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除运动员疲劳的科学方法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g858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疲劳是由于运动使工作能力及身体机能暂时降低的现象,它是所有运动的天敌,过早的发生疲劳,将直接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运动后疲劳发生的原因,可以是生理上的,如肌肉内能量供应不足,能量生成速度较慢或是肌体成分中含有过多的脂肪。一般,训练后消除疲劳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1.整理活动:整理活动是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运动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整理活动除了可以使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保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偿还运动所欠的氧债之外,还可使肌肉放松,以利于消除疲劳。整理活动内容可包括慢跑、放松运动、呼吸体操以及身体各肌肉群的牵拉练习。
  2.按摩: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按摩可在整理活动后即刻进行,也可在洗澡后或晚上睡觉前进行。常见的有人工按摩、机械按摩、水利按摩和气压按摩。如采用人工按摩,不需要特殊设备,运动员可以自我按摩,或相互按摩。按摩可以帮助在运动时高度兴奋的神经系统转向抑制,得到更好的恢复。按摩还可使肌肉明显放松,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消除疲劳。
  3.水浴:属于这一类的有温水浴、冷热水浴、桑拿浴、蒸气浴等。
  第一,温水浴:运动后进行温水沐浴,是简单易行的消除疲劳方法。水温宜相当于体温(37°c左右)或稍高于体温(42°c左右),时间为10~15分钟。
  第二,冷热水浴:冷水可使血管收缩,热水使血管扩张,所以冷热水浴又称为血管体操。运动结束后半小时可进行冷热水浴。
  第三,桑拿浴:桑拿浴又称热空气浴,或芬兰式蒸汽浴,运动后1~1.5小时在进行桑拿浴效果较好。桑拿浴除用于消除疲劳外,还可用于减轻体重。
  4.食物营养:能源衰竭是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所以运动员训练后及时补充食物营养,会对消除疲劳有重要作用。
  糖是运动时能量的主要来源。运动中大量消耗,运动后应给予补充。除使用蔗糖、葡萄糖外,粮食是糖的主要来源。
  维生素B在糖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运动中维生素B1可促进糖的分解代谢,运动后又可帮助由食物中摄取的糖合成肝糖原、肌糖原。为了消除疲劳,运动后应多补充些维生素B1,可使用豆类食品,如瘦猪肉、肝、肾、心等。
  维生素c、钾等也对消耗疲劳有益,可从水果、蔬菜中补充。
  此外,还要合理地补充水分,这对加速体力的恢复必不可少。
  5.睡眠: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好方法。因为睡眠时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身体内分解代谢过程下降,而合成代谢过程提高,有利于体内能量的储积,恢复体力。
  6.吸氧:利用高压氧船,在2~2.5个标准大气压下,吸入高压氧的效果已得到初步证实。高压氧可使血氧含量增加,血液二氧化碳浓度下降,PH值上升,提高组织氧的储备量,对训练引起的极度疲劳、肌肉酸痛、僵硬、酸碱平衡失调等有明显疗效。特别对拳击、摔跤、柔道等头部常受到撞击的运动员,有减轻头疼、头晕,改善睡眠的效果。负氧离子也被用来消除疲劳。有人观察负氧离子加播放音乐有消除机体疲劳的作用。发现有提高背肌肌力,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血红蛋白浓度等作用。
  7.积极性休息:训练后身体感到疲劳,不妨到优美的环境中散散步,听听轻松的音乐,这有助于消除疲劳。
  总之,体育工作者一直热心于研究训练后消除疲劳的各种方法,不管是活动、水浴、食物,还是近年来的中药补充法,都要因训练强度的不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不同以及环境条件的不同有所选择。此外,作为运动员,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一、目标管理    学校教学工作的目标管理,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的管理方式,学校工作目标管理其本身的意义在于通过借助目标的作用去激励教师们的正确教学动机,通过强调成果来激发教师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以最大限度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每个教师的内在潜力,齐心协力共同实现学校制定的目标。因此,目标管理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在教学目标管理中,学校要根据初中三个年级的实际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的一个较大特点是文字量大大减少,表面看比旧教材少了很多内容,实际上这是新教材给我们执教者留下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个时间与空间呢?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一线的教师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现
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和研究者,其自身素质对实施课程标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在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适应《标准》,实施必要的课堂教学改革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主要表现在:  1.新教材不再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而是根据交际目的需要,既要考虑语音、词和语法结构等因素,又要考虑语言的功能、意念、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的五个基本特点中提出要突出“活动性”的要求。主要是让儿童直接参与到老师在课中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在更多地参与中使儿童受教育。这一特点的提出改变了以往捧着书本进行“空对空”说教的教学模式,把思品课由课堂延至课外,由老师被动地说教改为学生主动地实践。这不仅是我们实践新课标的需要,更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需要。     一、课前实践,做好资料搜集工作    
我校地处吉林敖东古城东部,牡丹江支流沙河岸边。学校始建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至今已走过八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多年来,我校始终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努力营造整洁、美观、富有人文情趣和感染力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近几年来,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不断加强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2001年至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