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思“过”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普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guota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的长廊,尤其是各楼之间的连廊,原本是一条供师生遮阴避雨的走道,却因为有了以走廊墙壁为主要载体的文化布置,成了学校“环境育人”的阵地。
  校园文化长廊的布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学校主干道的文化长廊设计方面,应遵循一定的策划规律。沈曙虹先生作为我国当代学校文化建设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在学校文化长期策划研究的基础上,曾提出了三条精辟的设计思路:一是办学理念视觉化,二是学校历史环境化,三是地域文化校园化。
  所谓学校历史环境化,就是把校园当做开放的校史馆建设,将办学沿革、著名的校史事件、著名校友等信息以实体造型等形式艺术化地布置成校园景观。学校的发展是不断追寻传统、丰富传统、创新传统的过程,需要我们明晰学校历史变迁和文化形成的原因及条件,并正视、认同优秀的文化传统。这种认同是一种辨识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认同便意味着对学校传统的特征、价值的理解实现了历史规律和现实目的统一。
  南京市曾在几年前推行了“五室建设”,其中包含各校的校史室建设。如今大部分学校都已有了自己的校史陈列室,但往往设在偏僻的楼宇顶层,常年上锁,无人问津,几乎起不到“以史育人”的作用。而将学校在时间长河中的过往转化成师生触手可及、抬眼可见的空间形象,凝结成一面面有纪念意义、教育价值和视觉美感“会说话的墙壁”,可谓匠心独运。简而言之,让所有经过这个长廊的人,不由自主又轻松愉快地面壁思“过”。
  南京市高淳区实验小学就有这样一条校史长廊(如图1所示),它见证了学校发展的荣辱兴衰和喜怒哀乐,展示了学校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和蒙童遨游学海的感人情景,并以此折射出学校办学理念的光芒以及办学者的智慧和追求。全校师生和所有来访者徜徉在这条长廊之中,如同跟一位智者畅叙教育真谛,和歌者共同歌唱。与其说是长廊,不如说它是学校一条流动的历史长河,一幅绚丽的校园画卷,一首动人的桃李弦歌。
  长廊的布置汇集多种艺术手法,通过四个主题对学校的办学沿革、历史风貌、先贤名人进行生动展示。开头的一面主墙,以“薪火传承”为主题,以杏坛缤纷为设计元素,把学校历任领导的肖像以剪影式浮雕造型,配以各人的简历,艺术化地展现出来,使观者在对先贤心生景仰的同时,对学校的优秀传统与文化积淀也有所了解。
  对面墙壁,则以“追溯学山”为主题(如图2所示),把学校的历史沿革,采用赋的文体,以竹简的造型来叙述,意味深长。同时,再用仿砖雕的手法把学山旧貌呈现出来,使百年名校跃然眼前。
  接下来两边的廊柱,分别以“先贤兴学”和“学山之子”为题,歌颂百年来学校的先贤与学子。走在长廊中,你可以倾听先贤兴学时的呐喊,目睹他们为乡村孩童免除苦难而付出的艰辛,触摸他们为教育呕心沥血的脉搏。走在长廊中,你可以看到当今办学者对先贤的崇敬和对先贤办学初衷的追崇,看到先贤的理想之花在这里开放,先贤的意志之魂在这里涌动。
  这样一道长廊,使学校在时间长河中的过往转化成空间形象,让你阅尽学校在时代更迭中的沧桑变化,体悟到历代教育匠人矢志教育的铮铮硬骨,感受到他们不畏荆棘、不惧困苦的意志和精神。
  南京市高淳区实验小学身处学山之上,位临泮池之北,自明代弘治年迄今五百余年,这里一直是建学兴教的重地,儒学文脉源远流长。而这种居山傍水的物华之灵,在岁月流转、世事兴替中逐步积淀为学校“亲仁近智”的文化意脈,并演化成今天办学哲学的核心要素—学校“人文生态”的教育主张,追求“智慧”的办学理念, “人性化、人本化、人文化”的管理特色等,这些不都是对“仁”与“智”的生动写照吗?作为江南锦绣之地的乡学,集山水之灵气,融人文之精华。
  学校的标志设计,以圆为构图的主要形态,以诠释千百年来倡导的“智圆行方”的传统做人标准。圆中的牌坊图案是根据学校创办初期学校大门样式设计的,一方面体现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另一方面诠释学校深厚的文化内涵。牌坊的上半部犹如一具搁置毛笔的笔架,代表学校 “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质属性。下半部为一个变形的“门”字,表示学生刚刚“入门”,意为学校是学童启蒙时期的小学。整个牌坊都浮于篆字“水”之上,不仅充满灵动和活力,而且正好与牌坊上半部的笔架“山”形成呼应,体现了学校提出的“亲仁近智”的办学核心理念。牌坊图案还酷似“高淳”的“高”字,以此解读学校的地域名称。整个图形以绿色为主,白色显现于中,橙色衬托其下。绿色代表生命和希望,白色表示纯洁和美好,橙色表示和谐和热情。绿、白、橙三色彰显了学校“生命为本,生态为纲,生活为源,生存为道”的教育理念。
  在长廊的一大面墙上,以山水抽象的形象,结合书法文字,把学校完整的办学理念系统以及校徽呈现出来(如图5所示)。优美的图案,经典的理念,既是对学校办学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学校办学历史的概括和传承。学校的“高境界、大智慧”也因此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学生在这里展示才华,放飞理想。聪慧的心灵在跳动,艺术的潜质在滋长,强健的体魄在铸就,这里哺育了一代代“好学力行”的莘莘学子。
  长廊中展示了学校一派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美丽的花开在这里,硕大的果结在这里,欢声笑语汇聚在这里,这里是阳光的校园,这里是充满朝气的校园。如果你有暇在这条长廊中驻足流连,会惊奇地发现,那些展示的内容和造型是多么协调,展示的特色和形体是多么统一,展示的时代和光线是多么吻合,展示的区域和风格是多么相得益彰,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办学者的智慧和设计者的匠心。
  这就是能让我们“面壁思过”的长廊,一条会说故事的长廊,一条充满魅力的长廊。
