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班语文能力测试题设计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jh9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这份试题是根据“新课标”设计的。树立大语文观的思想,摒弃了传统机械的训练模式,着眼于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拓展训练内容,注重在社会实践运用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而且这套试题让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想象的空间,表现自我的空间,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试题内容和评分建议]
  
  卷首语:同学们,转眼间你们即将小学毕业了,祝贺你们!今天,我们来一次自我测试怎么样?通过对这些题目的练习,我们可以看看自己哪些方面做得还不错,以便继续发扬;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奋力赶上。认真答题吧,你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识字写字(10分)
  1.请你认真读拼音,把它们写下来,相信你能写得很漂亮(7分)
   kāncè(_____________) kāngkǎi(_____________) yú lè (_____________)kuíwú(_____________)
   dǐ yù(_____________)
  miǎo(_________)视(__________)小xiá洁白无(_________)应接不(_______)
  2.有五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他们的姓分别是:康、滕、傅、钱、杨,如果按姓的音序排列,应当是:__________。(1分)
  3.请写出部首是“目”同时表示“看”的意思的字(不少于4个):______。(2分)
  
  二、语言积累与应用 (30分)
  1.成语是祖国语言文字的瑰宝,六年中你究竟掌握了多少,测测自己。(8分)
  (1)请根据例子写出相应的成语。(2分)
  例: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①最昂贵的稿费(_____________)②最快的速度(_____________)
  (2)学习成语要自己归纳总结,请你尝试着写出以下几类成语。(3分)
  ①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成语:______、______
  ②含有两种动物名称的成语:_______、______
  ③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一些利用成语制成的“别字”广告,请你将其中故意用错的字改正过来。(3分)
  爱不湿手(洗衣机广告) _________。咳不容缓(桂龙药品广告) _________。百衣百顺(服装广告) _________。
  2.你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对联等,你能灵活运用吗?(7分)
  (1)围绕一个意思写一两句话,用上你喜欢的一句歇后语或谚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有些学生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们沉迷于各种游戏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们说:__________(名言警句)。(1分)
  (3)明明的爷爷是一个老对联迷,这不,他为明明的书房写了一联,来勉励明明认真读书。(2分)
  上联是:________;下联是________。
  (4)校园内有一水塘,常见各种漂浮物。为保持塘水清洁,学校准备制作一块告示牌。请你帮助想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请你展开想象,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这个句子和前面的句式一致。(2分)
  金钱能买来书籍,买不来知识;金钱能买来礼物,买不来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回忆课文内容,你一定记忆犹新吧!请做做下面的题目。(8分)
  (1)小学阶段,我们通过课文学习熟悉了许多人物,他们有____________(至少写6人)。其中令你敬佩的人一定不少,请你列举其中两位,并陈述你认为的足够的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手的时候,_____________;吃饭的时候_____________默时,_____________ ”(朱自清《匆匆》节选)
  5.某一所小学的教风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这句话中的三个“一切”的意思依次是:(3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进入阅览室,那里可是书的海洋,你可以向朋友推荐一本好书,它是________。推荐的理由是:_________(2分)
  
  三、阅读感悟(25分)
  阅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着的事情,有些同学认为很难,其实并不是这样,关键你要将文章读懂。不信你试一试。
  (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节选)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文中“生活的小船”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说明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的理解是:①_____②_____。(2分)
  3.画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活中,你有过作者同样的感受吗?请举例说一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心灵里的大桥
  窗外下着毛毛细雨。我被一道题难住了。唉!该怎么解呢?我坐不住了,就朝雨里走去。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滩积满了雨水的水潭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觉得。
  “小弟弟,你在干什么呀?”我疑惑地问。
  “造桥呗。”他连头也不抬,只将手中的小木头往水塘里排列开去。
  “造啥桥呀?”我好奇地又问一问。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将一块较大的木头往已造好的“桥墩”上放去。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高兴地跳了起来。“啪”地一声,一脚踩得泥浆水溅了开去,“大桥”倒蹋了。
  男孩抓了抓头皮,不声不响地蹲下来。心疼地捡起木块,重新造了起来,嘴里还嘟嚷着:“这个木头桥不好,我长大了要造座又大又牢的桥。”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木头桥虽然没有搭成,可是男孩心里已建成了一座理想之桥……他那种坚持不懈、刻苦学“造桥”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不禁自问:“难道我不能像他一样,去解开难题吗?”
  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离小水塘越来越远,可当我回过头来,透过蒙蒙雨帘,隐隐约约看见小男孩还在认真造着“大桥”呢!
  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灵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①坚持不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隐隐约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描写小男孩坚持不懈,刻苦学“造桥”的句子。(1分)
  3.“男孩的心里已建成一座理想之桥”中的“理想之桥”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我”是在什么情况下遇到这个小男孩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我”回家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的“理想之桥”是什么?你认为怎样将自己的“理想之桥”变为现实?(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后,你能质疑问难吗?请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口语交际(两题任选一题) (5分)
  1.今天,你小学毕业了,将要离开母校,离开培养你的各位老师,如果你去向你最喜欢的老师道别,见到他(她),你会怎么说呢?
  2.假如你是一位小记者,采访一下身边的一些无名英雄,如警察、教师、清洁工、辛勤的园丁等,请你选择一位采访对象,写出你采访时的开始语、采访时想了解的内容以及结束语。
  
