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铝暴露对大鼠海马神经元中toll样受体4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研究铝暴露对介导天然免疫的关键蛋白toll样受体(TLR)的影响,探讨慢性铝暴露诱导学习记忆损伤的潜在机制.方法 取80只断乳后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用蒸馏水喂养),其他3组为铝暴露组,分别用含0.2%、0.4%和0.6%浓度的AlCl_3蒸馏水喂养3个月.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TLR4的蛋白表达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TLR4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铝暴露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对照组(0.91±0.14)相比,0.2%、0.4%和0.6%浓度的铝暴露各组海马组织TLR4的蛋白表达(0.95±0.15、1.44±0.22、2.03±0.28)显著增高(F=37.575,P<0.05);与对照组(0.59±0.06)相比,铝暴露各组TLR4 mRNA的表达(0.86±0.04、0.95±0.04、1.06±0.09)显著增高(F=65.474,P<0.05).结论 慢性铝暴露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上调TLR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相关。

其他文献
颈动脉支架术在治疗颈动脉狭窄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如急性期脑梗死、脑出血及远期血管再狭窄等[1].近来研究认为,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凝血因子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与颈动脉疾病及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
期刊
为方便编读往来,反馈读者意见以及加强作者与编辑间的联系,现将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刊登如下。
目的 探讨成年型烟雾病缺血损伤模式与Suzuki分级的关系.方法 从南京脑卒中注册系统中提取2004年1月至2009年7月以缺血事件为首发症状的成年型烟雾病住院患者44例,其中TIA 12例、脑梗死30例及TIA与脑梗死共存2例.按大脑半球缺血事件先分为TIA组和脑梗死组,后者再按缺血损伤模式不同分为匹配的亚组[即皮质下亚组(25个半球)与皮质亚组(11个半球)、前循环亚组(29个半球)与后循环亚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公立医院,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心城区,医院分东西两个院区,为连云港市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我院神经医学中心为市一类医学重点学科,中心涵盖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危重病房、神经康复科、神经功能检查科和神经病学研究室。医院配备1.5T磁共振仪、多排CT、进口DSA等大型设备。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由CD+4T细胞介导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炎症改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病,迄今为止病因不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为MS的动物模型.起初,研究者普遍认为由白细胞介素(IL)-12诱导的辅助T细胞1(Th1)是MS发生的主要原因.然而,近来一种新型的CD4+效应T细胞,即Th17细胞的发现动摇了Th1细胞在MS中的核心地位。
期刊
临床资料 患者,男,53岁,职员.因"双耳听力丧失伴头晕10 d"于2009年9月30日入院.患者10 d前于工作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耳鸣,数小时后双耳听力丧失,无恶心,无肢体活动障碍,就诊于耳鼻喉科,纯音测听示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收入我科。
期刊
背景:后循环脑卒中占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的20%.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O)的治疗策略主要是基于前循环脑卒中干预试验资料和系列病例研究,但此结果不能直接应用到BAO.例如,随机临床研究证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IVT)治疗时间窗为4.5 h;动脉内溶栓为6 h.但此结果不能直接应用到BAO,因为这些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中,BAO患者只占5%。
期刊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是一类由免疫介导的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其病程呈慢性进展或缓解复发,多伴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电生理表现为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传导阻滞及异常波形离散;病理显示有髓纤维多灶性脱髓鞘、神经内膜水肿、炎细胞浸润等特点。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10年5月27—30日在上海市举办。欢迎广大医生积极投稿。参会代表可获得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学分10分。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是近年来在帕金森病(PD)研究领域里进展最为迅速的分子成像技术,利用放射性示踪剂追踪PD患者脑内多巴胺代谢情况,通过对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功能显像和定量反映PD病理改变.目前常用示踪剂包括多巴、多巴胺转运体(DAT)示踪剂和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VMAT2)示踪剂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