  (赵鸿,本科,创意总监,南京万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10012)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北京市东城区帽儿课程活动中心是由原北京市东城区帽儿胡同小学改制而成的,2010年12月7日正式启动,自成立以来,到这里上课的学生有近3万人次。丰富多彩的课程、独特的授课方式、与校内的课程联动让中心独具特色。通过对周心悦校长的采访,让我们感受到学生来这里上课不是单纯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而是一种兴趣爱好的启发和培养,更让我们感受到课程活动中心大处着眼办教育、小处着手建课程的求新求变的精神和理
期刊
吴介才,中共党员,本科,中学高级教师。曾任都江堰市第四中学、都江堰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现任都江堰市教育局副局长、代理四川省都江堰中学校长。  在26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曾先后获得都江堰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都江堰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列为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更为全
期刊
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是一所人文深厚、信息见长的实验性示范学校。学校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信息技术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态势。  我校地理实验室是一个融实体性、开放性、互动性和信息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学习场所。“实体性”表现为陈列种类齐全的岩石、化石和矿物等标本,这些标本石大多体型“庞大”,感染力强;“开放性”表现为标本石可以让师生随时观摩、随手摸触、随需取放;“互动性”表现为标
期刊
编者按:好的装备案例不是高投入的“豪华”标准装备,而是可以为大多数学校提供借鉴与参考、接地气的案例。南京市老城区有这样一所精致的小学,它有充满活力的校园、处处养眼的环境、灵动的数字校园装备,更重要的是数字化装备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融进每门学科,这就是南京市马府街小学。学校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装备,成为“新三基”(基于脑的教育、基于小班的教育、基于网的教育)的最佳示范学校,也是教育装备绩效充分发挥
期刊
教育无痕,贵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贵在以思想孕育思想、以灵魂唤醒灵魂、以情怀陶冶情怀、以智慧培育智慧,于无形之中造就学生、成就教师、提升学校。但“无形”不等于“无为”,教育是有意识的培养活动,教育必须“有为”,借助合适的载体充实学生的知识行囊,并以知识武装学生的体魄、情感、智慧与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创建于2010年9月,虽然是一所新建校,但在建邺区教育局的全力指导和
期刊
中小学校的实验室是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实验室管理是提高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率、提升教育装备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是落实国家新课程标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2011年南京市江宁区实验管理已经规范化,并成立了江宁区学校实验室装备管理指导组
期刊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的确,书籍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石,一个人的读书过程,就是传承文化,培植美德,润泽心灵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交朋友,提高文学素养,南京市姜家园小学一直将“徜徉浩瀚书海,共享书香人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多举措打造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有计划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一、营造书香浓郁而又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为引领学生走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科技越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越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信息技术在当下就能很好地充当文化传承的纽带。  如果能够把具有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融合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期刊
有人说“书是咸的,翻开才知道它是海洋。”有人说:“书是甜的,阅读才知道它是甘泉。” 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为了引导学生“亲近书本,爱上阅读”,近年来,南京市太阳城小学结合“阳光教育”办学特色,开展了以“缕缕阳光,缕缕书香”为主题的“书香校园”建设系列工作,引领学生踏上阅读的快车道。  一、打造环境,让书香浸润校园  我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
期刊
编者按:教育技术装备如何推动师生去读书,如何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呢?南京的做法一是通过环境与条件的建设,把书从图书馆的书架上“赶到”校园的每一个能存书的角落。二是改革管理机制,废除那些条条框框的管理要求,简化手续,让学生更加容易地获得书。三是革新评价与考核办法,体现在管理人员的服务上。四是大力开展图书阅读活动。本期我们推出了南京市5所学校 “书香校园”建设的案例,旨在引导大家解放思想,改革和创新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