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对儿童全天生活方式的影响

来源 :儿科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ingl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冠状病毒家族中的一种新毒株,其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蔓延至全球[1],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被评估为大流行病[2].各国均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除感染者、密切接触者需进行隔离外,在疫情未得到控制时,尤其是中国,整个国家实际上都处于大规模隔离,大多数群众被要求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限制社交行为从而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甘肃省庆阳市某县一起寄宿制初级中学风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学校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20年5-6月庆阳市某县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疫情,以EXCEL 2007整理数据、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起学校风疹暴发疫情共报告病例39例,罹患率为21.2%,症状以出疹(100.0%)、发热(87.2%)和咳嗽(71.8%)为主.年龄最小13岁、最大16岁,年龄中位数14岁.男性罹患率(25.3%)高于女性(1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
目的:探讨microRNA-515-5p(miR-515-5p)对神经母细胞瘤(NB)SK-N-BE(2)和SK-N-AS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结合多种软件预测方法,检测miR-515-5p在NB细胞中的表达.在NB细胞中瞬时转染miR-515-5p mimics,应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和体外划痕实验检测miR-515-5p对NB细胞转染后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miR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白血病和淋巴瘤患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6年我院行腰椎穿刺术鞘内注射药物的白血病和淋巴瘤患儿29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6例.试验组在以腰椎穿刺点为圆心、半径5 cm的局部皮肤涂抹0.5 mm厚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采用医用3M贴膜覆盖2h,去除贴膜和乳膏常规消毒后行腰椎穿刺术;对照组操作时采用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后行腰椎穿刺术.采用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量表和Wong-Baker面部表情分级量表评价患儿疼痛程度,记录患儿
目的:观察麻醉预处理对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患儿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干预结果.方法:随机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小儿外科手术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接受喉罩全身麻醉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患儿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遵循我科小儿麻醉静脉快速诱导方案(使用药物依次为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地塞米松0.1 mg/kg、得普利麻3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芬太尼4μg/kg),置入喉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维持,试验组在常规诱导方案之
目的 了解2020年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重点人群碘营养现况,为上级部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精准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2020年福建省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新罗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镇(街道),每个镇(街道)随机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40名儿童(8~10岁、年龄段均衡、男女各半)采集家中碘盐和尿样;同时每个镇(街道)抽取孕妇20人(早、中、晚孕期均衡),采集家中碘盐和尿样;检测碘盐和尿样中碘含量.结果 儿童家庭碘盐合格率为98.56%,
目的: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成药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为中成药在儿科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该院共有中成药89种,其中含毒性中药饮片的中成药共13种,提取这13种中成药2019年5-7月处方,去重后共计条目数为25761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院使用含毒性饮片中成药在临床诊断和用法用量上存在不合理使用问题.结论:建议医师、药师对含毒性饮片中成药加深认识和学习,加强对此类中成药的管理以及普及相关知识,保证用药合理,提高儿童用药安全.
目的:通过对某儿童专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患儿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调查2016-2018年住院IPFI患儿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情况,通过与真菌感染相关指南及药品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年龄段、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给药途径、溶媒选择、给药浓度、是否负荷剂量)进行比对,发现存在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3例患儿.参照指南,用药指征全部符合指南推荐;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有1例不符合指南推荐;抗真菌药物联用有10例尚无指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住院期间使用伏立康唑进行真菌感染治疗的PICU患儿25例,分析患儿的用药目的、宿主因素、影像学表现、微生物检查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伏立康唑在PICU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总有效率为52.0%,临床诊断治疗比拟诊治疗的用药疗程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儿合并细菌感染、性别、诊断级别(拟诊和临床诊断)和年龄(<2岁和≥2岁)对伏立康唑的有效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伏立康唑治疗曲霉菌有效率为85.7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及病原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7-2018年437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热201例(46.0%),抽搐75例(17.2%),颅内压增高45例(10.3%),肌张力异常127例(29.1%).脑脊液培养阳性率6.9%,其中G-菌6例(6/11),G+菌5例(5/11).血培养阳性率27.2%,其中G-菌70例(58.8%),G+菌49例(41.2%),以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
目的:分析我院1~3月龄住院婴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多重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小婴儿病区住院的1~3月龄感染婴儿的各类标本,统计分析病原菌及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等.结果:共收集送检标本23217份,3531份(15.2%)检出病原菌,阳性标本主要是痰培养标本(3284份)和血培养标本(178份),各年度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2015年8.3%、2016年13.3%、2017年15.8%、2018年18.1%,逐年升高(P<0.05).检出率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