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着矿灯的方块汉字(组诗)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apple1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堆上的一朵小花


  一朵不知名的白色的花朵
  在一个煤堆上
  举起了春天的旗帜
  鲜花插在牛粪上经常听说
  白色的花朵 在黑色的
  煤堆上 笑得如此开心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洁白的问候
  恰如矿嫂的牵挂
  远看 近看
  根须都连着矿工的心窝

选煤楼


  在我居住的煤城
  有许多这样的建筑
  ——血脉连着八百米深处
  头颅昂向青天
  它们犹如中国煤矿史的
  封面插图
  走进去就会看见那些
  在皮带溜上蹦蹦跳跳的
  黑色的象形文字
  渐次进入我们眼睛的版面
  选煤楼是一所特殊的工厂
  煤炭 煤矸石 其它杂质
  都会在这儿找到自己的岗位

一块炭


  黑亮亮的面孔上
  布满了阳光的气味
  一块炭 站在大路的旁边
  看车来车往 红男绿女
  星移斗转 就像一位孤儿
  日夜忍受着饥饿 孤独
  我看见一株小草
  紧紧依偎着它 患难之交
  让不同属类的呼吸
  亲如兄弟

煤 城


  这埋着我列祖列宗的地方
  这是生我养我的故乡
  四千多平方公里大的墨池
  镶嵌在黄土高坡上
  为共和国蓝图的彩绘
  提供着汗水浇铸的颜料
  煤城写出的每一个汉字
  都会发光 都会燃烧
  不信的话 你就摸摸那些
  戴着矿灯的方块文字
  每一个都会令你
  肅然起敬 热血膨胀

