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充满言语创造的生命力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keycn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文本解读:从“面面俱到”到“重点突破”
  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集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在语言精华处驻足鉴赏、潜心揣摩,领悟文本言语表达的准确和精妙,体会作者不同的写作视角和独特的想象空间,要借助重点词语和句子,感知文章在遣词造句时所运用的方法,获得表达的基本技能,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删繁就简,探寻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苏教版四上《雾凇》一课,系由三个板块构成:雾凇景象的奇丽,雾凇形成过程的奇妙,雾凇姿态的奇异。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目标,把关注点放在第二个板块上,让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来感知雾凇形成过程的奇妙之处。在教学这一板块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1. 同学们,读了这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
  2. 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吗?
  3. 看看作者又是如何具体描写雾凇形成过程的?(第一句总写,后面具体描述)
  4. 在作者的具体描述中,你关注了哪些词语和句子?通过这些词语和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领悟了文本语言的个中滋味,也对文本的表达方法了然于心。而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对教材、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和适切的取舍。
  二、 文本感悟:由“写什么”到“怎么写”
  言语表达需要大量的语言积累,量变才能产生质变。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将时间花在学生对重点语段感悟上,事实上,对于教材所选的课文,只要学生多读几遍,含义大体上就明白了。只是由于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不够,所以导致不能准确完美地表达。所以我认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应从“写什么”,转向探究“怎么写”上来。
  例如,苏教版三上《军神》这一课,重点围绕着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来对人物进行描写,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读完课文后,清晰的人物性格特点,学生都能感受到。那这样的课文,教师除了把关注点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感知上,还应该更多的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提示语的使用方法。以此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军神》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描写人物时,重点却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绪变化,其目的是以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来衬托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这一点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
  1. 按课文填空,想想所填词语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做完手术,沃克医生对年轻人说:“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年轻人( )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 ),问:“一共多少刀?”病人答:“72刀。”沃克医生( ):“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2. 请在人物语言的前面或后面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滩积满了雨水的水塘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觉得。
  我( )地问:“小弟弟,你在干什么呀?”
  “造桥呗。”他( )。
  “造啥桥啊?”我( )地又问了一句。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 )。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 )。
  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通过提示语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和特点。
  三、 课外延伸:化“读写分离”为“读写结合”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读”就是“吸收”,“写”就是“倾吐”。其实,“读”与“写”是一个整体,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是一种最自然的读写状态。读中的写有方法,更有目标,夯实的是学生的习作基本功;写中读更有目的性,更能激发学生的读写积极性。阅读教学中,内容理解当然需要,言语表达更是重中之重。我们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化“读写分离”为“读写结合”,让学生在读中获得表达的方式方法,习得言语表达的技能。
  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都关注到写的训练,但有时写还只局限于文本范围内,还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迁移运用、学以致用。例如《军神》一课的教学中,添加提示语的训练,我们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创设一些情境,如:(1) 我生病住院,妈妈既要上班,还要照顾我。(2) 这次期中测试,我考了全班第一。(3) 我和好朋友一起玩游戏……在这些情境中,不同的人物对话,如何使用提示语,如何通过人物说话时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学生可以利用课堂所学的方法进行创作,写得如何,集体进行评价,写得好的地方大家学习,不够好的地方如何修改,让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通过这样的言语运用练习,让学生在不断的言语实践中,逐步掌握表情达意的方法和技能,把课堂内外的读写有效地结合起来,逐步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积累、迁移、运用表达手法的意识和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约有七百多家企业报,这是一支不小的力量。在报刊林立的今天,企业报之所以能够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能够得到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具有较强的接近性。企业报
编辑同志: 我是贵刊的热心读者,不仅自己阅读贵刊的作品,还好和别人交换对贵刊作品的看法。贵刊今年第三期,颇有几篇吸引人的作品。象《因为我爱……》、《选拔》、《惊心动
我一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意蕴和价值始终在生成之中,并伴随着课堂改革的步伐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在课改历程中,一些经典的课堂,却始终保存着决定语文课堂生成方向的永恒质
有人批评语文课上“胖”了:内容庞杂、旁征博引,形式花哨、表面繁荣,就像一棵疯长的果树,枝叶繁茂,却不结果子。有人埋怨语文课上“瘪”了:低效问答、机械练习,老生常谈、平面重复,就像吃饭,天天稀饭馒头、馒头稀饭,不但缺乏营养,而且倒了胃口。为此人们呼吁:语文教学一要“剪枝”,二要增加“含金量”。  说实话,许多年来,我们对语文教材教法的研究已经算足够深入全面了,为什么一接触语文课,总还不能那么令人满意
作家写文章要“情动而辞发”,歌者演唱要真情流露,画家作画要融情于画,要情、境、景共生……因此,我认为写字教学也要注入情感因素,如果把学生的情趣激发起来了,写字教学才会更有实效。  一、 追根溯源,增强自豪感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老而又完备的汉字,是殷墟甲骨文,距今三千多年了。其后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向学生渗透这些知识,可以增强他们
一、 “奇想识字”的由来  著名语言学家佟乐泉教授说:“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有效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启迪与鼓舞。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时常为学习生字,容易写错字别字,心里十分苦恼;当时我还看到一本介绍一分钟神奇记忆法的书,并在电脑培训班学习五笔打字,把汉字拆分成一些部件,给我启发很大;再加上我工作以
任何一项丰硕的成果都来自于实践。我们的实践性课堂目标,就是通过实践给学生留下能力,通过实践给学生留下习惯,通过实践给学生留下素养。为此,还原本真课堂,就要把时间留给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识、读、写、说的实践过程。  一、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语文《课标》中,每一学段都明确提出了学生识字的要求,对识字量都有规定,而这些都是需要在课堂中完成的,作为语文老师决不能只是走过场,一定要注重同学们的识
企业伦理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关系日益密切,随着竞争的激烈以及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丑闻频传,引发各界对伦理议题的关注。对外承担社会责任,对内建立严格的伦理制度规范成为很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试图通过执行服务化商业模式来维持和提升其竞争优势。例如美国的IBM公司、苹果公司以及国内的华为等公司都在提升其服务化水平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
一、 求趣,诱发阅读期待  1. 设疑于始。我认为第一课时的导入非常重要,因为在未知的学习内容面前,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学习欲望,作为教师,用怎样的导入方式才能激发这种内在的欲望呢?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教学中,可由读题导入,并于课题之处设疑,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从而产生探究的热情,并始终在学习中保持浓厚的求知兴趣。如五上《变色龙》一课就可以这样导入设计:“动物是我们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