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e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之一,向课堂要质量和实效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职责,高效课堂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本文重点探讨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巧提问题、面向全体,抓住关键、提升品德,巧处偶然、化“生成”为“预设”等教学策略,这对提升语文课堂的质量是高效的。
  语文课堂是一物一世界,一课一生花,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的期望,也教学的任务,务实高效的策略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把金钥匙。情境可以激趣,问题可以启智,关键可以明德,偶然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高效的课堂是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学生兴趣的激发则是关键,而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或善于捕捉特定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的引领下,在问题的启发下,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或思考,或参与,或讨论,或探究,或表演,入情入境可以结合,记忆品读可以统一,学生语言训练与写作训练可以有质的飞跃。
  例如,学完《松鼠》这节课后,我本想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对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自我介绍,这时一只小燕子突然闯入教室,学生顿时离了神,纷纷观看小燕子,小燕子在教室里飞来飞去,但无法飞出去。一会儿,它好像飞累了,就飞到空调上方稍做休憩,一会儿又飞起来,忽上忽下,忽东忽西,前前后后逗留了好几分钟。我静静地与同学们一起观察小燕子的一举一动,忽然一个点子油然而生,当即布置即兴发言,发言的主题是“小燕子如何飞入教室,在教室如何飞和休息的,又是如何飞出去的,以及几点感悟,可以突出一点,不求面面俱到”。这个突然的发言,瞬间在学生之间炸了锅,就连平时发言极少的学生也踊跃发言,还有个别学生将其写成了日记或习作。
  二、巧提问题,面向全体
  问题是行动的向导,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课堂,提出问题的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是对某个知识点存在疑惑,或解答过程中遇到困难,而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有一定的目的的,而且要有一定的梯度,即层次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不同的问题都有思考的时间和解答的机会,且问题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使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深刻理解文本作者要表达的内涵和深意。
  例如,关于《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教学,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从多个方面介绍某个地方或某件事的写作手法,难点是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巧设了五个梯度性较强、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1.维也纳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2.维也纳之所以被称为“音乐之都”,原因从哪里寻找?3.课文在段落设计上有何可贵之处?4.如果让你描写一个城市或名勝景区,第一段应该从什么入手?5.依据课文的写法,请仿写一下我们仙游县的人情风貌。这几个问题,层次分明,梯度明显,依次递进,步步深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既面向了全体学生,又拔高了学优生,也锻炼了学困生,使所有学生都有所思考、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三、抓住关键,提升品德
  语文教学,主要是听说读写等能力训练的教学,但小学生毕竟语文知识与技能有限,日常生活经验积累不足,因此,高效课堂要学会抓住每篇课文的关键点、关键词语、中心思想、写作思路,让学生在课文主旨的引领下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尤其那些充满德育主题的课文,要让学生仔细品读,主动鉴别和选择榜样,学会见贤思齐,自觉锤炼品德。
  例如,关于《孔子游春》的教学,这其实是一篇游记,主要是突出孔子带领弟子春游,通过对弟子的循循诱导,体现孔子的仁爱之心和师生之间的真挚情谊。为此,我抓住课文的一个关键点——孔子论水,提出问题“为什么水是真君子?”,让学生展开讨论,再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水有德,哺育生灵;水有情,流必向下;水有志,穿石凿壁;水善施教化,荡涤污垢”,使学生感悟教育家孔子的循循善诱之法和对学生的仁爱之心。接着,我又抓住课文另一个关键点——学生言志,让学生畅谈一位谦谦君子应具备哪些优秀的品德,从孔子身上会学到哪些品德,自己与这些优秀品德还有哪些差距,等等。通过抓课文关键点的训练,学生的思想品德会逐渐见长,久而久之,学生也会逐渐达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思想境界,这样,既能丰富、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和兴趣,又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锤炼其坚实的品德修为,更有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四、巧处偶然,化“生成”为“预设”
  高效的课堂自始至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课堂是严肃的,也是活泼的,课堂是微妙的,更是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教师要迅速处理课堂“生成”与“预设”的关系,将课堂的“生成”化为“预设”,化“险阻”为“资源”,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从而使学生继续畅游在高效的课堂之上。
  例如,《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其重点是让学生读懂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学习课文时候,突然有一学生拿出了一个漂亮的蝴蝶标本,一下子吸引了周围的学生,引起了一阵骚乱,“生成”出现了,如何处理“生成”成为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是盲目的训斥使其收起来,还是将其作为“资源”加以利用呢?这时,我迅速引导这名学生将蝴蝶标本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其讲解其收集标本的过程、标本的特征和收集的价值,由于此生平素对昆虫标本兴趣盎然,结果他的讲解引起学生的阵阵掌声,我也投之微笑加以鼓励,这个突发的“生成”反而促成了这节课的“高潮”,引发了学生对昆虫世界的普遍关注和热爱。
  总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策略是多样的丰富的,我们只有在以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教师主体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语文课堂才会务实高效且锦上添花!
