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8年某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 :儿科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科住院患者无菌体液标本中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耐药性以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患儿无菌体液标本分离的99株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采用多因素方法探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检出鲍曼不动杆菌最多的科室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占68.7%.无菌体液标本来源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2.5%.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强,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MDRAB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抗菌药物使用≥3种、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其中深静脉置管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监测,为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及病原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7-2018年437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热201例(46.0%),抽搐75例(17.2%),颅内压增高45例(10.3%),肌张力异常127例(29.1%).脑脊液培养阳性率6.9%,其中G-菌6例(6/11),G+菌5例(5/11).血培养阳性率27.2%,其中G-菌70例(58.8%),G+菌49例(41.2%),以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
目的:分析我院1~3月龄住院婴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多重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小婴儿病区住院的1~3月龄感染婴儿的各类标本,统计分析病原菌及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等.结果:共收集送检标本23217份,3531份(15.2%)检出病原菌,阳性标本主要是痰培养标本(3284份)和血培养标本(178份),各年度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2015年8.3%、2016年13.3%、2017年15.8%、2018年18.1%,逐年升高(P<0.05).检出率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冠状病毒家族中的一种新毒株,其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蔓延至全球[1],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被评估为大流行病[2].各国均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除感染者、密切接触者需进行隔离外,在疫情未得到控制时,尤其是中国,整个国家实际上都处于大规模隔离,大多数群众被要求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限制社交行为从而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期刊
2019年底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在全国多地及世界各国陆续发生,至今尚未完全控制,已有儿童甚至新生儿感染的报道,中国每年约1500万新生儿出生,需要进行遗传代谢性疾病新生儿筛查,存在潜在风险.结合现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室间质评专业委员会的部分专家,经过讨论,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诊治及随访的系统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其导致的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020年3月11日,WHO宣布COVID-19进入全球大流行状态.随着SARS-CoV-2在全球蔓延,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初期报道以中老年患
期刊
目的:回顾性调查郑州儿童医院2350例癫痫患儿抗癫痫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其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郑州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的2350例癫痫患儿,对患儿一般资料、药物使用情况、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超说明书用药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350例癫痫患儿中,年龄35 d~17岁,各年龄段男性患儿均多于女性.涉及抗癫痫药物8种,使用率最高为丙戊酸钠,其次为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联合用药处方412张(17.5%
目的:探讨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的合理使用方法,提高含19AA-Ⅰ制剂肠外营养处方合格率.方法: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患儿肠外营养处方中19AA-Ⅰ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使用情况,明确19AA-Ⅰ的使用规范,对其适应证、用法用量进行药学干预,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氨基酸注射液提供参考.结果:根据我院制定的19AA-Ⅰ使用规范,实施药学干预后,含19AA-Ⅰ的肠外营养处方不合格率由49.3%下降为5.3%,氨基酸用量不适宜处方由30.7%下降至4.O%.结论: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全国各地,并出现儿童病例.从目前国内收治的儿童病例情况来看,多数临床表现相对较轻,可无发热或肺炎表现,预后良好.但是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流行期间,尽管儿童患者与成人相比症状较轻,但也曾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重症和死亡病例[1-2].截至2020年3月8日,国内儿童COVID-19病例报告死亡1例[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4]增加了儿童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1例抽动症患儿使用氟哌啶醇导致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的不良反应,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判断该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和氟哌啶醇的相关性,并分析发生的原因和易感因素.结果:氟哌啶醇很可能是引起了该患儿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的药物,经过药物的调整,病情已得到控制.结论:在使用氟哌啶醇时应密切监测患儿症状、体征,避免过快调整剂量,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以医疗联合体为基础的抗菌药物新型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基层医院成员单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前后门诊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诊疗日志各20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应用率、抗菌药物人均费用、标本送检率、抗菌药物选择及疗程符合标准指南的比例等,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评价基于医疗联合体的抗菌药物新型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基层医院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率、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