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是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结构与方法。它强调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它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使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被动接受学习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究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整合 教学方法 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34-01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数学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本文就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谈谈这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目标
1.提高数学课程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者的整合本身就是先进的教学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先进性必须体现在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上。例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非常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缩短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为学生迅速掌握知识架起了桥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2.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
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至少有以下特点:(1)会利用资源学习;(2)会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自主发现式学习;(3)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学习;(4)会进行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数学时,知识的获得不应该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及对课文的学习,更主要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据化信息资源,通过对资源的搜集、整理、利用来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以此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一般包括以下一些能力:(1)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2)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与批判能力;(3)应用信息及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我们必须做到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网络技术的支撑,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课题进行探究——自己上网查阅资料,求解,和别人合作讨论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问题,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主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持续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原则
1.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教学过程的原则。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以展示,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强调对数学知识应用;强调对数学知识的迁移。这种整合,是以数学教学的具体任务为完成目的,有意识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做到个性学习与协作和谐统一,以达到数学学习的目标。
2.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任何教学改革,教师都是最初的创造者和最终的执行者,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应根据初中数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实践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3.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数学学习的基本工具的原则。在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应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数学知识所需信息、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身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1.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并不需要由老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
2.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计算机对初中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的观察,在一定的背景下自己提出问题,设立自己的探究步骤,优化自己的探究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探索,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和数学教学应追求的目标。
总之,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课程整合,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阮义华:江西省新余市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新余市教师评比活动评审专家;江西教师网微课评审专家。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整合 教学方法 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34-01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数学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本文就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谈谈这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目标
1.提高数学课程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者的整合本身就是先进的教学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先进性必须体现在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上。例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非常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缩短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为学生迅速掌握知识架起了桥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2.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
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至少有以下特点:(1)会利用资源学习;(2)会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自主发现式学习;(3)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学习;(4)会进行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数学时,知识的获得不应该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及对课文的学习,更主要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据化信息资源,通过对资源的搜集、整理、利用来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以此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一般包括以下一些能力:(1)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2)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与批判能力;(3)应用信息及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我们必须做到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网络技术的支撑,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课题进行探究——自己上网查阅资料,求解,和别人合作讨论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问题,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主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持续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原则
1.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教学过程的原则。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以展示,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强调对数学知识应用;强调对数学知识的迁移。这种整合,是以数学教学的具体任务为完成目的,有意识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做到个性学习与协作和谐统一,以达到数学学习的目标。
2.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任何教学改革,教师都是最初的创造者和最终的执行者,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应根据初中数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实践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3.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数学学习的基本工具的原则。在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应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数学知识所需信息、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身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1.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并不需要由老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
2.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计算机对初中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的观察,在一定的背景下自己提出问题,设立自己的探究步骤,优化自己的探究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探索,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和数学教学应追求的目标。
总之,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课程整合,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阮义华:江西省新余市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新余市教师评比活动评审专家;江西教师网微课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