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51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心理健康是学生完成学业的前提和保证,它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对他们的要求。现如今,工作节奏快、竞争激烈、需要创新,生活压力也大,这就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才。而一些社会学和心理学专家不约而同地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因此,班主任要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班主任 学生心理素质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学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坚力量,肩上所负的责任是何等重要!然而班主任面临的是丰富多样、性格各异的学生,简单、粗暴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只有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去引导、去创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大胆尝试引进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教育机制,着眼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已成为班主任工作改革的一大趋势。但是心理教育不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文化、身体等方面的教育,它在教育的内容、目标、形式和方法上有自身独特的地方。因此,如何成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每位班主任应在实践中探讨的重要课题。在本文中,笔者就此问题谈谈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学生是来自不同家庭的个体,他们的思想、兴趣、健康状况、生活环境都不一样,他们的个性心理和性格特征更是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把心理素质培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心坎上。班主任在接手班级工作之前,要认真听取前任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对学生情况的介绍,通过细心观察、个别谈话、家访等形式,与学生保持大量的接触,争取在短时间内对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通过个案记录卡、班主任日志等形式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心理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是对学生去灌输思想、批评或训斥,而是以帮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着力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困惑与烦恼。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一种近乎朋友的亲密关系,在轻松、愉快、融洽的气氛中,耐心倾听、理解学生的叙述,从认知、情感、行为等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提出供学生采纳的建议,使学生在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思想后,分析、认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行为,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并非指“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等狭隘的个人意识,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等内容,它是推动每个学生走健康的心理发展之路的基本条件。因此,班主任要积极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使学生能较为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使他们成为认识和把握自己的主人。如在班级中开展“每周之星”、“每月之星”的评比活动,对每个同学在一天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量化评比,每天由专人打分,每周评出优胜者为“每周之星”,每月总评出“每月之星”。学生每周、月都必须自订个人发展周目标、月目标,周末、月末对照目标写自我小结,进行自我评价,班主任要在班会上及时开展同学间、小组间的自评和互评活动,使学生逐渐学会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四、加强对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指导
  
  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影响学习实效的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二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和态度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则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增强自信心,对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在班级开展以“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系列活动。学期伊始,班主任要向家长和学生介绍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方法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还要和任课教师就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方法等问题,从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学习环节入手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方法对每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帮助、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班主任又要以期末复习考试为契机,重点抓好复习和作业两个环节,使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活动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以求取得明显成效。
  
  五、引导学生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它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影响。如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时候他们既要经历青春期的生理巨变,也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自我意识明显增长,不甘寂寞,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但又心理闭锁。在感情上表现为活泼、热情,但容易急躁、激动,感情用事,不善于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感情。这些身心特点,使得他们的心理状态常表现出不稳定性和冲突性。针对这种现象,班主任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或“冷处理”或“热加工”,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积极、奋发向上的良好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六、增强耐挫能力,培养百折不挠的精神
  
  学生学习时总要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遇到挫折时,学生便会出现沮丧、失意等情绪。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缺乏自制力等现象现已成为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对待挫折,是所有班主任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这方面,班主任应尝试采取确立志向、树立榜样、创设适度情境,给学生一个可以接受的坡度等方法,让学生逐步在由小而大的困难中进行磨炼,并及时抓住学生可能出现的受挫现象,帮助学生提高对挫折的忍耐性和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使学生从受挫的结果中走出来,把挫折作为奋进的动力,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
  总之,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任务。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灵魂”应是指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性格和健壮的身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未来型人才。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仅要有颗爱心,还要具备千百倍的耐心、细心和恒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而又光荣的工作岗位上探索出一条成功的改革之路。
其他文献
期刊
避 批评孩子不能伤害其自尊心,切忌当众训诉孩子。 缓 家长先让自己心平气和,再选择适当的方式批评教育孩子。 选 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在融洽的气氛中,孩子才乐于接受批评
期刊
问;一台凯歌4C5403—7型彩电,梅雨天开机时机内总有打火声,但开—段时间会逐渐恢复正常。最近一次打火特别厉害,然后突然无光无声。关机后再开机,能有几秒钟的伴音,然后又什么都没有了,不知
湖北省竹溪县生物复肥厂利用中国农科院微生物肥料最新技术成果,在开发生产出茶叶、烟叶、绞股蓝、魔芋、蔬菜、黄姜等绿色产品专用肥的基础上,为推进产业化健康发展,光大“
期刊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要想跟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除了要打破语言障碍,还要打通文化障碍。本文通过分析霍尔的“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理论来进一步解释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可以进行更有效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 高语境文化 低语境文化 跨文化交际    1. 引言    美国文化和人类专家Edward T.Hall(霍尔)在1963年提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理论,该理论使我们更加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如今,如何重视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摆在了重要位置,美术教育正以它特有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  众所周知,今天的美术教育早已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技能训练。我国新《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做好电视节目知识产权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加密电视节目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的数字指纹水印技术在卫星电视广播领域的应用案例,为版权保护提供了一个
摘要: 泛读课是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主要课程之一。本文分析了学生在泛读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并指出了泛读课程教学的重点和最终目标。  关键词: 泛读课 问题 方法 教学 重点 最终目标    一、什么是泛读    泛读课,是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泛读,即广泛地阅读。“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素材题材要广泛,内容呈百科知识性,涉及英语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