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探析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20208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也是教师当下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遵循“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分组原则,由教师指定问题分配组员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整体为评价客体,以整组成绩为评价标准,促使学生共同达成教学目的。本期《专题策划》特邀五位一线教师,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实际教学经验,围绕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合作任务以及教师评价等方面展开探讨,以飨读者。
其他文献
师范大学的学科教育课该怎样开展?中美两国大学课堂提供了两种决然不同的理念和模式。在中国的师范大学课堂中,教育理论为授课的重点,教授们试图以各种教育理论教育学生,让学生牢记这些理论和观点,以期待这些未来的教师在中学课堂上予以实践和落实。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首先要掌握理论,然后用理论指导实践。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理论要重于实践。而在美国大学的学科教育课堂中,教授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来模拟课堂教学,以此训练
安军,北京市中学生物学科教学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北京一零一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海淀区进修学校兼职教研员。2011年获得北京市首界高中教师新课程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生物学科一等奖、海淀区优秀科技辅导教师。  《中国教师》:安老师,您好!2011年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注重重要概念的教学,并在内容标准中具体描述了50个重要概念,引起广大生物学教师的极大关注。你们多年前就注重了生物学概念的教学,你们
为实现我校第一个五年(2007—2012)发展规划,我校从“校风”建设入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形成“文化引领、特色发展、品质立校”的目标追求。在“校风”建设的过程中,大致有两方面感悟。  一、“校风”的意义  “校风”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具体来说,有三方面意义:其一,“校风”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其二,“校风”是学校创品牌、树形象的重要保证;其三,“校风”既是学校的
吉林省通榆县实验高级中学是一所县级普通高中,为顺应当前普通高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我校先行先试,以多元自主的课程建设、丰富高效的教学样式和严格有序的教学管理,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尤其在艺术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打造出了优质的艺术教育品牌。学校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艺术教育的同时,也为艺术特长生的潜质挖掘和专业发展提供了日益完善的培养方案。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学校艺术教育成果显著,艺术教育办学模
教研组是教师学校生活和工作的最基本单位,它的性质是“从事教学研究的组织”。然而,近年来教研组的作用与功能正日益淡化。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校教研组的主要任务为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精神,教研组“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尚未成为群众性的、合作研究的实践共同体,离新课改要求还有相当距离[1]。  一、传统学科教研组活动面临“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  历史与社会(以下简称社会)学科被人们认为是一门副科,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的日益膨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伦理观念却在逐渐消退,青少年的自我认同、自我价值感也在不断下降,自杀率上升,各种吸毒、伤人的事件不断出现。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除此之外还有约200万自杀未遂者。在国民死亡原因中,自杀已经排在了第五位。[1]浙江健康教育所对浙江省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13.3%的学生曾认真考
前段时间,澳大利亚悉尼被这样的场景刷屏了:“快看,那是什么?”“是日本人、韩国人还是中国人?”“我认识,那是汉服,中国的!”“哇,真好看!厉害啦!”  古典雅致的服饰,动感十足的音乐,一群帅哥美女穿着汉服,在老外的地盘上搞事情!这段视频在中外社交网络上迅速传播起来,但大多数看得津津有味的观众,并不知道这一幕背后藏着多少故事:有个傻傻的“90后”中国妹子,在离家8000公里外的地方,做着汉服梦。  
作为省级教改的办事机构,江苏省教育厅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教改办、教育部的领导和指导下,努力协调各方,做好立法建议、规划设计、标准制定、争取投入、服务基层、督导检查和营造氛围。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工作中,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确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努力做好四个统筹    我省在研究贯彻落实国家、省纲要,进行教育改革顶层设计时,遵循教育规律,充分考虑江苏经济
“发一个通知,招一批学员,请几个教师,讲几堂大课,钱花了,理论也很好,就是回去不知怎么搞”,这是目前众多地方教师培训的真实写照。关于教师培训为人所诟病的相关文献已经论述较多了,这里不再重复。本文建设性地提出一种教师培训的新模式——“巡陪”。“巡陪”为巡回培训之意,即培训部门根据培训任务,有计划地分批组织不同种类的巡陪团到基层中小学进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现场培训。这种培训模式基于在职教师培训的“草
编者按:随着公众对教育的诉求越来越多,教师教育问题往往被推上各种话题的风口浪尖。在出现大量教育问题、教育事故之后,公众的目光总会直接聚焦在教师方面,并寻求可行对策。因此,教师在今日社会中承担着多种职责。这不禁引人发问:教师是拯救社会、拯救教育和拯救青少年的“灵丹妙药”吗?教师这个职业从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种种责任与义务吗?中国历史上教师所受的教育与我们今日对教师的诸多诉求是一脉相承的吗?本期《专题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