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四大趋势

来源 :金融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oryanz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信用社经过七、八年的改革与发展,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商业化、集约化等倾向,但目前这种商业化和集约化还是省联社的行政力量推动形成的。鉴于此,应顺应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适时、分层深化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恢复资本纽带在其经营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商业化;集约化;产权改革
  Abstract:After 7 or 8 years’reform,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ealize commercialization and intensivism somehow,which is mainly promoted by administrative forces. In this situation,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hould line with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rural concentration,improve property right reform according to time and level,and restore the basic effect of capital bound in operation.
  Key Words: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commercialization,intensivism,property right reform
  中图分类号: F830.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7-0067-03
  
  2003年,农村信用社启动了央行票据置换坏账资产的“花钱买机制”的改革。时至今日,其改革与发展的成效到底如何?哪些方面有进展,哪些方面还有缺陷?当前的主流趋势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国内形成了两类截然不同的观点。持肯定态度的观点认为,各地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地进行了产权改革,法人治理、经营状况、市场声誉、支农效率和盈利能力都得到普遍改善或提升。但这一观点并没有消除否定者的质疑:中央银行虽然花了钱,但并没有买到政策所预期的机制,只是帮助填补了窟窿;农村信用社仍然产权虚置,法人治理形似神非,行政干预,发展无序。笔者通过对山东省的调查发现,上述两种极端的认识均不契合实际,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主流是商业化、集约化、科层化和差异化。因此,深入研究和探明这些主流趋势,或许对厘清下一步改革的思路有所帮助。
  
  一、商业化趋势
  
  判断经济主体是否商业化,一般采用两项标准:一则看是否以盈利为经营目标;二则看经营模式和实现手段是否适应市场化规则。依据这两项标准,目前农村信用社已基本商业化了。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基本理由有三:
  第一,经营模式商业化。在历经数次波折和改革之后,农村信用社逐步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盈利为目标”的总体经营格局。以山东为例,2010年,全省133家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下文一并简称为“县联社”)实现各项收入436.16亿元,利润66.67亿元,同比增加15.9亿元,增幅31.29%,明显高于商业银行。授权授信、责任追究、成本控制和劳动用工等也逐步向商业银行模式靠拢。目前山东各有7家和19家县联社更名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另有十多家尚在积极组建筹备之中,转换为银行类机构的数量居全国前列。
  第二,产品供给市场化。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积极效仿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求,细分推出10多种个人储蓄及存款产品、16个中间业务和23个信贷产品。其中,存款业务和中间业务产品与商业银行旗鼓相当,但贷款业务产品更加灵活、多元。比如,顺应农村企业、居民资产、财富和信用多元化增长的实际,农村信用社系统的农户贷款证贷款、联保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应运而生;其市场嗅觉也比商业银行更敏感,抢先启动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林权等各类不动产和动产抵押贷款创新。
  第三,贷款定价的市场化。目前,我国存贷款利率尚在管制之中,但允许农村信用社等贷款利率实施一定比例的上浮。因“三农”的特定金融风险和农村金融分散运作的高成本,加上农村卖方信贷市场的垄断因素,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偏高具有一定合理性。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3年来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运行情况看,始终在高于国有银行3.16—3.67个百分点的区间内运行,但低于民间借贷10.13—11.9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定价,既不是“一浮到顶”,也不存在合作金融的利率优惠,而是依据国家利率政策和市场供求关系随行就市。
  
  二、集约化趋势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系统的集约化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上都有所体现。2003年以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基本确立了省联社——市办——县联社“三会一层”的管理体制。其中,初始阶段的集约化是通过组建法人县联社大面积地合并乡镇信用社的“小法人资格”实现的。2003年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为“省联社”)又通过对县联社人、财、物的集中管理,进一步强化了集约化的管理。管理体制的集约或集中,客观上也促成经营方式的集约化。这具体体现在:
  (一)统一竞争和发展策略
  省联社统一研究制定“信贷支农、资金增值、支付结算、社会信用、信息服务”五大金融竞争方略,统一金融品牌、营销网络和服务创新,成功发行统一品牌的银行卡——“泰山卡”和“富民”理财产品; 2010年新增农信银系统、行内汇划、大小额支付系统通汇行各1538家、535家和119家,畅通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程;统筹安排网上银行、电话POS和外汇金宏等21个项目的创新与实施。
  (二)筹资自营或跨区域调配资金
  截至2010年底,全国24个省联社均从事自营业务,规模达到4000多亿元,其中河北、浙江、山东、江苏、广东五省联社规模均在250亿元以上。据银监会专项调查,这些自营业务资金9成以上来自于基层。在自营业务之外,2010年,山东省联社还制定下发“社团、银团贷款”指导意见,在全省范围内集中资金,向一些大中型企业组织银团贷款。
  (三)信贷投放批量化
  据统计,自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系统贷款余额由3406亿元增加至5109亿元,增长49.9%,而同时期单笔贷款平均规模则由80.1万元增加到139.3万元,增幅达71.6%,超出全部贷款正常增速21.7个百分点。该时期,非农企业类贷款余额则由1367亿元增加到2351亿元,增长71.98%,同样超出贷款正常增速21.08个百分点;而农户贷款却在2010年出现了负增长。这几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贷款有向大额、非农企业集中的趋势。
  
