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定是一辈子的事业

来源 :收藏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2月15日,素有“刘半尺”“神眼”之称的刘光启先生在天津逝世,永远地离开了他衷爱的书画鉴定事业,享年87岁。刘光启先生奔波大半生,日日与书画为伴,直到去世前仍沉迷于书画之中。这首自书《八七述怀》,可谓其一生的真实写照:
  退休难得事更忙,
  八七老人不寻常。
  曾斥白专成一笑,
  书画典籍仍满床。
  勤奋好学一辈子的坚守终成鉴定大家
  刘光启先生于1932年生于河北省冀县,13岁即到北京琉璃厂当学徒,出师后到天津金石山房书画店工作。少年时为生计所迫,没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然而在成长中,他却凭着聪明和努力,练就了博闻强记的过人本领。到天津后,他曾随吴玉如、龚望等硕儒读书,可以整部的背《论语》《孟子》,还可以背唐诗宋词、画史、画论。只要看到有用的东西,他就背、记。2014年6月刘光启先生应邀到台湾大学、台湾艺术大学演讲,当他谈起很多年前经他看过的字画,上面的内容、题款、题诗、印章,都能娓娓道来,令在座的师生们啧啧称奇。
  “书画鉴定是一辈子的事业”,刘光启先生用一生证明了这句话。在他看来,书画鉴定就是他最大的精神财富。他先后在天津市文物公司、天津市文物管理处、天津市文化局文物处、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从事古书画鉴定、征集、研究和文物进出境审核工作。
  书画鉴定并非一日之功, “十年能出一个梅兰芳,但出不了书画鉴定家。”当时,十几岁的刘光启进入琉璃厂鉴光阁当学徒,刘九庵也在琉璃厂的悦古斋做学徒。谁也未曾想到,他在这个领域里一待就是一辈子。从刘光启先生的题诗也能看出他对于书画鉴定的坚守, “书画鉴定比较难,终身精力学未全。如今年老方成悟,三分人力七分天。”
  从天津市文物公司、天津市文物处,一直到先生去世,依然日日与字画为伴。书画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刘半尺”“神眼”的称谓并不是凭空得来,除了博闻强记的先天优势,更有数十年从未间断的勤学苦练。早年在“文物清理小组”工作的十几年时间里,刘光启先生参与整理文物达220万余件,这种难得的“过眼”经历不但提升了他的眼力,也奠定了他在书画鉴定领域的地位,他历任天津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文物出境鉴定组组长、天津市文化局文物处副研究馆员、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文史馆馆员。他是最早一批进入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2009年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徐邦达、耿宝昌、王世襄、刘光启、吴良镛等21位终生致力于中国文物事业、成就卓著、德高望重的专家“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出人物”荣誉称号。这一系列头衔和光环,是对刘光启先生的一种肯定和荣誉,更是他肩上的职责和重任。启功曾被问: “先生百年之后,谁能胜任书画鉴定工作呢?”笑答: “天津文物处的刘光启。”可见对其书画鉴定能力的肯定。据国家文物局1986年公布的数字,国家级文物鉴定委员一共54位,精通字画的全国只有7位,其中就包括刘光启先生。随着启功、徐邦达已故,真正够级别的书画鉴定家已寥寥无几。素有“刘半尺” “眼神”之称的刘光启先生自然成了书画藏家信任的权威鉴定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为文博机构征集了许多珍贵书画作品,抢救了大量珍贵文物。
  刘光启先生看字画,从动作到神态都很有特点:他一手握轴,边展边送,另一手握天杆随展随卷,一般的画,展一半时,结论就有了,或是“真的”或是“这东西不对”,然后一边卷画轴,一边介绍作者简历,再说作者创作的时间段,如伪,则简要说明理由,前后不过一二分钟,而这则是他长达70多年的书画鉴定实践中练就出来的。
