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祝福和期望

来源 :云南画报·云南铁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画报》至今已有60周年了,一个地方性的期刊,有高达60年的历史是很不容易的。这不僅需要不怕困难、不畏艰辛的努力,更需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要在多方面去开拓,更要去寻求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我是一个略懂一点摄影的文字编辑,今年90岁了,但我深深知道,做一个合格的党的宣传工作者是多么的光荣。我更相信在画报社全体同志的努力下,刊物会越办越好,在此愿与云南画报社的各位同志共勉。
其他文献
“每年东南信风吹起,海流轻抚印度洋上的明珠,斯里兰卡是世界尽头灵魂的故乡。” 这是马克·吐温在《赤道环游记》中对斯里兰卡近乎谄媚的点赞。国土面积袖珍的斯里兰卡四面环海,拥有约1300公里多姿多彩的海岸线,整座岛屿犹如戴着一条由沙滩围成的项链。我们用车轮丈量斯里兰卡西南部海岸线,享受海洋的无穷魅力。  坦加勒的治愈系  坦加勒拥有妙漫旖旎的海岸线与小众静谧的独特风情,是欧美旅客钟爱的海滩度假胜地。慵
期刊
关注云南图片库,得云南绝美名片  云南图片库由云南画报社主办  是云南唯一的60多年图片资源积累机构  为进一步挖掘“美丽云南”新形象  现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有关云南的精美摄影作品  欢迎摄影师加入云南图片库,实现更多价值可能  签约摄影师  李维梅  李维梅:摄影爱好者,摄影作品曾获云南省第二届生态环境摄影优秀奖、“2019年发现滇池之美”摄影大赛优秀奖、“春城飞花令——昆明美好花事花拍活动”优秀
期刊
酉外 YOU WAI  最融合串起老街区的前世今生  昆明城中心的钱王街一片自清代起,就是老昆明的商业、金融繁茂之地,各种商号、票号扎堆于此。南来北往的商贾居民及旅客络绎不绝,饮食过夜住宿的需求也是不可或缺。如今,几百年的旧时光轻轻溜走,新的商业街区又在这里兴起。近几年,则有不少人看好老房子的魅力,将越来越多老建筑经改造化身餐厅、咖啡馆或工作室等,酉外茶饮店便是其中之一。  酉外的前身是一栋破旧的
期刊
“康恒沟”翻车记  李宝峰:7月29日,从大滩镇出发,驶入老掌沟。经过了很多陡坡和炮弹坑后,我的心情是既紧张刺激,又纠结犹豫。刺激在于,我很相信這台车的性能;纠结在于,操纵这么一个大家伙走在这样狭窄陡峭的山路上,对自己的驾驶能力还是有些不自信。康恒沟果然名不虚传,我的左侧是个向上的大斜坡,右侧则是一条沟。对于大多数越野车来讲,这就形成了交叉轴,但我的车轴距和轮距都比小车大,还不至于形成某只车轮离地
期刊
《云南画报》创立于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云南省委、省政府创办的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宣传云南各方面建设新成就的精美画刊,至今已走过60年历程。期间,1960年因我国遇自然灾害而暂时停刊,1978年7月复刊后不断发展壮大,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广大读者的喜爱。  60年来,作为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流媒体之一,《云南画报》坚持权威性、艺术性、新闻性相统一,提倡真实、新颖、发现,追求寓教于
期刊
在60年的历程中,一代代云南画报人为《云南画報》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用他们的视角记录了云南60年来的发展变化,今天我们读起他们的回忆,看到的是他们为了画报发展,无私奉献了青春与汗水,留下了一段段敬业奋斗的美好记忆。
期刊
10月28日18时25分,由曲靖开往昆明的C8375次列车从曲靖站开出,这是毘明至曲靖的复兴号动车开行的第十天。除了在周末重联时上座率达到100%,在工作日这趟车也保持了80%的高上座率。值乘昆明至曲靖城际列车多年的列车长李兰芝巡视车厢时发现,许多老面孔成了这趟车的“新铁粉”。  旅客陈维在昆明工作,家在曲靖,算上读大学的时间,她乘坐火车往返于两地的习惯已经保持了11年。  开始的时候,城际列车在
期刊
1959年 创刊,隶属云南日报社管理。  1960年 因国家遇三年自然灾害暂时困难而停刊。  1978年 7月《云南画报》复刊,隶属云南省新闻出版局管理,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1978年 12月13日成立临时党支部。  1979年 9月3日,中共云南画报社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成立,任方同志任书记、社长。  1979年 编辑出版《对越自卫还击》大型专刊和画册。  1986年 10月16日至18日,
期刊
从1995年4月我到云南画报社主持工作,到2013年7月我辞去社长到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关做督导组长,眨眼十八年。  1998年8月我第一次参加“全國画报内蒙古采风与理论研讨会”,初入画报行当的我当时在大会上发了言,主要观点是:“全国所有官办画报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本身包含了诸多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缺失之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将艰难地活着。下一步,将与时倶进继续完成四个转变的‘三步曲’:
期刊
当我又一次站到大盈江边上,眺望着江水向南流去,小船轻轻划过江面,岸边的湿地芦苇摇曳,花开遍野,一阵轻风吹来,白鹭腾空而起,迎着落霞飞向竹林深处,余晖中佛塔的铃声随风而至,此时,回想起20世纪80年代早些时候,云南画报记者范希圣、王滇云、张金明与云南林業规划设计院的罗铿富工程师等人一行,到盈江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和腾冲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考察采访,30多年过去了,往事如烟,那些历历在目的场景一幕幕划过,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