井口的喜鹊


  一对黑白版的恩爱夫妻
  形影不离 日夜相依相偎
  就像下井的矿工
  把对妻子儿女的思念
  贴在心窝
  喜鹊是矿工的专职歌手
  在井口电线上 叽叽喳喳 乡土风格的喜讯
  一头通向矿嫂的耳朵
  一头通向八百米深处
其他文献
不能将诗作为终身的事业,但可以作为终身的修养。这不是某位名人的名言,但却是自己的经验之谈。有卓越才华的诗人,靠诗吃饭。而我相反,靠其他的生活技能滋养着诗歌这项业余爱好,倏忽间,就过去了三十余年。  三十余年前,我是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步入社会的小伙子,全社会性的文学热潮,将我裹挟其间。贫困年代里物质与文化是一样的匮乏,我的阅读也就饥不择食,逮住什么乱啃什么。我的业余创作也是在那个八十年代初悄悄地开始
期刊
一 起源篇:传说片段  当白垩纪的光束  触醒地球生命最初的胎动  梦幻之水  漫过了古老的大陆  所有的植物滑入深渊  当时间进入  冰川期漫长的休眠  岩石蓝色的梦魇在抽搐中弯曲  猛龙的死,翼龙的死  恐龙的死亡,始祖鸟  瘪瘪的头骨撞碎在曙光上  生命的悸动中  欧亚大陆架微微颤抖  海洋倾斜了  动物的挣扎,风的呼啸与呐喊,顿时喑哑  岁月的焦灼和惆怅  要忍耐妊娠期  漫长孕育的痛苦 
期刊
一  那一天太阳泛白,是人们常说的那种毒日头,光到最强烈时总是这种颜色。  资江流域有句气象民谚说:白太阳久晴,红太阳近雨。唐家观就是匍匐在资江中下游北岸的一个小镇,这里的人都知道未济老师不怕太阳只怕雨。太阳有什么可怕?未济说,万物生长还靠太阳哩,要是真晒得我眼冒金星了,就往江河里一潜,与鱼儿们嬉戏耳语一阵,再上得岸来时,啧啧,红翅白翅就像是来寻伴一样,都会争着要往我的渔篓里飞。那才过瘾呢!未济老
期刊
母亲的痛  从来不会抱怨的母亲  开始不断地唠叨  痛,痛,一身都痛  她的身体和感官  已经被时间和生活  摧毁殆尽  只有被压抑了一辈子的  痛觉神经  帮她记着咬牙熬过的  一生归 山  从山中出走的翩翩少年  归来已是疲惫不堪的老人  我感到无比惭愧  那些依然笑脸相迎的野花  那些依然低眉顺眼的小草  我早已忘记他们的姓名  我如何对得起  他们清香的浆汁  和鲜甜的果子  喂养了我饥渴
期刊
悬铃木  我們停下来,你一支接一支地  吸烟,我看着车窗外  稍远点的地方几个人在打篮球  会飞的青春离开我们很久了  手中可握的越来越有限  为缩小悲伤,我把目光收回来  看到挨着车窗站立的梧桐  无数小铃铛挂在光裸的枝条上  它的另一个名字  听起来更诗意。倒挂的  果实,一定是在提醒  不能太悲切,空空如也的冬天  并不都是绝望,也有我们  相互取暖,聊无关紧要的话题  悬铃木,用一千万个风
期刊
提起小时候,每个人都会心头一亮,随即闪现出无数个美好有趣的画面,都会迅速打开记忆深处的文件夹,那里面有很多珍藏着的美好回忆。细数起来,每个人都对夏天有着不一样的感情,热情而张扬的盛夏,对孩子们来说总是丰富多彩的,生机勃勃的,而且拥有数不清的诱惑。小时候的夏天,总是和味蕾有关,总是和遐想有关,也总是和嬉戏的欢乐有关。  儿时的夏天,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回想起来充满了那么多有趣的记忆。那些年的夏天是在太
期刊
春之梦呓  “烟花三月,春色诱人,闲居无聊,忽有山野之思,便乘骀荡东风,踏紫陌红尘,追寻诗人游踪……”这是多少文人雅士的春日抒怀。想不起来已经有多少个日子自己蛰居在都市的一隅,满眼的高楼大厦窒息了生活的灵感,忽略了小草的萌动、春风的轻拂。如果不是周日清晨朋友打来电话真诚相约去山野采风,恐怕自己难得从琐事中解脱出来。其实,接到朋友的邀请,我还有片刻的犹豫。可朋友却盛情地说:“今天我要把你从书山文海中
期刊
煤的传说  传说在矿井深处  徘徊着诸多魂灵  他们不赴约玫瑰  不赴约王座  他们的彼岸是一座黑色天堂  只赴约一束黑色的光芒  传说九只金乌被大羿射杀  它们的尸骨散落大地  化为神奇的矿脉。那个时代  英雄和平民都仰天而立  仰天而死  传说矿井深处的魂灵  本身就是神的伏笔  每一个都能让死去的金乌复活  十个太阳将会再聚扶桑  重新演绎青天的神话大巷车场的分叉处  井下,午夜时经常一个人
期刊
第一片雪  第一片雪纯洁 飞 或者落下  打击仓皇的天  雪人站起身子说话 眼睛流泪了  他的笑 在民间出行者  屋子打开门 张大了口  白米细面进来 孩子的书包欢颜攥紧了手  走出去囊中羞涩 背先矮了半分  待换窗纱修自行车疏通下水道 加上  收旧电视机收旧报纸收旧纸板的吆喝响亮——  先给自己打气 站好了像个手艺人  再把肉身填进去 让家人吃饱看书的人  当年叫读书郎 放过牛 赶上考  回家发
期刊
天气看着看着就暖和了。天气暖和了,外面就能坐住人了。等外面能坐住人了的时候,估计那东西也该出来了。果然如我所料,今天中午我从外边买菜回来,就看到那东西蹲在了院子一角那棵槐树的树荫下:锈迹斑斑的架子,龇牙咧嘴的面子上面堆着个包,一块脏啦吧唧的廉价毯子里边包的是麻将。  我说的那东西是一张没人要的破桌子。平时就立在我们那个楼道的旮旯儿里,没人理没人要,只有到了夏天才有机会见一见天日。这个时候,人们都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