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单元内容开展项目式学习——以“百变的纸”单元教学为例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j7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教材,整合单元内容开展项目式学习是笔者基于科学探究活动与项目式学习活动两种学习方式的一点思考与尝试。笔者以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变的纸"为例,探讨了整合单元内容的项目式学习课程设计思路及实施方案。从课程实施现状来看,两者结合,打破了知识的局限性,使知识间的联系更为紧密,高质量的驱动性问题推动学生学习真正发生。从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来看,具有真实性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有更强的代入感,愿意主动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有效地促进低年段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电定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更加复杂的定位场景(如室内场景、观测资源受限场景等),传统的两步定位法逐渐暴露出定位精度不足、分辨能力受限等问题。针对两步定位法的次优性,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新兴的最优定位方法——直接定位(Direct Position Determination,DPD)法。DPD联合所有测量,直接从测量中估计目标位置,避免了两步定位法因分步处理导致的信息损失,可以显著提高系统在复杂
W波段行波管作为宽带大功率毫米波源在雷达、电磁对抗、卫星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研制出该类器件是目前真空电子学和本行业发展的关键课题。当工作频率提高时,由于尺寸共渡效应导致高频结构尺寸变小,损耗增大;而且圆形电子注的电流密度增加将会给电子注的聚束带来很大的困难,使得参与注-波互作用的电流难以提高,从而导致器件的输出功率降低。这不仅需要探索新的毫米波太赫兹低损耗慢波结构,而且也需要开辟提高
5G时代的正式开启,以及光传感和光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光电子及光子器件的集成度和器件特性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频响特性作为器件的关键工作指标迫切需要进行高精度和多维度的表征。传统光谱分析方法,受限于光栅的分辨率无法实现高精度频响特性表征,基于光信号调制的电信号分析方法将光信号转换至电域进行处理,得益于电谱的高分辨率,这种方法有望实现高精度的器件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的表征,对器件的设计、制作和
功率放大器(功放)是现代通信系统发射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其性能的提升是众多学者研究的方向。为了满足海量通信设备、增强移动宽带和超可靠低延时的需求,功放也面临高效率、大带宽和高峰均比信号等挑战。超宽带应用中,存在因低频谐波和高频基波重合而产生的阻抗冲突;高峰均比信号应用中,存在因低功率和高功率最优阻抗不同而产生的阻抗冲突。传统无源匹配网络难以提供上述阻抗冲突的解决方法,而有源负载调制技术则具有提
IGBT(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和LDMOSFET(Lateral Double-Diffused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均为主流的绝缘栅控型功率器件,低损耗、高耐压和高功率密度是二者的主要设计目标。IGBT受益于漂移区中的电导调制效应,具备较低的导通损耗和较大的电流能力,在
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不断演进,高速、高可靠性、高集成度、多功能和低成本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研发需求日益增长。目前低频的微波频谱资源日益紧张,而在微波频谱的高频段,数字通信技术遭遇了成本剧增、整机功耗增加、数模转换性能下降和通信可靠性下降等问题。为此,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Caloz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群时延复用的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利用该技术有望发展成为除数字通信以外的一种新通信体制,而该技术的核心就是群时
转接板(Interposer)是三维集成微系统中高密度互联和集成无源元件的载体,是实现三维集成的核心材料,具有摩尔时代硅基板相当的意义。可光刻玻璃作为转接板相对硅和陶瓷具有热膨胀可调、工艺复杂度低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热点,由于可光刻玻璃的损耗和集成度的问题限制了其应用推广。如何降低可光刻玻璃的损耗(提高微波性能)和减小孔径(提高集成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研究:选择Li-Al-Si
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与保存。由于非法监控、暴力破解等导致的信息泄露事件频繁发生,信息安全问题得到了政府、企业等机构越来越多的重视。无源光接入网(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是通信物理层数据传输重要组成部分,下行信号传输为广播模式,其传输的数据容易遭受非法用户的窃听和攻击。为了提高PON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因此基于
数字家电、5G移动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电子元器件高频化、微型化、集成化及多功能化进程,同时也对微波介质材料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微波介质材料正向着满足通信系统高集成化、超宽带、超低损耗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揭示微波介质材料的介电机理,优化材料的微波介电性能,发现性能调控及内在影响机制,开发出高性能5G通信用微波介质材料,该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中介电