  三、科层化趋势
  
  省联社对县联社实施人、财、物全方位的管理监督并逐步得到强化,全省一盘棋。一是统一干部人事管理。由省联社直接提名任免县级联社理事长、主任,统一招聘、培训人员。2010年,山东省统一招聘大学生员工3105人,补员1606人,通过考试将4537名编制外员工列编管理。二是统一下达年度业务发展考核指标。每年,省联社要向县联社统一下达吸收股本金、利润指标、信贷投放等指令性经营指标,对其信贷管理、授权授信、内部控制、风险处置和专项治理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四、差异化趋势
  按照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监管要求,将山东省133家县联社分为两组,可以发现,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县联社由2006年的12家扩大至2010年的78家,8%以下的则由121家下降至55家。以2010年为基数,资本充足率8%以上和8%以下县联社阵营的贷款余额分别为3446.6亿元和1656.6亿元,份额占比是67.7:32.3,前者是后者的2.08倍;而净利润份额则为78.8:21.2,前者是后者的3.73倍;资产利润率分别为0.88和0.344,前者是后者的2.56倍;不良贷款份额为45.2:54.8,前者仅有后者的82.6%。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份额比例分别是64.8:35.2和62:38,双方差距不大。这一组数据说明,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县联社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水平均好于8%以下的县联社;但金融支农的情况并不存在很大差异。
  经过进一步考证,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1)经济基础差异。78家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县联社,有51家分布在城市辖区、经济开发区和全国百强县(分别是26家、10家和15家),且东部沿海和农业产业化区域相对集中。相反,55家资本充足率8%以下的县联社,多集中分布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中部山区和西部。(2)贷款结构差异。资本充足率8%以上和8%以下县联社的非农户涉农贷款分别为1159.43亿元和537.4亿元,各占其涉农贷款总额45.67%和38.95%,前者比后者多6.72个百分点。这表明,资本充足率8%以上县联社的贷款结构发生了实质变化,农户贷款份额在减少,而城市郊区农民住房消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产合作社等涉农贷款在增加。贷款结构上的差异,是由所在地的经济状况及金融需求特征所决定的。(3)股东差异。资本充足率8%以上和8%以下阵营的投资股分别为202.31亿元和102.85亿元,前者4年增长10倍,后者几乎没有增长。这表明,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县联社越来越具有投资价值,越来越多的县联社出现了溢价扩充资本金的情形。(4)地方支持的差异。资本充足率8%以上和8%以下阵营的县联社各获得地方支持178.09亿元和121.77亿元,其中,现金支持金额分别为37.16亿元和19.36亿元,税收减免分别有51.4亿元和19.4亿元,土地资产置换各为89.53亿元和83.01亿元。由此可以匡算出,资本充足率8%以上的县联社获得现金、税收减免等货真价实的支持占到了地方支持总额的49.72%,而资本充足率8%以下的县联社只占31.98%,两者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综上所述,商业化、集约化、科层化和差异化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主流趋势。商业化、集约化是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但它毕竟还是省联社的行政力量推动实现的,而且,商业化和集约化的进度在各地之间还存在很大差异。这些趋势性的现象表明,农村信用社不再是原本意义上和政策所预期的金融合作组织,而是越来越向商业化金融靠拢。因此,顺应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趋势,加快产权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适时、分层推进农村信用社商业化、集约化进程,恢复资本纽带在其经营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才会更加契合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参考文献:
  [1]张乐柱.试论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重塑[J].金融发展研究,2006,(5).
  [2]周波.建立省级区域农村商业银行是摆脱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困境的重要选择[J].金融发展研究,2006,(7).
  [3]肖四如.专业合作+信用合作: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重要取向[J].中国农村金融,2011,(6).
  [4]宋磊,王家传.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金融发展研究,2008,(1).
  [5]佘传奇,祝军.农村内生金融存在合理性的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8,(3).
  [6]朱广其.以农户金融合作为基础构建农村金融体系[J].金融发展研究,2008,(10).
  [7]王芳.促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可行方略[J].经营管理者,2011,(4).
  [8] 冯波,郭琪.农村信用社组织再造与治理优化的探讨——以山东省为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0,(12).
  [9]高发.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8,(3).
  [10]赵俊英.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技,2011,(2).
  (责任编辑 刘西顺)
其他文献