  几十年来,刘光启凭着过人的眼力,发掘或鉴定的国家各级文物不胜枚举,比如元末明初杨维桢的《梦游海棠城》、宋人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六朝写经《大方广佛华严经》、西晋人写经《羯摩经》、唐摹王羲之的Ⅸ寒切帖》《干呕帖》、宋代泥银书《妙法莲华经》、元赵孟頫的《大洞玉经》《水仙》、元钱选的《花乌》等国宝级文物。这些法书名画大部分收藏在天津博物馆,不少已经成为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有意思的事,其中不少国宝级文物都是刘光启从废纸堆里抢救出来的。比如从北京紫禁城流失的国宝——王羲之的《干呕帖》《寒切帖》就是刘光启从堆积如山的纸堆中发现的。上世纪60年代,大量古字画都汇聚到了废品收购站,绝大多数要扔进熔炉里化为纸浆。刘光启的任务是,从浩如烟海的文物中抢救珍贵文物,这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说来也巧,在天津河西区太湖路一家废品收购站,刘光启看到一捆废纸有点特别,打开一看,竟是两幅落款“羲之”的书法作品。其一即是《寒切帖》, 《寒切帖》被认为是王羲之章草神作,笔法简淡,意境高远。另一幅则是《干呕帖》,正是上世纪初被溥仪带出宫后弄丢的两件唐摹王羲之书法珍品。内地现存王羲之书法墨迹(唐摹)只有6件,天津博物馆便藏了2件,这与刘光启先生的功劳密不可分。不仅如此,他从造纸厂抢救回的文物还有六朝隋唐写经、元明清名画等。其中,六朝写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刘光启先生不经意之间在农村厕所里发现的。可以说,他对于文物的抢救发掘功不可没,但支撑他的不只是眼力如炬,还有他对文物事业的职责与坚守,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信仰。
  傾情培养青年书画鉴定人才 奖掖后学
  刘光启先生是书画鉴定大家,阅书画精品无数,眼力过人,但从未参与文物专家的有偿鉴定,更不拿书画鉴定谋取利益。对于这位鉴定大师来说,简单的粗茶淡饭,内心的充盈富足,才是他的日常生活,就是这样一位简简单单、出行靠着自行车的老人,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鉴定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刘光启先生鉴定方面的造诣不言而喻,他对于后学的栽培和提携也是有目共睹,全国文博系统的很多业务骨干都是他的学生,甚至他的一些得意门生几乎都已成为各自领域的顶级鉴定专家。如长期从事书画鉴定与研究工作,曾任天津文博院院长、天津博物馆副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的李凯;曾任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沈阳故宫博物院文物征集专家组成员、北京匡时拍卖公司副总经理、北京翰海拍卖公司高级顾问赵强;从事书画鉴定30多年,曾任南京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文物鉴定征集部主任,也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的鲁力。
  赵强谈到: “刘光启先生在世时,一提起徐邦达、刘九庵等鉴定大家,言语中是充满敬意的,这让我十分感动。而今,先生驾鹤西去,我们从他身上学到的不只是书画鉴定的知识与经验,还有做人的道理和原则。”
  正如国家文物局的唁函中所写,先生的不幸逝世,是我国文博界的重大损失。
其他文献
齐跃进,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常务副会长、著名唐三彩收藏家。他在非国有博物馆行业和古陶瓷领域,几乎是耳熟能详的人物,收藏的唐三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类别上,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恐怕很难有人超越他。  他生活在我国历史上汉唐盛世的西安,这里地下和地上遗存着无数的奇珍异宝,唐三彩就是其中的一绝。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的热爱,十多年来他斥巨资从海外及港澳台地区购回大量的唐三彩及彩
期刊
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收藏一座唐代经幢构件,长方体,宽105厘米,长110厘米,高42厘米。经幢构件四面线刻供养人画像及供养人名,并刻有瑞兽、龙、狮子等纹饰。现据其上刻绘的供养人物及刻铭字义,试述经幢构件的幢主以及供养人的身份及地位,以求教诸位方家。  一、经幢构件正面(拓片1)  右侧:皇帝跪坐于榻上,着帝王冕服。头戴冕,冕有旒、天河带等。面相丰满,留胡须。上着交领宽袖衣,肩左有日月;下着长袍,腰系
