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前景与钱景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绿色传播研究中心教授):
  大学设置专业,显然和大学的性质、功能、作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离开这个根本问题,就是忘记了初心。翻开高等教育史,早在1088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现代意义大学的诞生。现代大学与中世纪大学的根本区别在于职能发生了转变。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科学研究也成了主要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为社会服务、特别是为经济服务逐渐进入了大学的议事日程。除此之外,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及国际交流合作的作用也日渐凸显。按照这样的逻辑,大学的专业设置显然应该满足诸多方面的需要,而绝非“钱景”一个。大学在设置专业时,既需要考虑学生的“钱景”,也需要考虑教师和学校自身的“钱景”。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大学为社会服务的需要。当然,如果能设置一些“前景”和“钱景”兼备的专业就更理想了。对于那些国家、社会、人类需要的,具有远大“前景”但“钱景”黯淡的专业,国家应予以必要的扶持。
  @ 袁本文(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
  近些年,高校总会有新增专业。同时,个别增设时间不长的专业停止招生。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增设专业,究竟是看前景,还是看钱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人才,增设专业,前景是不二门径,追求钱景不应是选项。所谓增设专业看前景,包括:第一,新增专业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吻合度、对办学特色的支撑度。新专业是否与所在学校办学定位高度吻合,能否对办学特色提供充分支撑,是我们必须优先思考学的问题。第二,新增专业与市场需求的满足度。在增设专业前,我们应充分做好市场调查,做到结论尽量靠谱。第三,学校师资对新专业的支撑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期望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大师是奢望,但教师起码要传道、授业、解惑。充足的师资是支撑新专业的必备条件,学校切不可因人开课、因人设科。高校只有厘清这些问题,才不会盲目跟风、逐利,确保新增专业符合社会需求,专业建设名副其实,人才培养质量高,真正让毕业生既有前景,又有钱景。
  @ 吕世彦(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选择专业是考生和家长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社会在发展,行业和职业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变。专业有热门和冷门之分,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也是变化的。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个人选择的自由度越来越大,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考生和家长选择专业更多是从众心理和从功利主义出发,根据专业未来的钱景來选择专业。几乎所有的考生都填报热门专业,填报冷门专业多是由于分数无竞争优势的无奈选择。占相当比例的学生不是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和特长的理性选择。由于社会过度追逐热门专业,造成一些热门专业大量设置,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置财经类专业,招生人数多,水平参差不齐,甚至造成人才过剩、就业困难,这对一般高校影响较大。要着眼于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未来的发展,适应国家、社会、人类未来发展的需要,实现个人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来选择专业。达到理想状态要靠行政手段计划调控、思想和社会价值引导,经济手段调节等来实现。
  @ 黄国华(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
  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开展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专业设置是一个学校的大事,需要具备开展专业教学的师资、实验室等基础条件。好的专业设置,必然拥有良好的专业前景。好的专业设置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行业需求,遵循质量标准,面向学生成长成才,形成“适应国家需要、适应社会需求、适应时代发展、适应教育规律、适应学生成长、适应质量要求”的适应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能够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契合。正因如此,近年来,许多高校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学科特色,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适时增加交叉和新兴专业,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大力调整专业设置,出台“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与办法;推进“调结构、调规模、调资源配置”的供给侧改革,通过“撤、停、减、缓、增”等多种方法,实现专业设置优化、招生规模动态调整。通过调整,专业内涵得到加强,质量提到提升,专业前景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随着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发展,大学生已进入恋爱年龄阶段,对爱情有了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一个人对待恋爱、婚姻的态度、观念,以及与异性交往的能力等,往往也是在大学阶段形成和发展的。恋爱中出現的许多问题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人格完善和健康成长。  为此,笔者在2010年4月以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为主体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本次调查反映了大学生恋爱的一些新特点,同时也发現了
摘 要:建设一流大学既要提高大学的资金筹措能力,又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对美国加州大学系统和常春藤联盟高校2016年度财务报表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美国一流大学财务收支状况,剖析美国一流大学的经费收支。厘清美国一流大学“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以期为我国“双一流”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一流大学;财务运行机制;加州大学;常春藤联盟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
摘 要: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是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清华大学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取得的各项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清华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的目标定位、运作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阐述,总结其在跨学科研究方面的合作方式、管理体制以及开展跨学科交流的各种措施等主要特点,对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清华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  跨学科研究平台的运行质
摘 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全国人民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在党中央的坚定领导下,我们的防疫战争取得了显著成效,而这其中党支部作为基层的战斗堡垒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学生党建经验及防疫工作实际,探讨基层学生党支部作为战斗堡垒应在防疫工作中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新冠疫情;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  此次疫情对高校也造成了特殊的困难:学
摘 要:通过实践育人,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来提高法学教育质量是法学教育的重要举措。将专业志愿服务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相结合,有利于促进法学专业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专业志愿服务;培养模式;社会责任意识;应用能力  专业志愿服务实践概述  1.专业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一是“青春船长”团队。以法制讲堂、模拟法庭、法治漫
摘 要:简单、聚焦、有效的方法具有复制和传播的价值,探索各种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要素和价值主张,抽取提炼其共同特征,尤其是相对于“经验型”教学设计的差异,对于理解和掌握教学设计模式具有现实意义。经过对各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分析,其共同特征可以概括为厘定目标、设定路径、策略匹配、学生参与和评价修改。  关键词:教学设计;模式;共有特征  教学设计模式有效性和易用性之间的矛盾  教学设计模式在实践应用中存在
摘 要:本报告对北京大学2012年度~2013年度缓考学生心理状况评估进行分析,发现缓考学生中普遍存在生理及心理问题,其中理科院系占多数,大二学生为缓考的主要人群,大一学生入学以后第二学期容易出现学业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针对缓考学生存在的问题,本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及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缓考 评估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按北京大学教务部缓考相关规定,学生因病或其他个人特殊原因不能
摘 要:大学课程管理是大学落实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管理环节。不断优化大学课程管理,提高大学课程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对于我国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课程管理;优化改革  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大学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大学自身发展中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需
摘 要:建设应用型大学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市属高校转型建设应用型大学是落实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更是市属高校“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的体现。从应用型大学的起源、特色标准、国外先进应用型大学办学经验以及我国市属高校转型应用型大学的方案等方面入手,为市属高校转型建设应用型大学提供科学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市属高校;国外应用型大学;转型建设  
宁滨,1959年5月生,北京交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十二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大奖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IEEE Fellow、国际铁路信号工程师协会(IRSE)及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Fellow,担任IEEE智能交通系统学会铁路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2部,“基于通信的城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