  五、习作 (30分)
  提示与要求:从下面两题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题,按要求写下来,书写工整,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写,字数不少于400字。
  1.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你会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学会了新的本领,掌握了新的技能;懂事了,关心父母,善解人意;会应变,能处理突然出现的事情了……请你以“我长大了”为题,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写出自己的进步、成长和变化。
  2.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假设这一天已到来,这时的你已成为一名记者,一名播音员,一名诗人,一名画家,一名体育健将,或者是一位为中国运动员加油的拉拉队员,一位热心的观众……你会怎么做呢?想象会发生什么事,展开你丰富的想象,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你对北京奥运会作贡献的愿望。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
  责任编辑:孙海燕
其他文献
激光在临床应用上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潜在的危害,除了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外,尚有电击、激光环境污染、有毒物质播散等.因而对病人、医护人员及环境加以保护,避免激光直接
王秋石、王一新撰文《中国消费率低估研究——兼议中国"投资过热论"》指出,中国消费率偏低是传统理论普遍接受的观点,从这一点出发,引致出中国经济增长投资依赖症、中国经济崩
光动力治疗(PDT)是一种很有希望的肿瘤治疗方法。它通过光照位于肿瘤内的光敏剂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单线念氧来杀伤靶组织,达到肿瘤治疗作用。虽然PDT的初期治疗效果通常是明显
吴春梅、石绍成撰文《民主与效率的关系:基于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的考察》指出,基于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的考察,民主与效率的关系是历史的产物,受制于政治与行政关系的演变。从总体趋势
鼻咽癌经放疗、化疗后未控或复发,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我们自1988年迄今,用Nd:YAG激光治疗20例,全部病人得到随访,除5例死亡、4例未控外,其余病例均尚健在,4例随访已超过5年,效果满意。
温岭市城西小学建于2001年7月,将原属完小性质的北城小学易名而成建校升格初期的几年,正是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酝酿新课程改革的时期,这对于年轻的城西小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会一方面可以借课程改革来促进教学理念更新;另一方面借新课程为起点,鼓励教师珍惜“新起点”,努力“从头越”    一 薄弱学校改造的探索过程    我们于2003年暑假,推出集体备课方面的研究,开始以集体备课为突破点,提高教师
为探索激光治疗闭角青光眼的理想术式,对9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联合激光虹膜切除术。先用氩离子激光在患眼虹膜面作一光凝斑,再用Nd:YAG激光在此光凝斑上作穿透性击射。虹膜透切
黄锡富撰文《从金融危机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指出,尽管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若其脱离实体经济盲目扩张,过度炒作,对实体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巨大破坏作用。首先,虚拟经济的过度炒作会引发经济泡沫。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罗宗强撰文《试析明代后期文学思想的世俗化倾向》指出:明代后期文学思想有崇尚浅俗的倾向。诗歌方面,从明初的美教化,永乐的鸣盛世,到两次复古,反映了诗歌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寻求出路的动向。直至万明,“真诗在民间”的观念逐渐被接受,诗歌创作趋向浅俗。世俗化倾向在戏曲中的反映是主张以俗语为南戏,越俗越家常。此一思想倾向最突出地反映在小说创作中。万历年间出现的市井小说《金瓶梅》,反映了文学思想的巨大变化。从题材选择、人物描写到语言,都说明《金瓶梅》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市井小说。晚明文学思想的俗化倾向,与其时社会的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