期刊
一年好景君须记,行乐图是人物画的一种题材,展现了主人公的休闲生活场景。2014年12月北京匡时秋拍“古代书画”专场上,一幅周道、上睿的《李煦行乐图》以1863万元成交,成为2014年“古代绘画专场”最大的亮点。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也收藏有一幅清代《李煦四季行乐图》,图中不但反映出主人公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方式,更因主人公与《红楼梦》中贾府原型的特殊关系,为红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图文资料。  清代佚名所作《
期刊
《富春归棹图》为山水手卷,纸本,浅绛设色,横121、纵20.5厘米,是一幅送别之作,作者江士相是新安画派后期的代表画家。江士相字得禄,号景伯,清乾隆、嘉庆年间歙县江村人,侨寓扬州。善诗画,精鉴别书画古器。为诸生,尝官刑部员外郎,著有《二分明月楼集》。其父江蕃,字君佑,一作君佐,号春圃,江家累世业盐于扬州,生活富足。江蕃好诗文书画,尝购扬州黄氏容园,以为觞咏之地。出生于富裕的盐商之家,又受徽商“贾而
期刊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期刊
二、名家翰墨  书法是中国文人安身立命的基本技艺,点画之间不仅写出形意之美,也张扬书家的个性与激情。明清书坛姿态丰富,名家辈出:从明代中期“吴门书派”成为中流砥柱,到晚明追求文人趣味与浪漫主义的不同书风,及至清代帖学的由盛转衰与碑学的乘势崛起,并衍生出碑帖融合的创作模式,整个时代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明代书法沿袭宋元以来帖学传统并继续发展。初期主宗赵孟频,追求古人法度,书家以由元入明的“三宋”(
期刊
道光十六年(1836)初,六舟经吴廷康引荐,与程木庵相识于杭州。同年二月,应邀赴新安传拓程氏铜鼓斋藏历代金石器。此后,六舟分别在道光二十年(1840)、二十一年(1841)、二十二至二十四年间(1842 - 1844)数度赴徽州,为程木庵传拓古器物,数量颇可观,其中就有一件“周伯山豆”。  一、 “周伯山豆”及定名  见于《钟鼎插花图轴》(图1),纸本,纵103、横32厘米。钱镜塘旧藏,现藏浙江省
期刊
玉器中,常见的一种圆形的镂空器物,高低不等,大小不一,有人日炉顶(炉盖之钮),有人日帽顶(蒙古人帽子顶部的装饰)。一般底部齐平,有二三对隧孔。通体用一块玉料从外向内作纵向透雕。画面或龙螭盘绕云间,或禽鸟游戏于花草丛中。动物植物掩映穿插,缠绕交错,似一幅优美的自然景物的立体画面。制作工艺善用重刀,边线锋利挺拔,孔洞处多不加修整辗磨,具有一种不拘小节的粗犷风格。  有專家根据明沈德符著《万历野获编》“
期刊
时入新年,万象更新。北京伍伦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2018年末举槌迎新,五代后晋开运四年(947)敦煌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雕印《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像》众望所归,以1219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拍卖界有史以来单页版刻最高价纪录,跻身2018年古籍善本拍卖成交榜前十名。  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伍伦拍卖“以学术为先导,为藏家觅精品”的发展风格。拍卖会举办前一周,伍伦拍卖延请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致忠、故宫博物院研
期刊
桌上的一本十分古旧的图册在家中已经沉睡十几年了,那还是我在新西兰居住时从奥克兰的科迪斯(Cordy'S)拍卖行竞拍的,8开的纸本糙黄的页面布满岁月斑驳的霉点,倾诉着几百年前画面背后的激情世故。装订线是用已枯黄脆弱的麻绳小心地系束着,像中国古老的线装书,更显得图册的年轮和庄重,封面木版印制的两行古德文大字我并不认识,但下面一行端庄的黑体拼音字母还是狠狠地抓住了我的视线“Albrecht Dure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