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建构主义思想下的生物教学设计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yz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叙述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学习动机、创设新旧知识衔接形成新知构建意义、组织协作学习引发主动探索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指导者。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师行为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建构主义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最早由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基于一定情境下,结合原有知识经验,通过社会文化互动而形成的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建构理解的过程。建构主义提倡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教师是意义构建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意义构建的实施者和加工者。这样的教学既强调学生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又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
  笔者分别从教学设计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创设新旧知识衔接形成新知建构意义、组织协作学习引发主动探索3个方面例析教师如何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指导者。
  1 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一种动力倾向,可以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考虑合理教学情境的设计。在合理的教学情境下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最终达到建构意义的形成。
  课堂实录一:探究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情境设置:卵壳膜和蔗糖溶液实验。
  师:展示之前制作完成的卵壳膜实验模拟渗透装置(图1),现在,将蔗糖溶液倒入这个卵壳中,请同学们观察下,有没有液体从卵壳膜部位渗出?
  生:(观察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有液体从卵壳膜部位渗出。
  师:从卵壳膜部位渗出的液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生:可能是蔗糖溶液,也可能是清水。
  师: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初步验证你的想法呢?
  生:可以尝一尝是否有甜味(经过学生亲自尝试,发现从卵壳膜部位渗出的液体是水,并非蔗糖溶液)。
  师:为什么水可以从卵壳膜部位渗出,而蔗糖没有从卵壳膜部位渗出呢?这层卵壳膜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课程的学习,探究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评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进入学习情境时大脑并非是完全空白状态,而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教师给其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学习者会对新情境产生自己的判断和解释。这种初步形成的判断和解释对学习者进行新知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鸡蛋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品,但很少有学生注意过卵壳膜的作用。教师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试验,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实验结果和自己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判断的结果不一致时,更会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形成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动机。
  2 创设新旧知衔接,形成新知建构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并以此作为新知的生长点。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定的情景,形成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进行知识框架的填充,并试着去思考和解释出现的各种新的现象,教师要以学生思考和解释作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新知的建构意义。
  课堂实录二:DNA分子的复制。
  师:细胞分裂过程中,如何保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生:完成DNA的复制和平均分配。
  师:DNA的分子结构是怎样的?
  生: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与T配对,G与C配对。
  师:你能试着绘出具有多个碱基对的一段DNA吗?(绘制要求:两条链分别绘制在两张纸上)
  生:展示绘制结果(图2)。
  师:细胞分裂后遗传物质能稳定的分配,如何将这段DNA进行准确复制呢?
  生:复制的关键是碱基排列顺序的一致。
  师:请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内容,利用材料进行模拟复制。
  生:展示模拟成果(图3)。
  评析: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是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进行DNA的复制,目的是进行遗传物质的分配。DNA分子的结构也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衔接。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布置学生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写在两张纸上可以为后来模拟解旋过程提供方便,也为后续形成互补双链,体现半保留复制特点提供条件。
  3 组织协作学习,引发主动探索过程
  协作学习是通过以小组或者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协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为了实现学习目标,协同工作。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形成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等方式,并借助一定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促进者、指导者。
  课堂实录三:种群的特征。
  師: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农业、林业、畜牧业、养殖业等行业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如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对种群密度调查模拟。
  任务一:调查模拟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模拟草地面积为100m2,红色圆点代表蒲公英,绿色三角代表其他植物(图4)。
  教师点拨:对于调查面积较小的区域可以采取逐个计数的方法,但通常情况下,逐个计数是很困难的,就可以采取估算的方法。
  学生:小组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一模拟种群密度调查,交流展示小组成果。并归纳样方法的相关知识及取样的关键。
  任务二:调查模拟池塘中小鱼数量。盒子代表池塘,玻璃球代表小鱼,提供记号笔、胶带纸等标记工具(图5)。
  教师点拨:对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用样方法显然就不合适了。我们可以考虑其他方法。
  学生:小组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二模拟种群密度调查,交流展示小组成果。并归纳标志重捕法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评析: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直接进行知识的讲授,而是把教学内容分解到一个个精心设计的任务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任务。在任务一的解决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模拟草地取样,可以逐步意识到取样的方法及关键点;在任务二的解决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不同标记方法的尝试可以了解到标记方法的适用范围及要求。这种将教学任务分解到学生活动中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激发和维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总结了高中生物复习时,在前概念检测的基础上,通过问题陷阱、直观教具、精练精讲、对比、类比等方式进行概念转变教学,并进行复习后的概念检测的实践尝试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新
<正>创新思维是一般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是建立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一般思维基础上的高级思维。高中阶段是学生一般思维的完善和强化阶段,同时也是创新思维初步形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胡萝卜粥用料:胡萝卜150克,白米100克。做法:新鲜胡萝卜切碎,连同白米一起放到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煮成粥即可食用。功效:健脾和胃,下气化滞,明目,降压利尿。适用于高血
期刊
全面提高我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培养当代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程度。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向书本和权威挑战。其次,我们应激励学生多角度去认识
小针刀疗法用于肩周炎的治疗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被视为中西医结合疗法的范例,其既保留的中华传统医学的针疗精髓,又采用了西医的理念和方式,通过对病灶组织的切割、剥离、
NX100型控制器提供的控制方法适用于轨迹固定情况下的机械臂控制,对于目标轨迹动态变化的情况,现有控制方法存在运行不连贯和延时长等问题。利用NX100型控制器提供的控制接口功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游园不值》这首诗后的教学反思中,提出了“宽度、深度、温度”的“三维概念”,从而为语文教学的三重维度的践行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爱如茉
采用全空化模型研究了具有不同物性(黏性、饱和蒸汽压和表面张力)的流体在不同几何形状(入口圆角半径和长径比)喷嘴中的空化现象,用临界空化压力和临界空化数对不同条件下空化的
<正> 目前,学术界在研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过程中。提出了十种需要解放的思想: 1、“双中心论”的思想。政治和经济建设互相关联,但不能等量齐观。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必须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