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翰墨写豪情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9306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清生欢联(草书)    褚建鹏 作


怀素·自叙帖句(草书)    褚建鹏 作


录毛泽东词(草书)    褚建鹏 作

  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写大草的。
  褚建鹏师从言恭达先生,是我的师兄。不过与他深入的接触交流却是几年前在常熟书画艺术研究院举办的10青年书法展中。当时,院长张浩元先生邀請了常熟10位青年书家共同举办此展览,褚建鹏与我同列其中,10个青年排序,他列第一。在预备展览的召集会上,褚建鹏健谈而富激情,而后的几次看稿会上,他将他写的多幅饱含激情、气势磅礴的大草书法展现在众人面前,让我对“人即是书,书即是人”有了更深的体会。
  我常感到,在常熟的言门弟子多内敛持重,唯独他直言爽快。或许是性格使然,褚建鹏作品不追求细笔精描,而倾向用如椽大笔写抒发性情的大草。常熟有着悠久的大草书法积淀,唐代“草圣”张旭在常熟县尉任上因得见一老者之父的墨迹而书艺大进,当代的言恭达先生以篆隶笔意融入大草书法,写出了独步当下的大草新风。褚建鹏由言先生的大草书法悟入,进而上溯古人,敏而求索,于唐代的颠张醉素、明代的王铎、傅山尤为偏好。书法创作要有相当的创作热情作支撑,这种热情因不同书体、不同作者而异,对于书写大草,要求的是一种强烈的外向型的创作热情,褚建鹏的作品体现了这一点。在广收博取的基础上,近年来褚建鹏开始了自己书法艺术上的创变,在他最近的作品中我不仅看到了一如既往的奔放豪情,同时也看到了他摈弃傅山式的粗率而代之以王铎大草的沉稳的倾向;在线条的处理上,他将张旭、怀素、王铎的线条特点有机融入自己的创作中,显示出他求变、求进、求融合的努力。


习总书记用典句(草书)    褚建鹏 作

  褚建鹏已经在书法园地里辛勤耕耘了三十余载,当然,这种努力不是以功利为最终目的。他谨记老师言恭达的教诲:书法家最终是靠作品说话的。面对当前书坛的各种现象,他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始终以提升作品境界为己任,显得从容而自信。书法对褚建鹏来说是抒发性情的媒介,因而也少了一般人学书过程中的功利色彩。他借大草直抒胸臆,我想,这也是其人格品性的一种自我发扬吧,确实,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写大草的。我衷心祝愿褚建鹏在大草书法上继续探索,以情驭笔,挥洒豪情,在艺术上不断取得进步。