  【作者单位: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存在方式,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则,有一套自己能够理解和运用的话语体系和行为方式,教育者只有读懂幼儿,成为一名“局内人”——游戏者,才可能准确了解儿童的语言和行为。因此,游戏者身份是教师走进儿童的重要途径。  对教师而言,游戏者身份的建立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教育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幼儿成为“伙伴”关系,让游戏精神落到实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强调幼儿教师游戏者身份不
笔者采用耳穴贴压治疗扁平疣43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3例中男性12例,女性31例;年龄8~45岁;病程2~5年.疣体分布颜面部者23例,颜面加肢体者20例.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由此,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育,被学生自主学习所代替。如今的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这种主动汲取知识和营养的参与式课堂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参与式”课堂教学方式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参与式”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
一年级科学在全国普遍进入课堂,成为小学生的一门必修科目,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从小就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这是一个学习科学的新的起点。7岁的儿童模仿能力是极强的,在我们科学老师的引导之下,尝试从身边的物体开始观察、分析,乃至进一步地学会探究是学习科学的真正起点。  一、科学的幼小衔接  从2017年秋季开始,科学课程正式进入了以一年级为起点的新的历史阶段,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正式地了
相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会遇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一个贯穿我们教学生活的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应如何对待呢?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从教数学多年,我觉得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当好学生数学作业的“啄木鸟”。  从“讲评”这一教学方式入手。“讲评”是数学教学中一种基础的教学方式,它对于纠正偏差,预防错误,巩固基础,强化技能以及提高学生智力等方面都具有功效。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进
科学小品文是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表达出来的一种文学形式,深受读者的喜爱。在苏教版中年段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文章,我们在执教时,既不能不顾文章体裁,随意处理,更不能把它们上成科学课,一味传授科普知识。教师要把握住文章语言训练的支点,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特有的趣味,学习语言表达的准确,了解更为广泛的知识,激发探究的兴趣。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王崧舟老师曾说:语文的本体“不是
当前,四川省江安县果农在肥料使用上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磷肥、轻钾肥,重大量元素肥、轻中微量元素肥,表施和撒施现象较为普遍,地区之间、作物之间施肥不平衡,相当一部分地区过量
水果生产是辽宁省庄河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在农业出口、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例,尤其是庄河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苹果生产。截至2004年底,庄河市新发展优质
实验兔是重要的实验动物之一,在医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的出现为实验兔系统发育、种群遗传结构分析以及质量控制等各个领域提供了更为简便、可靠的研究手段。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育教学要求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特别重视从学生们的生活中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着手。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努力联系实际问题,在日常的生活中找到与数学相关的例子并将它们引入数学课堂中,学生在感到新鲜的同时又会十分熟悉,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发现它的眼睛”。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要努力创造生活中的场景,将反映数学知识的情境还原出来,在条件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