受到国内外金融领域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反洗钱法草案,4月2 5日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开始进入立法程序。这标志着中国高度重视严防和打击日益猖獗的洗钱行为,下决心切断走私、贩毒、贪污、贿赂等犯罪所获资金的转移链条,并强化反洗钱国际合作,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中国经济健康肌体上的毒瘤    2 0世纪中期以后,世界走私、贩毒等犯罪活动日益猖獗,而随着金融衍生品和
期刊
“现在太多男性穿着黑西装了,全是黑色I让我们女性来增添一些颜色吧。”几年前,当韩明淑刚刚从女权运动步入韩国政坛的时候,她这样说。3月24日,就在韩明淑62岁生日当天,韩国总统卢武铉提名她担任韩国新总理,4月19日韩国会通过提议,韩明淑成为韩国建国近60年来首位女总理,由此也将成为男性主导的韩国政坛最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3月24日是韩国女议员韩明淑62岁生日。就在这天,她被总统卢武铉提名为国务总理
期刊
“笑傲昆仑问天下何处是雄关,跃马雪域引青藏高原飞铁龙。”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814公里已于1979年通车。目前正在建设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新建1110公里。铁路建设者们用科技和智慧破解着高寒、缺氧、冻土、缺水等难题。钢铁巨龙飞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展示着美好的明天。    叩醒尘封的荒原梦    青藏铁路新线建设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举措。回顾历史,青
期刊
“南北两松山”是近年来在中国商界迅速帽起的明星人物。南方张松山是位于西南重庆的华帮制药的领军人物,北方张松山则是坐镇北京的火车头国际集团的统帅。更为瞩目的是“南北两松山”的成功商道均以厚重的文化底蕴潇潇洒洒地一路向着太阳走来。本刊这期推出的北方张松山将给读者展示出一个哲学大师级的超级融会贯通术。  ——编者    理性至上的“火车司机”    如果把北京北方火车头科技有限公司誉为一列特快的列车,那
期刊
初见马爷实属意外,因为那种场所他根本没有资格落脚。4月15日,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成立的大会上。那是艺术界权威与相关级别官员才能获得“捧场”资格的殿堂,而仔细打量马爷不属于这两类,当然也不会划入被邀请参加的媒体之列。以致连被人们誉为“慧眼伯乐”的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也看走了眼。许校长在作完报告后,马爷也捧着打开的本子请他签字,许校长极其虔诚地说:“我哪敢啊,您老的字比我强多了。”于是我自然地把马爷想成
期刊
摘 要:包括逆周期性资本比率、动态准备金、贷款价值比率、资本管制等在内的现有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分别有不同的效果及其局限性,而且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因此,采取谨慎还是积极的政策框架取决于理论研究和政策试验的结果。  关键词:宏观审慎政策;目标;工具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5)01-0047-03  在看似稳定
期刊
2014年,一种新型的零售银行业态—“咖啡银行”正式出现在北京,一时成了大家热议的新闻。招行联手韩国的“咖啡陪你”(Coffe bene)连锁店,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咖啡银行。招行在咖啡陪你的门店中融入了某些零售业务,直接发现与满足零售业态的金融产品需求,而“咖啡陪你”则可以分享银行客流带来的咖啡消费,招行的金融服务成为“咖啡陪你”的一种增值服务,可谓互利双赢。  一、“咖啡银行”对我国零售银行业务发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中国经济及金融环境进入新常态,城商行面临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过去依赖宏观经济增长红利及监管制度套利,城商行取得规模及盈利水平的快速增长。然而,规模扩张过程中对批发性融资的依赖以及高同业资产配置,使城商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及收入结构逐渐失衡。面对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城商行已有的商业模式无法有效满足需求结构的趋势性转变,内生增长动力不足,陷入转型发展困境。重塑业务增长模式、改变
期刊
摘 要:本文以2002—2011年7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动态内生性的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的System GMM估计方法,以动态性视角研究了管理层薪酬激励与公司风险承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薪酬激励与公司风险承担间存在动态内生性问题,不仅当期管理层薪酬激励对当期公司风险承担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前期管理层薪酬激励也对当期公司风险承担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两种薪酬激励方式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方向相反。
期刊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西安710075)  摘要:利率市场化能否全面顺利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是否具有相应的利率管理水平是个关键因素。本文利用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样本,基于利率敏感性缺口和FLANNERY的部分调整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受当地利率承受水平、存贷款格局、历史负担和相关市场制度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利率风险不敏感,但已呈现出向好趋势。  关键词:利率;风险;敏感性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