海纳百川(行书)    褚建鹏 作




唐杜甫《春夜喜雨》(草书)    褚建鹏 作


褚建鹏

  1963年生。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受业于言恭达先生。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楹联书法艺术展、全国现代临书大展等并获奖;有作品发表于《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并被相关博物馆及海外人士收藏。
其他文献
提起小时候,每个人都会心头一亮,随即闪现出无数个美好有趣的画面,都会迅速打开记忆深处的文件夹,那里面有很多珍藏着的美好回忆。细数起来,每个人都对夏天有着不一样的感情,热情而张扬的盛夏,对孩子们来说总是丰富多彩的,生机勃勃的,而且拥有数不清的诱惑。小时候的夏天,总是和味蕾有关,总是和遐想有关,也总是和嬉戏的欢乐有关。  儿时的夏天,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回想起来充满了那么多有趣的记忆。那些年的夏天是在太
期刊
春之梦呓  “烟花三月,春色诱人,闲居无聊,忽有山野之思,便乘骀荡东风,踏紫陌红尘,追寻诗人游踪……”这是多少文人雅士的春日抒怀。想不起来已经有多少个日子自己蛰居在都市的一隅,满眼的高楼大厦窒息了生活的灵感,忽略了小草的萌动、春风的轻拂。如果不是周日清晨朋友打来电话真诚相约去山野采风,恐怕自己难得从琐事中解脱出来。其实,接到朋友的邀请,我还有片刻的犹豫。可朋友却盛情地说:“今天我要把你从书山文海中
期刊
煤的传说  传说在矿井深处  徘徊着诸多魂灵  他们不赴约玫瑰  不赴约王座  他们的彼岸是一座黑色天堂  只赴约一束黑色的光芒  传说九只金乌被大羿射杀  它们的尸骨散落大地  化为神奇的矿脉。那个时代  英雄和平民都仰天而立  仰天而死  传说矿井深处的魂灵  本身就是神的伏笔  每一个都能让死去的金乌复活  十个太阳将会再聚扶桑  重新演绎青天的神话大巷车场的分叉处  井下,午夜时经常一个人
期刊
第一片雪  第一片雪纯洁 飞 或者落下  打击仓皇的天  雪人站起身子说话 眼睛流泪了  他的笑 在民间出行者  屋子打开门 张大了口  白米细面进来 孩子的书包欢颜攥紧了手  走出去囊中羞涩 背先矮了半分  待换窗纱修自行车疏通下水道 加上  收旧电视机收旧报纸收旧纸板的吆喝响亮——  先给自己打气 站好了像个手艺人  再把肉身填进去 让家人吃饱看书的人  当年叫读书郎 放过牛 赶上考  回家发
期刊
天气看着看着就暖和了。天气暖和了,外面就能坐住人了。等外面能坐住人了的时候,估计那东西也该出来了。果然如我所料,今天中午我从外边买菜回来,就看到那东西蹲在了院子一角那棵槐树的树荫下:锈迹斑斑的架子,龇牙咧嘴的面子上面堆着个包,一块脏啦吧唧的廉价毯子里边包的是麻将。  我说的那东西是一张没人要的破桌子。平时就立在我们那个楼道的旮旯儿里,没人理没人要,只有到了夏天才有机会见一见天日。这个时候,人们都在
期刊
煤堆上的一朵小花  一朵不知名的白色的花朵  在一个煤堆上  举起了春天的旗帜  鲜花插在牛粪上经常听说  白色的花朵 在黑色的  煤堆上 笑得如此开心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洁白的问候  恰如矿嫂的牵挂  远看 近看  根须都连着矿工的心窝选煤楼  在我居住的煤城  有许多这样的建筑  ——血脉连着八百米深处  头颅昂向青天  它们犹如中国煤矿史的  封面插图  走进去就会看见那些  在皮带溜
期刊
矿灯吟  漆黑的巷道里  闪烁的,不是星星  也不是流萤  那是矿工的眼睛  是灯房姑娘  青春点亮的灯  是母亲长长的头发  闪烁的银银雪花  是妻子绵绵的思念  含苞待放的玫瑰  是儿女梦中的烛光  摇曳的花蕾  是黑色的王子  唤醒睡美人甜蜜的音符  碰响的钻石灯房姑娘  姑娘们修长的手指  采来春天含露的花朵  姑娘们灵巧的手指  摘下银河的星座  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  系上琴弦样的发丝 
期刊
金秋(国画) 廖松岗 作  在中国的人物画中,唐宋的卷轴、敦煌和永乐宫壁画可谓瑰宝,但其后就日渐式微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之兴起,又出现了几位人物画大家,诸如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黄胄等,都是以表现时代自成体系,彪炳于丹青史上的人物画家。他们又都是教育家,培养了一代中国现代人物画高手,老一辈画家和后起之秀,使当代人物画坛大放异彩。  蒋兆和以西方素描技法融入于人物画;叶浅予将西方速写与中国水墨精神
期刊
一  红云来矿上报到的那天,我父亲李大海安排我去徐州汽车站接她。我驾驶的农用三轮卡一蹦三跳的。父亲喝骂我接红云时一定要严肃,哪怕装出悲伤的样子也行。我这才醒悟,我不该一蹦三跳的,红云尚在热孝中。  红云的父亲甄海礁一个月前死了。本来他完全可以避免死亡的,可死神偏就找上了他。下班铃响,工友们陆续走出作业区准备升井。甄海礁说我把通道上的煤屑清理掉,你们等两分钟。其实那点儿煤并不影响接班的工人钻坑道。甄
期刊
三疤疤娶妻  那些年,矿上有门路的人和有两下子的人,都不在采煤队上班,都在机关坐办公室,或是在场上单位上班,再赖的也在个井下二线单位。在采煤一线上班的大多是从农村招来的工人,这些人大多数是“文革”时期的小学、中学毕业的,因为在农村穷都得娶不起媳妇,才走下井当窑黑子的这条路。  三疤疤便是一个这样的人。三疤疤真名叫王三春,他在村里时是给生产队放羊的羊倌。那年他爹妈好不容易东拼西凑借了一千块钱,给他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