风洁净度的要求以解决积灰、 堵塞、 腐蚀、 磨损等问题.
其他文献
为提高煤炭开采的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面输送设备潜在的生产能力,改善工作面设备配套的合理性,以全面提升刮板运输系统的运输效率为背景,通过国内、外同类产品刮板链速的对比,结合变频调速技术在刮板运输系统中的成功应用,系统阐述了提升刮板链速的可行性.针对刮板链速提升后,高速煤流对刮板运输系统的各个“拐点”的冲击增大的现象,结合当前中厚煤层开采中大块煤对刮板运输系统造成的危害,在总结煤流运输通道发生堵塞的规律基础上,将刮板运输系统中容易发生堵塞的位置分为过渡段、卸载口、入料口、爬坡段.基于散体煤的在刮板运输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基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基本国情,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和首要任务,同时也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煤炭利用形成了集合理利用、 转化和污染物控制为一体的洁净煤技术体系,虽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在推广应用中仍面临转化过程基础理论、 工艺优化等核心问题探索以及解决反应器放大、 系统集成等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在煤制液体燃料及化工品、 煤炭气化、 煤炭高效燃烧和污染物控制及碳减排等4个方向进行攻关,从理论探索、 核心技术开发、 工程应用技术等方面解决
依据炼焦煤性质对其分类可促进炼焦煤资源的合理利用,而煤岩学方法是焦化工业中监控原料煤质量的实用手段.主要阐述煤岩学基本概念、 炼焦煤应用中常见的煤质问题、 炼焦煤的分类及其意义,并对煤岩学在炼焦煤评价中的应用以及煤岩测试技术进展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由探讨可知:关于炼焦煤的分类,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均注重煤质的可比性,分类方法需简便易行且分类指标精炼;而企业层面所需的分类,重点注重煤种之间相互可替代性,即分类指标越多则越易利于控制煤质,但无论何种分类方案,煤岩指标均为不可或缺的指标,因此既不能将炼焦煤常见的煤
对煤加氢液化过程中含氮化合物的转化行为及在气、 液、 固三相产物中的赋存形态进行研究,可为低阶煤的高效洁净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在0.01 t/d连续试验装置完成新疆白石湖煤加氢液化连续试验,采用微量硫氮分析仪、 氮化学发光气相色谱仪(GC-NCD)、 电喷雾电离(ESI)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液化油及残渣中的含氮化合物进行分子识别表征.结果表明,原煤中含量较多的季氮,在液化条件下转化为NH3,迁移到气相产物中,液化残渣中以稠环形态的吡啶氮和吡咯氮为主.
煤油共炼技术可以实现煤与重油的协同转化,但反应效果受原料性质影响较大.以催化裂解(DCC)油浆配制的油煤浆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重油性质以及制浆工艺条件对油煤浆黏温特性的影响,分析油煤浆表观黏度的变化规律,并采用自行研制的高温高压黏度仪考察了不同浓度油煤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黏温特性.结果表明:DCC油浆中含有丰富的芳环结构化合物,芳香分含量高达54.83%,同时脂肪烃结构也较多,母核分子结构较小.DCC油浆呈牛顿流体特征,性质稳定,自身黏度不高,具有良好的输送加工性能.DCC油浆与凉水井煤所制油煤浆为非牛顿
煤炭检测是构成煤炭绿色开采、 洗选加工、 分质转化、 洁净燃烧、 末端治理与贸易结算等过程的关键环节,其技术发展可促进煤炭清洁利用.对煤炭采制样技术、 煤炭检测方法、 检测数据采集系统、 标准物质等现状进行阐述与分析,并从国家及行业相关政策支持、 现代煤化工产业驱动、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提升等层面对煤炭检测技术发展进行思考.研究表明:机械化采制样装备系统化是煤炭检测未来发展的趋势,煤炭检测相关标准对规范我国煤炭贸易市场和指导企业合理用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煤炭检测设备向着自动化、 高效化、 智能化和高端化的
焦油渣为煤转化过程中典型的废弃物,对其高效处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介绍不同来源煤焦油渣的主要组成、 基本性质及在我国的分布特征和目前企业的处理现状,分析我国当下煤焦油渣的4大主要处理技术即溶剂萃取技术、 离心分离技术、 热解分离技术以及焦油渣制活性炭技术,对焦油渣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重点概述,剖析各类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对相应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分析可知:离子液体萃取技术将成为溶剂萃取的新方向,机械分离技术需结合其他手段才能达到较好效果;热解分离技术对不同性质组成的焦油渣适应力强,几乎不会
分析我国主要聚煤区煤中微量元素研究进展及煤炭洗选过程中有害微量元素的脱除规律与脱除效果,旨在减少煤炭生产、 加工、 利用过程中有害微量元素对环境及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中国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时空分布不均,对华北晚古生代聚煤区和华南晚二叠世及晚三叠世聚煤区中微量元素的研究较多,对西北早中侏罗世聚煤区及东北晚侏罗-早白垩世聚煤区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洗选过程中大多数有害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脱除,说明通过洗选脱除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路径切实可行.我国煤炭工业发展面临新形势,煤炭生产开发向西北、 东部地区大
对我国云南省炼焦煤资源分布和主要煤质特征进行研究,对于掌握西南地区炼焦煤资源以及降低当地焦化企业的炼焦配煤成本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云南省煤炭矿区分布及炼焦煤矿生产能力统计,选取曲靖市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22个具有代表性的炼焦商品煤样,基于炼焦用煤技术要求开展云南省炼焦煤的煤质特性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的炼焦煤大多分布在曲靖市内,主要分布在宣威市、 沾益区、 麒麟区、 罗平县、 师宗县、 陆良县、 会泽县、 富源县等,且主要以中、 小型煤矿为主.小型炼焦煤矿数量占云南省炼焦煤矿总数的77.8%
海上风电是1种重要的、 全球性的清洁能源,可有效降低碳排放.我国的海上风电由于就地消纳方便、 发电小时数高、 出力平稳、 不占用土地等优点,其规模化发展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促进能源转型有着重要意义.结合风电发展阶段的政策与电价及特点,分析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历程、 发展优势和面临挑战,全面总结发展条件,对各地海上风电项目进行经济性预测,并进行电价等关键因素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海上风电发展呈现机组容量大型化、 远海化、 深海化等趋势;我国海上风电是沿海地区能源结构转型的必需,但也存在资源禀赋相对一般、 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